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闪闪

史忠平

<p class="ql-block">  庄浪人有一个方言,叫“赫闪闪”,读音是三声、四声、三声。我既不是专门研究方言的,也不是专门研究文字学的。所以,在字眼的考证方面很是欠缺。只是凭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来定,但对其表达的意思的说明应该不会有大的错误。因为,从小说到大,也从小体会到大。下面就先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吧。</p> <p class="ql-block">  我小时候,尽管每家每户都有上学的孩子,人人都想把孩子供给成人,还有人家大门上用木板刻着“耕读第”三个字。我后来看到一个人写文章解释说,这三个字中,耕,意为种田耕地;读,即读书写字;第,即府第,引申为人家。由此,“耕读第”三字,通俗的解释就是:我们是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的人家。他还戏谑的说,这三个字,经常有人会反着念成“第读耕”。既然念反了,那就将它反着解释也是可以的。即我们家既喜读书又爱耕地,是本分人家。看到这个解释,我才松了口气,因为,我在很长时间里也是分不清怎么读的。感觉左右都可以念,且念起来都很顺口。</p> <p class="ql-block">  即便如此,也只是代表了农村人望子成龙的一种朴素愿望,实际上,大多孩子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至于望女成凤,基本是不怎么能谈得上的。正因如此,十里八乡,能考上大学的人少之又少。在我的印象中,如果两山夹一沟上下数百里大小数百个村子,能出一个大学生,将会成为方圆几道沟里人的佳话。</p> <p class="ql-block">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普遍贫穷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但是,在那个年头,大多家庭孩子都比较多。如果一家兄弟姐妹之间,老大是村干部,老二是煤矿工人,老三是民办教师,老四正在读高中。还有一个姐姐和妹妹,都嫁入了生活殷实的家庭。则这个人家就会成为人人仰慕,人人尊敬,甚至人人惧怕的对象。因为,在大家看来,这个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路遥笔下的“大能人”和“二能人”。他家都是挣钱的人,都是有出息的人。由此推测,那个正在读高中的老四,也必然会更加厉害。于是,大家就会把这家人奉为村子里的主心骨,大事小事都要这个家族来做主。而把他们家的光阴就用“赫闪闪”来形容。比如,大家聊天时就会说:“某某家的光阴‘赫闪闪’的,人家在这一道沟里跺一下脚,地皮子都要抖三抖呢”。</p>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身高八尺,五大三粗,进门时都是弓着腰,缩着手进来的。一般人在你面前很有压迫感时,也会被用“赫闪闪”来形容。如,某某人个子大的“赫闪闪”的;或者,某某人浑身肉多的、肥的“赫闪闪”的;再或者,某某人身高马大,走过来就像推到了一堵墙,“赫闪闪”的。说到这里,你就会知道,“赫闪闪”除了形容一个家族家世的显赫之外,还可形容人魁梧体格的“显赫”。</p> <p class="ql-block">  看完这些例子,我们再回过头来说说“赫闪闪”这三个字。“赫”的基本字义是明显,显著,盛大的意思。如显赫、赫赫有名、显赫人物等都是与这个本意相合的。“闪”有突然显现的意思,如闪现,闪光、闪耀。这些词总是给人以与众不同且比较出色的感觉。另外,在甘肃很多地方,包括陕西,“闪”也是常用方言,多被用来形容快速摇晃颤动的现象。比如陕西流行一出眉户戏叫《大家喜欢》,其中的唱词就说:“担上个担儿呀,软呀软溜溜呀,哎呀软的,哎呀闪的,闪的软的,软的闪的闪了一个颤咿儿吆”。综合这几个方面,结合使用的语境,我觉得“赫闪闪”三个字,可能和它所表达的意思是大致吻合的。</p> <p class="ql-block">  正因为“赫闪闪”有如此富有诱惑力的含义,所以,人人都在内心深处有一种追求“赫闪闪”的心结。一方面,大家常年面朝黄土背朝天,努力的目的就是想过上“赫闪闪”的光阴。另一方面,即便目前过不上“赫闪闪”的日子,哪怕有个“赫闪闪”的体格也好。因为对于庄稼汉来说,“赫闪闪”的身体总是“赫闪闪”日子的前提。当然,无论是追求“赫闪闪”的人,还是已经“赫闪闪”的人,都不希望这种“赫”似闪电一般一“闪”而过,而是希望这种“赫”能够祖祖辈辈“闪光”“闪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