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钏儿投井之后——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一</p><p class="ql-block">文学领域有个学科叫做比较文学。它以世界文学的眼光,运用比较的方法,对各种文学关系进行跨文化的研究,寻求人类文学共通规律。</p><p class="ql-block">我设想读者门类是否有个比较读者现象?</p><p class="ql-block">糊涂老太的本篇文章给我设想以现实的支撑。</p><p class="ql-block">老太在金训儿跳井之后,对她身边不同人物,从各自地位身份,在语言,心理,态度,做法等多方面给,对她们各自表现做以分析;甚至对一些词语表达的含义,也是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做一朔源比较。</p><p class="ql-block">作为比较读者,需要多方面的自我素质修养,比如文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p><p class="ql-block">看来比较类型的读者,会更深层次的读懂文学作品的内核,其美学领略也是骨感加丰满。</p> <p class="ql-block">抵死抗婚话鸳鸯 ——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二</p><p class="ql-block">性与婚姻是高级动物美好的渴望,自由的结合,幸福的享受。</p><p class="ql-block">鸳鸯戏水,孔雀开屏尚当如此,何乎人耶?</p><p class="ql-block">哀耶,悲乎,包办婚姻、强迫婚姻、买卖婚姻这些腐朽亵渎了人性,剥夺了自由,制造了悲剧。</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代人大多知晓,上一代有多少人深受其害,包括一些著名的前辈人物也难免。</p><p class="ql-block">红楼梦里面鸳鸯的死是活生生的悲剧案例。</p><p class="ql-block">她以死抗争的结局,不仅是无奈的抗诉,更有让人敬昂的精神意义。她以“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力量,向淫暴的统治者显示了自己纯洁刚强的灵魂,令后世读者深为感动并肃然起敬。她把自由、爱情、人格尊严,看得比生命还重。这是一颗金子般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从鸳鸯抗婚看人看事——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三</p><p class="ql-block">上集老太聊了集鸳鸯以死抗婚;现在紧接着又是一集鸳鸯抗婚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刚看此集标题时有点纳闷,糊涂老太这是跟鸳鸯抗上了。您啦究竟还有什么由头再叙而来?</p><p class="ql-block">顺着老太的唠叨看下去,不料被咬住了鱼饵的勾勾一般,一直心甘情愿的顺着鱼线上了岸,皆因鱼钩鱼线力量大呀!</p><p class="ql-block">一个地位不高的丫鬟婚事,引来贾家上上下下,男男女女,都把鸳鸯当成了尤物,真是众人各有各的心胎。由此可见尤物鸳鸯的心灵地位不低呀!</p><p class="ql-block">从鸳鸯的抗婚经历,引导出大家庭成员的地位、权欲、心灵等等各方面的内幕,从此可见曹雪芹的创作用心良苦。聊红人的旁观眼清,怪不得看不见糊涂老太戴眼镜。[鼓掌]</p> <p class="ql-block">多亏了这颗“顺气丸”——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四</p><p class="ql-block">贾府里面有王熙凤这位嘴里抹了蜜,心机比猴机灵,狡猾赛过狐狸的女子,对付贾母老太太,那是小菜一碟呀。也别说贾府的老太太活的够舒坦。</p><p class="ql-block">看看现在的老人们,活的不容易的人不算少呀。就这第三代人就把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捆的严严实实。</p><p class="ql-block">就说我们邻居一个独居的老太太吧,前几天自己在家里摔骨折了,出院后别说孙子辈的人来伺候;就是她儿女来,也是没鼻子没脸的数落个没完。小区建筑隔音不好,难听的话传进我们的耳朵里,听到后心里都不舒服。</p><p class="ql-block">二三百年前贾府的老年人们,你们知足吧!</p> <p class="ql-block">藏在细节里的钗袭同气——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五</p><p class="ql-block">初看老太的这一集聊红,内中人物往来的情节有点杂乱,需要仔细的明理。</p><p class="ql-block">我有两个思路来理解原作者与聊红作者的笔意。</p><p class="ql-block">一条线是宝钗和袭人在对宝玉行踪上的关切;二是在打结事情上的几次往来,表面看来是简单小事,实则各有暗自的算计。</p><p class="ql-block">在宝玉,宝钗,袭人的三个人的微妙关系上,宝钗和袭人都有共同的未来寄托理想目标,她们都把自己一生要绑架给同一个男子宝玉。</p><p class="ql-block">袭人此生的目的,就是成为贾宝玉的姨娘;薛宝钗此生的目的,就是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完成“金玉良缘”的使命,因为有着非常类似的目标,这两个女子便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合作,选择了互相利用。</p><p class="ql-block">把宝钗和袭人的内心看透了,其它复杂的生活形态也自然显得简洁而明快了。</p><p class="ql-block">也不作者是否如此构思。