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永放光芒的教导(之二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丢掉幻想 准备斗争</b></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14日—9月16日,毛泽东针对美国国务院发表的《美国与中国的关系》白皮书等文件,为新华社先后撰写了《 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要讨论白皮书?》《“友谊”,还是侵略?》《唯心历史观的破产》等评论文章。在这些评论中,毛泽东深刻揭露了美国帝国主义侵略本质,批评了一部分人对于美国帝国主义的幻想,从理论上指出自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以来,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压,为什么会发生中国近代革命,以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p> <p class="ql-block"> 这些评论,彰显了毛泽东的伟大远见和深刻的历史洞察力。毛泽东简洁有力的语句,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们领略了毛泽东挥洒自如的文采:“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p> <p class="ql-block"> 今天,重读这些经典文章,更是具有鲜明的现实指导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增多,人们往往看到的是经贸往来,看不到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看到的是繁华世界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看不到西方大国遏制打压中国崛起的险恶用心。当大国霸权蛮横,大搞强权政治,明目张胆地在核心技术上卡脖子时,国人才感到曾经是多么的天真幻想。人们普遍感到迷茫、困惑、窝气的时候,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毛泽东当年的谆谆教导:“丢掉幻想,准备斗争”。<span style="font-size:18px;">“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不仅仅是告诫人们别太天真,更重要的是激励人们要敢于斗争勇于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 当今世界,和平发展是主流,但也不是也不可能没有逆流,强权政治和霸权行径会长期存在。毛泽东曾经告诫人们“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团结求团结则团结亡”。面对世界经济相互依存性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正确的应该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既要扩大开放,又要把握好交往分寸,进行有理有节有力的斗争。如果一厢情愿地讨好,一味迎合西方大国,只能让对方偷着乐,觉得单纯的可爱。但单纯的可爱绝不可能换来半点真爱。正如毛泽东所言“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中国今天的建设发展成就,完全是中国人加班加点、没黑没白地拼搏奋斗出来的,绝不是那个大国赏赐的。中国人向来主张和为贵,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面对霸权挑衅和强权政治,任何时候都不能抱有幻想,要有斗争精神,勇于说不,敢于亮剑。欺软怕硬是霸权主义者的通病,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该硬气的时候就要硬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