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记忆

车晓波

<p class="ql-block">1970新年伊始,我随着父母走“五七”来到辽南宽甸县红石镇。解放大卡车开进这寂静的小山村,惊动了全村的男女老少。他们不知道这个大铁家伙早晨从省城出发,这么快晚上就到了。我清清楚楚地记得和老乡同吃同住,晚饭是小碴子粥,大饼子、干煸茧蛹。我闻着煤油灯的气味,吃着异味的茧蛹,带着一天的舟车劳顿睡着了。从此,开启了我为期三年难忘的乡村生活,我喜欢那里的山山水水和质朴无华的村民。过了三天,我在家里第一次听到了小弟弟新生儿的啼哭声。敦厚善良的老乡们纷纷送来仅有的五个鸡蛋、红糖、小米等食物前来道喜。我依稀记得老乡教我们种地、养蚕等农活;腊月帮我们杀猪、预备年货。五十年前那里是真正的青山绿水、鱼米之乡的小山村。村子距离朝鲜仅一江之隔。四角钱一斤的野生江鲤鱼重达10多斤,至今铁锅炖鲤鱼的味道仍在我的舌尖回味。我家的小山村,春有鸟语花香、夏有鱼香果蔬、秋有红叶满山、冬有白雪皑皑。红石镇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童年难忘的记忆,是留给我人生重要精神财富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家下乡的地方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小山村,相距2公里是大队部和学校。</p> <p class="ql-block">村民的茅草土坯房子坐落在二个山沟里。</p> <p class="ql-block">时隔半年后,村民为我家盖的石头、红瓦新房子。当时在这个偏僻的小山沟里,相当于现在在的洋房别墅。</p> <p class="ql-block">最隆重的节日,就是期待县文艺队下乡演出“八大样板戏”。</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女孩最流行的长辫子和短发。</p> <p class="ql-block">村子里最有文化、自由恋爱的一对新人结婚,我送去了一套“毛泽东选集”,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祝贺新人的婚礼,我还</span>背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p> <p class="ql-block">大队有二个青年点,都是大连的知识青年。</p> <p class="ql-block">至今我还记得姐姐们都非常漂亮,还有一对姐妹在一个青年点。他们不忙的时候都喜欢到我家来和母亲聊天。</p> <p class="ql-block">步行4公里就到了“水头”——鸭绿江水岸,</p> <p class="ql-block">三年期间,我品尝了鸭绿江所有的野生活鱼。最好吃当属鳌花鱼了啊……</p> <p class="ql-block">每天都要和发小闺蜜过这条小河去学校上课。</p> <p class="ql-block">在学校最爱学的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是“国高”毕业的,在整个大队当属是最有文化的人了。我写的作文曾二次征稿到公社和县广播站,当时童年的人生梦想是老师和记者,我至今耿耿于怀未能实现。</p> <p class="ql-block">春天,随着布谷鸟的叫声带来了满山绽放的映山红花。采摘山野菜的季节到了,我放学后就和小伙伴们一起上山采野菜。</p> <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还是喜欢吃这些山野菜:刺棱芽、蕨菜、猴腿,大耳毛、大叶芹等。</p> <p class="ql-block">还记一年的夏天,我和弟弟去老乡家了的瓜地偷香瓜,摘回来的全是生瓜蛋子啊哈哈😄😯</p> <p class="ql-block">我去玉米地里弄猪草带回来几个玉米🌽,受到母亲一顿严厉的训斥,惩罚是不准我去大队部看电影。</p> <p class="ql-block">秋天的小山村宛如一幅山水画,白云飘飘、青山绿水、秋高气爽弥漫着恬静的山沟。</p> <p class="ql-block">冬天来了,随着“三九天”日益渐冷,鸭绿江面彻底结冻了。</p> <p class="ql-block">大雪覆盖的日子,天气寒冷、路面湿滑,儿时的我还是踩着冬雪,兴高采烈地去学校上课啊😄😯</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腊月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杀猪、烙黏火勺,摊煎饼,蒸豆包、插萝卜丝,把这些做好放在一个缸里在外面冻上。这一个正月就是幸福滴吃喝玩乐啊!</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年夜饭就是几个菜、饺子🥟,我就觉得这是一年最好吃的饭菜了……三十的晚上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队部的场院去玩做迷藏、往脸上抹锅底黑的游戏。我的闺蜜一着急😣掉到队部的猪食锅里,还好穿着棉鞋没烫着啊……</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儿时的点点滴滴,回味起来幸福无比。光阴流逝、岁月轮回,她带走了稚嫩青涩、懵懂无知,留下了难忘瞬间、美好的回忆!我曾三次重返故里,开矿机器的轰鸣声、脚步匆匆的陌生人,已取代了我记忆中怡静山村的美丽,我儿时的故乡已将成永远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