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万水千山:一八○师五三九团团长王至诚的战斗历程》,是王万水编印的,收到这本书的不少人,发表了读后感。我读到了其中一小部分,很是高兴。</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高兴主要有两点,一是这些读者在读了这本书后,从心灵深处生发出对王至诚前辈的崇高的敬意,这和我的感受完全一样;二是一些人还对这本书的设计、编辑、纸张、印刷等予以表扬,甚至夸赞具有一流的水准——而在这些方面,我夫妇微有贡献。</p><p class="ql-block">《万水千山:一八○师五三九团团长王至诚的战斗历程》是今年春节期间问世的。我虽然曾从业于出版,编辑和审读过上千种书稿,而这本书于我,则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相遇,寄托了特殊的感情,因而为之作跋,印在书上。是跋有题曰:“不忘来处,善始善终”,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在我几个同桌发小中,与我书信往来最多的人是二胖。从去年到现在,我俩又在互联网上通信频繁起来,而促使我俩如此互动的原因,是要编一本回忆录。</p><p class="ql-block">我心里长期存着二胖他爸爸王至诚伯父的形象。1973年某天,我俩在家里烧起辣糊汤了。这事是我主导的,起火、剁肉、搅拌鸡蛋、切海带丝和葱花,忙得不亦乐乎,动静很大。我原以为二胖家里没人,可是伯父忽然出现了。我心里“格登”一下,想到要挨训了。谁知伯父面带微笑地凑过来看东西,二胖对他说在做辣糊汤,我有些不知所措。伯父说:要不要我来搞?二胖说不要。伯父笑道:猪肉要烧熟呀。他说完就回房间去了。我对二胖说:你爸怎么一点都不生气呀?这就是我第一次见伯父时留下的印象。</p><p class="ql-block">二胖家在省邮电管理局大院,我家在省报大院,两院一墙之隔。两边大院都有门卫,陌生人进不去,我俩要去对方家玩,要不是由对方带着进去,就是得自己翻墙头进去。可惜二胖在与我同桌一年半后,随伯父去了安庆。从此那墙头似乎就布满了青苔,还生出了一缕缕荒草,时常有几声怪唳从草丛里传出,阴森可怖。</p><p class="ql-block">在我儿发发五岁,二胖闺女兰兰八岁时我们两家欢聚于杭州。两个可爱的孩子亲密无间,玩得十分开心……1986年二胖在成婚之际带娇妻到合肥与我相见,而今我们各有儿女,眼前这两个孩子能结个娃娃亲该有多好呀!我俩说笑着此事,持续了一段时间,似乎在一眨眼间,这已经变成了美好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如今要在我和二胖的友谊史中找出几个关键词来,除了同桌发小外,还有辣糊汤、翻墙头、书信、娃娃亲……</p><p class="ql-block">我俩一直往来,也因此我后来几次见到了伯父。我早就拥有了伯父的墨宝。我还几次得到伯父的接见,伯父与我的合影至今犹在相册中,成为珍贵的个人文档。在伯父心里,一定有一个位置专属于我。我想那个位置就叫结义兄弟吧。我爸妈和姐姐也都知道我有这么个兄弟。当二胖对我说起编这本回忆录之事,并希望我帮助做一些事情,我毫不犹豫地应允了。我回答二胖的话中有一句是,“你的父亲就是我的父亲”,语气斩钉截铁。</p><p class="ql-block">我很惭愧,原因在于我虽然知道伯父是军队高级将领,但是从未主动关心和了解伯父的生平事迹。如今我在这本回忆录中看到了伯父传奇的一生,可见可知可感于伯父的优秀品格良多,诸如他善良笃诚,果毅刚直,勤奋好学,斯文守正,运筹帷幄,身先士卒,脚踏实地,坚韧不拔等,真是不胜枚举。我的阅读眼光又是职业的,可以说这本回忆录极具史料价值和阅读价值,足可订正某些史说的不足、缺点以及谬说。</p><p class="ql-block">没有父母,哪里有我们的今天?牢记初心,不忘来处,善始善终,二胖做成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个中辛苦我深知,却十分值得!我与有荣焉。</p><p class="ql-block">于志斌</p><p class="ql-block">2022年1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