</p> <p class="ql-block">《红楼梦》里的中国结</p><p class="ql-block">——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六</p><p class="ql-block">老太继续聊打结子,由此想起了小时候曾经穿过中式棉袄。那衣衫连结的地方,有编制的旮沓扣,那是否也属于实用型的中国结呐?</p><p class="ql-block">中国结这些年又光明正大起来,到现在我们家里还常年挂着大大小小好几个中国结。形成此等现象原因,一个是美观;二是喜兴,给家庭带来长久不衰的幸福感的氛围。</p><p class="ql-block">中国结是华人特有的民间编织装饰品,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如同剪纸、刺绣一样,有着浓厚而独特的中国色彩。</p><p class="ql-block">这种中国的符号在《红楼梦》里面多次出现很是自然。不过统览全书,把红楼梦里面的人物与打结,用结的事,在如走迷宫般的书籍里,都清晰的归纳显示出来,不容易的事儿哦。</p><p class="ql-block">想想看,打结的不同材料,各种式样,独自做法,分别用途,以及相关发生的故事都串联起来 ,这功夫可比袭人,莺儿等巧手,更是技高一筹。</p> <p class="ql-block">人间何曾尽春色?——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七</p><p class="ql-block">这一集老太太聊红,主要写了三个人物,一个是探春,另一个是小红,还有黛玉。她们各自所经历的事件,都是心境与周围的环境和人物,相处不协调。形成一种强烈的反差。表现出红楼梦人物里面的所生存形态的复杂性。</p><p class="ql-block">老太所表现的人物事态和老太要表述的意图,基本都理解了。</p><p class="ql-block">但是我对老太在这篇文章的笔法上运用上,还没完全明了,需要抽时间再琢磨一下。</p><p class="ql-block">老太在聊红文章首尾中,很鲜明的重点的强调了这篇文章所写的意图。</p><p class="ql-block">老太在首尾强调了生存对比环境,就像一篇名著《黑与白》的题目一样,很强烈的对比。</p><p class="ql-block">举例的事件人物在这个对比环境中游走,处在一种灰色的过渡带的空间里面。</p><p class="ql-block">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构架似一种桥梁。桥梁的两头儿各自彼岸,中间的过渡带呢,则是分界线的是一条河流。而这些人物,在桥面上进行走,游离,踌躇;稍不小心就会掉进河里。这是个充满了迷茫,危险氛围的环境。</p><p class="ql-block">人生苦短无常哦。</p> <p class="ql-block">谁解此药其中味?——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八</p><p class="ql-block">冷香丸,红楼梦里面一付太多神秘的中药方剂。</p><p class="ql-block">此方历史未曾谋面,而这“冷香丸”的配方乃一年二十四节气花蕊雨露雪霜为首,并按期、按量、按质配制,完全靠“巧合”二字。</p><p class="ql-block">可以断定方剂为作者杜撰。</p><p class="ql-block">出自赖皮和尚之手的药方暗示现实的玄机太多,特定的十二钱,十二两,十二分,加之白色与黄柏这类缠绕在药方之中等等,能够研究透了冷香丸,不仅中医中药师轻视不得,解析起来文史哲社会学能力都不能缺少。</p><p class="ql-block">“谁解其中味”?这个招聘告示,真真难揭榜单。</p> <p class="ql-block">勃然大怒为哪般?——老太闲聊《红楼梦》之四十九</p><p class="ql-block">宝钗人生大事落选,本来一肚子委屈怒火没出发泄;倒是没眼眉的宝玉捅了个篓子,拿杨贵妃语意宝钗,自找没趣吧,弄的小丫头靛儿吃瓜捞。</p><p class="ql-block">这里大院子里面的人际关系惟妙惟俏,一般人难看透,更难在错综复杂脉络中从容的游走。</p> <p class="ql-block">凤姐为啥远钗近黛——老太闲聊《红楼梦》之五十</p><p class="ql-block">看了老太这集聊红的题目,是个带问号的话题。马上想到这件事作为我该怎么回答。因为当时有要看的电视节目就要开播,不能动笔回答。脑海里凝固了六个关键字:附势、维权、性情。</p><p class="ql-block">简单的扩延这六个字。</p><p class="ql-block">附势:王熙凤一向跟着老太太的眼色,心理,来紧贴,摆尾。老太太更加喜欢黛玉,老太太是大观园的权威人势,作为管家的王熙凤,大树底下好乘凉,自然也会更自然的密切与黛玉的闺蜜关系。</p><p class="ql-block">维权:黛玉懦弱女子,宝钗城府心机。将来这二人如果有谁做了宝玉的夫人,能与抗衡管家权位的人,肯定宝钗莫属。作为王熙凤的潜在对手,宝钗肯定不受王熙凤待见。</p><p class="ql-block">性格:从性格接受角度来看,王熙凤肯定对黛玉更喜欢更融合。</p><p class="ql-block">晚上在看看老太的内文,哈哈我老姐妹的观点有契合之处。</p><p class="ql-block">不过我的思路想法更简单,像是买了一条背心,一头钻进去,伸伸脑袋和两条胳膊,背心穿上了,立刻了结。</p><p class="ql-block">老太是慢工出细活,一针一线编织出漂亮的毛衣,即美观又暖身。可赏,可存,实用。</p><p class="ql-block">老太的论述就是艺术品+贴身物,自然而贵重哦。</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上集回放:梦醒楼台——回复老太闲聊《红楼梦》(四)</b></p> <p class="ql-block">2022年6月编辑于天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