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聊流行与经典的音乐

会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上友人提出流行歌曲和经典音乐哪个更强?的讨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凡是音乐我都喜欢,也就没去刻意关注哪首歌或乐曲,是否是经典还是流行,听着悦耳动听就好!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比如说我们这一辈人,最开始所处的那个时代,无论是歌也好曲也好,抑或是戏剧,基本上都是红红而火火的,尤其是到了史无前例,过去旧社会舞台上的才子佳人,牛鬼蛇神,神仙打架,糜糜之音,全被工农兵的高大伟岸,不食人间烟火的革命英雄形象,和振天动地的,催人向上,鼓舞斗志,音调昂扬的红色乐曲所代替,换句话说全是流行性的,更是让人忘了经典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那个时候所能接触到的,所见所闻全是清一色的,说白了以为音和乐应该就是这样子的,上面所提到的神马旧的东东压根儿就闻所未闻是见所未见,说出来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敢相信,甚至连经典这个词都难得见到,见到了也不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刚才稍微扯远了,还是回到流行与经典的话题,当年流行的歌曲和音乐多得很,无非就是歌唱D,歌唱领袖,歌唱祖国,歌唱社会主义,歌唱工农兵的这歌那曲,如当年比较流行的歌曲有东方红,社会主义好…,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英雄赞歌,以及后来的八个样板戏,乐曲最具代表性的有青年友谊圆舞曲,掦鞭催马运粮忙等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加上后来港台流行到大陸的歌曲,先是在私下传唱,印象最深的非邓丽君唱的歌莫属,记得大约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尽管上面有关部门以'资…糜之音'为由,严控封堵,但她那独具一格的美妙曲调,和柔情蜜意的歌词,让包括我在内的年轻人完全失去'抵抗力',而暗暗地'追捧'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回随介绍的那位朋友,曾同去另一家玩耍,就目睹了一场那个时候最时髦的,小规模的,隐蔽性质的家庭舞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台迷你型录音机,正放送着邓丽君那如绵绵絮语般,柔美动听的,主人刻意调小音量,妙不可言的歌声,我是第一次完整听到这如'天籁'般的音乐,顿时有种陶醉感从胸中生发开来,加上也是头一回见识,彼时两对同龄青年男女,正在一个仅几个平米,灯光幽暗的小客厅,随乐翩翩起舞,确实是听呆了也看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主人当时还撮合与那位才认识的友人跳一曲,可惜我虽有乐感,但对跳舞纯粹是个笨伯,仅仅只是出于礼貌试了一下,以老是踩不到点而与我这辈子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舞伴'不欢而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要知道主人家办这种'舞会',拿到现在稀松平常,当时来说可是得冒极大政治风险的'出轨'行为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上面提及的所谓流行的歌曲、音乐,时过境迁,确有不少已随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淡出,而有些则成为保留曲目,一直在人们口中传唱,如歌剧洪湖赤卫队…、八个样板戏中的那些经典唱段和音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而最具代表性的,正是那位过早去了天堂的邓丽君,她留在人间的首首歌,几乎都成了经典,而长盛不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