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的军旅生活

老乐乐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是1968年的老三届,上山下乡被分配到了靖远国营五大坪农场,这里紧临黄河,气候条件都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农田里种植着玉米,麦子,苹果,是个大有发展前途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1969年因为战备的需要,我们的农场改编成了兰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十一师十一团,隶属兰州军区管理,自此有了军队的番号和军人的称呼,可是我们都没有军籍,干的还是种地、收割之类的事情。自我调侃叫作“庄稼兵”。有了兵的称呼就要服从命令听指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9年10月,苏联与中国交恶,他们在我们国家边境屯兵百万,大有开战之势。我们全团不分老少奉命全部调往河西走廊的玉门镇饮马农场。这个农场紧临马鬃山,马鬃山离中苏边境也就是几百公里,而这个农场是专门关押几千号劳改犯的农场。为了边境的稳定把我这些军人番号的“庄稼兵”与他们调了一个个,让他们去了我们的农场,把我们留在了这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此我们在这里成立了武装连,开始了军队化的管理,跑步,拉练,操枪射击都成了正规化的训练。也就是完成了“屯垦戍边,保家卫国”过程。我们的武器有7.62步枪,苏式转盘机枪,也有冲锋枪,甚至还有小钢炮呢,连长、指导员就挂着个盒子枪。从师、团、营、连都有现役军人管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候的拉练才有意思,半夜里吹紧急集合哨,大家赶快打好背包就出发了,现在说吧,我们都是土八路,没有正规的装备,都是自己的服装。所以啊,天亮以后,你打老远看,那花花绿绿的被子,可能比讨饭的强点,有的绑的不结实,被子都散了架。后来为了严肃军纪,就把被里子反过来打上,这样就整齐划一了,背着白色的背包,排着整齐的队列,也像那么个样子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那个时候除过生产劳动,还要挖战壕,地道以防止苏修的侵略进犯。当时珍宝岛反击战正在如火如荼,所以我们也不能松懈。这种生活持续了好几年,直到后来兵团解散,交由地方管理我们这些没有军籍的军人,从此就成了农场职工了。但是那一段军人的番号,和军队的生活,深深的埋藏这些军垦人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当时的营房</p> <p class="ql-block">当年从靖远去河西时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编辑于2022年8.1建军节</p><p class="ql-block">图片由垦友提供,一并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