烟台山

古薛今客

<p class="ql-block">烟台山,号称烟台人的母亲山,位于烟台市区的北端,三面环海,环境优美,景色迷人,山上有始建于明代的烽火台,烟台便因这“狼烟墩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灯塔,曾是烟台市唯一的标志性建筑。烟台山灯塔(国际航标编号1499),位置:37°32'N ,121°23'E,所在区域:黄海芝罘湾。</p> <p class="ql-block">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户所城的同时,在“北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当地有人称“熨斗山”“烟台山”。</p> <p class="ql-block">1866年,在烟台山西部建成海关码头,东海关在熨斗墩上建灯楼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船只。此后,又称烟台山为“拉旗山”;1905年,烟台山建起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此后其他名称逐渐消失。到20世纪30年代,统称为烟台山,成了烟台市后来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烽火台(狼烟墩台)</p> <p class="ql-block">1868年(清同治七年)东海关在烟台山顶原烽火台上建起带木柱屋顶的简易灯楼和旗杆,指挥着来往进出烟台港的船只和预报天气风信情报。后来在光绪三十一年,英国人在此建造了三等明灭相间灯一盏,烛力三万三千枝,分为红白二色弧光,白色弧光是为指示崆峒各岛间向南或向西航行正路之用,而红色弧光所及之处,则为危险地带。之后由于年久失修,照明度弱暗,不能再继续延用,20世纪80年代初被拆除。现在的烟台山灯塔建于1988年4月,属于大型航标灯塔,专为进出港口的船只进行导航之用。</p> <p class="ql-block">烟台港防浪坝</p> <p class="ql-block">沿海美景 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7号老屋咖啡馆</p> <p class="ql-block">丹麦领事馆建于1890 年,位于烟台山西领事路北端,是烟台山口距海岸最近的外国建筑。其依山傍海,古树掩映,既可观海听涛,又可赏花漫步,环境十分幽雅。又因它位于龙王庙门前,故被誉为“神灵”之地。</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小美人鱼铜像是按照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海边那一座一比一复制的。</p> <p class="ql-block">烟台山龙王庙始建于明代,是当地人为祈雨保丰年而修建,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烟台山重获新生。1994年,烟台山管理部门对龙王庙进行过一次维修。2000年又对龙王庙进行了一次维修,使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庙宇恢复原貌。</p> <p class="ql-block">1936年,烟台的官商士庶在集资修复龙王庙时,将原龙王庙南院一倾倒的矮房,改建成忠烈祠。忠烈祠坐北朝南,由正殿,东西厢房和大门组成一座封闭式院落。正殿供奉的是三国名将关羽和宋朝名将岳飞的塑像,东面供奉的是关平、周仓,西面供奉的是岳飞,张宪,西厢是“忠烈千秋'陈列,关羽留给后人的遗言是:“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改其节”,岳飞留给后人的遗言是“前仆后继,还我河山”。</p> <p class="ql-block">忠烈祠内看灯塔</p> <p class="ql-block">山上山——奇石</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在抗日战争第一次解放烟台时牺牲的烈士,1946年,修建了抗日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烟台开埠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1862年,烟台开埠后,英、美、法、日等16个国家相继在烟台山上和山麓建造领事馆、教堂和邮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开埠前的烟台百业兴旺。</p> <p class="ql-block">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1861年烟台被迫开埠。</p> <p class="ql-block">天津条约</p> <p class="ql-block">北京条约</p> <p class="ql-block">外国驻烟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侵犯主权</p> <p class="ql-block">控制烟台海关达82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1866年崆峒岛灯塔建成</p> <p class="ql-block">美国海军青年俱乐部</p> <p class="ql-block">控制烟台经贸</p> <p class="ql-block">美孚等外国洋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汇丰银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烟台京剧艺术馆</p> <p class="ql-block">烟台与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京剧码头。</p> <p class="ql-block">同光十三绝 : 近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及昆曲的13位著名演员之誉称。因光绪年间画师沈容圃所绘《同光十三绝》彩色剧装写真画而得名。所绘13人自左至右为:郝兰田(老旦,饰《行路训子》中康氏)、张胜奎(老生,饰《一捧雪》中莫成)、梅巧玲(旦,饰《雁门关》中萧太后)、刘赶三(丑,饰《探亲家》中乡下妈妈)、余紫云(旦,饰《彩楼配》中王宝钏)、程长庚(老生,饰《群英会》中鲁肃)、徐小香(小生,饰《群英会》中周瑜)、时小福(旦,饰《桑园会》中罗敷)、杨鸣玉(昆丑,饰昆曲《思志诚》中闵天亮)、卢胜奎(老生,饰《空城计》中诸葛亮)、朱莲芬(旦,饰昆曲《玉簪记·琴挑》中陈妙常)、谭鑫培(老生,饰《恶虎村》中黄天霸)、杨月楼(老生,饰《四郎探母》中杨延辉)。</p> <p class="ql-block">20世纪初,代表民族工商业的建筑相继建立,如中国银行烟台支行、交通银行烟台支行、烟台邮政局等。至20世纪30年代,烟台山及其周围已形成了规模庞大的近代建筑群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