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云竹湖

山隐庶民

<h3>  酷暑之时,和几个朋友结伴驱车到榆社云竹湖短暂一游。<br>  云竹湖非天然湖泊,是一九五九年动工,六零年完工的水利工程,水库海拔高一千零二十一米,在群山环绕之中形成的水库湖泊 。现在,成了一个旅游,避暑休闲的好地方。湖中有三个半岛,建有很多的农家乐小院。沿湖环绕建有骑行旅游公路,绕湖一周大约三十多公里路程。可驾车沿湖观赏山湖美景。</h3> <h3>  三面环湖的村庄,我们就住宿在这个两层小楼的农家小院,每个房间基本都是一个母子大床和一个单人床。<br>  看来以家庭为单位来休闲避暑的人很多,农家院主人才会如此设置房间。</h3> <h3>  这院建的很不错啊。</h3> <h3>  清晨太阳冉冉升起,一缕霞光映射到湖面真的好美呀!</h3> <h3>依栏凭眺,梦幻般的景色。</h3> <h3>湖水如镜,倒影成真。</h3> <h3>天水一色,上下相隔。</h3> <h3>  试试看,把图片颠倒过来,会不会把天当成水,把水当成天?</h3> <h3>  这是一个完整的寺庙,叫福祥寺,这个寺庙不是很大,却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是一处难觅的古建筑。<br>  此庙始建于后晋公元946年间,到金元1161年重修,2006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可能因为它的珍贵,庙门紧闭扣锁,很少开放于众。</h3> <h3>  傍晚的景色,在余晖之下的衬托,像是笔下浓墨的彩绘。</h3> <h3>  静静的湖面,在岸边时而能见到垂钓爱好者的身影,盛夏之时,清凉之地,正是垂钓的好去处。<br>  听当地人说,到了冬天的雪后,雪不消融,茫茫一片白雪皑皑,直到春来时。</h3> <h3>  静观湖景,没有任何其它的噪声。</h3> <h3>  岛上是大面积的梨园,方知为什么叫梨花岛。</h3> <h3>  榆社云竹湖这在抗战时期也是抗日太行老区,1942年鬼子扫荡,把搜寻出藏在深山中的老百姓,抓到圪坨村进行了残忍的屠杀,形成圪坨惨案。</h3> <h3>  人行步道。</h3> <h3>  观景平台。</h3> <h3> 在湖畔一小山高处正在新建一塔,因还未完工不能登高望远,极目远眺延伸入湖中的三个岛屿。<br>  遗憾之中突然想起王之涣的诗句。<br>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br>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h3> <h3>  环湖旅游公路。</h3> <h3>  不知这是不是旅游公司开发的度假村,看着很大气奢华。</h3> <h3>  还有很多这样的帐篷,是不是和房间一样的价格,没有下车去询问。</h3> <h3>  离云竹湖十九公里有一座山峰叫悟云山,海拔1879米。<br>  我们早晨开车去攀爬此山,因还没有开发出来路标不清,结果我们把车开上了后山半山处 ,因此可能错过了最佳的观景之处。不过好在后山也是很美的,植被茂密,自然生态保存完好。</h3> <h3>  往上车已在无路可行,就把车停在了半山之中, 回望着上来的山路,沿途向上攀爬。</h3> <h3>  在这山坡上一个土梁的下面有个洞,能清晰的看到洞口有新鲜的爪印。不知是什么动物的窝,在登山中到是看到惊跑的野兔,不知是不是它们的窝?</h3> <h3>  沿着山水冲刷的山谷徒步向峰顶攀爬。</h3> <h3>  时而可见历经苍苍仍然顽强存活的怪木老树。</h3> <h3>  攀山的途中,看到一处完全坍塌了的石砌形成的断壁残垣,还有这两块陈旧完整的磨盘。从这遗迹来看,很久以前有人生活居住在这。</h3> <h3>  倒伏的枯枝与裸露出来的树根交织在一起,形成盘根错节,千姿百态的形状。</h3> <h3>  是不是有点像古生物恐龙的化石。</h3> <h3>  踏着前人的足迹前行。脚踏实地,始于足下。</h3> <h3>  登高一尺,人比山高。感觉有一种气冲霄汉的架势。</h3> <h3>苍苍人间路,挥手再攀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