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封锁线

骆开江

<p class="ql-block">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长征组歌第二曲《突破封锁线》演唱视频</p> <p class="ql-block">  “路迢迢,秋风凉。敌重重,军情忙。红军夜度于都河,跨过五岭抢湘江。三十昼夜飞行军,突破四道封锁强。不怕流血不怕苦,前赴后继杀虎狼。全军想念毛主席,迷雾途中盼太阳。”在这首长征组歌第二曲里,上将肖华将军全面概括地描述了红军长征启程后到达贵州前,突破国民党蒋介企图全歼红军而设下的四道封锁线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感知这段历史,今天笔者就简要向读者介绍红军长征到达贵州之前,蒋介石为红军长征设置了哪四道封锁线和红军长征突破这四道封锁线的简要历程。</p> <p class="ql-block">  一、红军长征在到达贵州之前,蒋介石为红军设置了哪四道封锁线?</p> <p class="ql-block">  第一道封锁线:东南起于安远、信丰,西北迄止赣州、南康、大余间,以桃江为天然屏障。南北长约12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p> <p class="ql-block">  第二道封锁线设在粤北韶关的仁化县,国军分南北两路,北路为中央军,时薛岳率领吴奇伟、周浑元2个纵队,四个师追击。南路是粤军,由余汉谋率领李振球、叶筆、李汉魂三个师堵截。</p> <p class="ql-block">  第三道封锁线设在粤汉铁路沿湘粤边界湖南境内良田到宜章之间。</p> <p class="ql-block">  第四道封锁线就是湘江。</p> <p class="ql-block">  视频:红军长征跨越五岭抢湘江与国民党军顽强拼杀、激烈战斗的历史场景</p> <p class="ql-block">二、突破四道封锁线简要历程</p> <p class="ql-block">  1933年9月至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进行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时任中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先是实行冒险主义的进攻战略,后又实行保守主义的防御战略,至使红军屡战失利,苏区日渐缩小。</p> <p class="ql-block">  1934年4月,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江西广昌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损失严重,形式危殆。5月,中央书记处作出准备将中央红军主力撤出根据地的决定,后获共产国际同意。</p> <p class="ql-block">  为筹划战略转移事宜,成立了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的中革军委“三人团”。7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边挺进;红6军团从湘赣苏区突围西征,到湘中发展游击战争,意在调动国民党“围剿”军,以减轻中央苏区的压力,但未能达到目的。</p> <p class="ql-block">  10月初,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的中心区域进攻,迅速占领了兴国、宁都、石城一线,红军的机动回旋余地更加缩小,苏区内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已无可能,于是被迫退出苏区,进行战略转移。</p> <p class="ql-block">  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红军主力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古城等地出发,开始了著名的长征。按预定计划,中央红军准备转移到湘西与红二、六军团汇合。10月17日,中央红军由于都南渡贡水(于都河)。21日,中革军委以红1军团为左路前卫,红3军团为右路前卫,红9军团掩护左翼,红8军团掩护右翼,中央和军委机关及直属队编成两路纵队居中,红5军团担任后卫,从王母渡、新田之间突破第一道封锁线,于25日全部渡过信丰河(桃江)。</p> <p class="ql-block">  此后中央红军继续西进,至11月15日,先后从湖南汝城以南的天马山至广东的城口间及湖南的良田至宜章间,突破了第二及第三道封锁线,进至临武、蓝山、嘉禾地区。</p> <p class="ql-block">  这时,蒋介石已经判明红军转移的战略意图,遂任命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指挥16个师分5路追剿。同时令桂军5个师、粤军4个师及黔军一部进行堵截,总兵力近30万人,企图将中央红军歼灭于湘江以东的地区。</p> <p class="ql-block">  11月25日,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分4路纵队,从全州、兴安间西渡湘江,突破国民党军第四道封锁线,前出到湘桂边境的西延地区,当日,红1、红3军团击破桂军阻击进入桂北。27日,红2军团、红4师各一部渡过湘江,控制了脚山镇至界首间30公里的湘江两岸渡口,但后续部队因辎重过多,道路狭窄,行动迟缓,未能急时赶到渡口。</p> <p class="ql-block">  此时,国民党“追剿”军进至全州、零陵、道县、东安地区。桂军5个师开至灌阳、兴安一线;为掩护中央、军委纵队及后续军团过江,红1、红3军团分别在挂北湘江两岸的新圩、脚山铺、光华铺等地区,红5军团在永安、关水车一带,各自与国民党军连续血战5个昼夜,于12月1日保护中央机关渡过湘江。红5军团第34师被阻于湘江东岸,转战于灌阳、道县一带,虽经英勇奋战,予敌以重大杀伤。但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包括师长在内的陈树湘等绝大多数指战员牺牲。此时,中央红军已折损过半,只剩3万余人。</p> <p class="ql-block">  湘江战役,中央红军经过悲壮、惨烈的英勇奋战,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挫败了蒋介石企图全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计划。</p> <p class="ql-block">  以下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时长征组歌第二曲演唱视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