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若只如初见一一五十年后再访丽水

揚子船夫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69年2月我们来自东至县的这批新兵,从安庆乘东方红6号大轮,顺长江而下,经过40多个小时的颠簸到达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尔后坐火车到金华,再乘部隊军用卡车直达部队营地一一丽水。团部驻丽水军分区大院。司政后机关分布于两边两个三层楼房里,我们警通排住大院靠山边的一排矮房子里,警卫一班、二班和通信班由东向西一字儿排开,电话班与总机房挨着靠西边。当时的排长是广东人叫盘业伦,实际上他已经确定转业,后由徐友法任排长,徐排长不久又调走了,由黄银桥(当时在地方从事"三支两军"工作)任警通排长。黄排长工作抓得紧,每天带领我们出操、训练、学习、整理内务等。我们新兵刚到部队,一切都从零开始,听班长的话,向老兵学习。在新兵期间,印像最深刻的是这么几件事,一是夜间紧急集合,夜间紧急集合是听到紧急哨音后,在不开灯的情况下,迅速穿戴整齐,打好背包,背好枪,全班集合完毕。看哪个班快。最快的也就三分钟左右。全排集合完毕后还要岀去跑一圈,检查背包打得好不好,如果背包没有打好,途中就要散掉。因为战备需要,我们每个星期都要进行夜间紧急集合的训练。记得有一次一个晚上搞了两次紧集合。因为经常要进行夜间紧急集合,所以我们睡觉前都把衣裤、鞋、帽、腰带有序叠放在床边,一但听到紧急集合的哨音,就以最快的速度穿戴整齐,完成系列准备工作后,又以最快的速度冲出宿舍,到集合地点集合。记得第一次搞紧急集合时,我们这帮新兵摸不着头脑,稀里哗啦一阵忙乱,有的人扣子也扣斜了,袜子也找不到了,鞋子也被踢到别的地方去了,怎么也摸不着,有个新同志哭丧着脸报告班长:我的鞋找不着了。班长赶紧过来帮忙。有人因为摸黑打不起背包,就胡乱一捆拎在手上,有的人帽子也戴歪了,什么样奇葩的事都有。经历过几次紧急集合后就好很多。我们白天练,晩上练,终于能赶上老兵了,能为班里争取荣誉是我们新兵的骄傲。二是夜间寻找指挥所。夜间寻找指挥所是电话班和通信班的共同课目。我们警通排宿舍后面山上有很多坟墓,寻找指挥所的中间站点经常设在这些坟墓旁,周围漆黑一片,而且是用绿色灯光作为站点的标志,因为是单兵行动,大多数新兵心中还是有些紧张,有时还故意在不远的地方设置一个老兵,学一些怪异的叫声,真叫人有点毛骨悚然。其实这是在锻练新兵的胆量。也是为了适应夜战的要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下完成通信联络任务。三是整理内务。我们这些新兵大都十七八岁,在老家时从来都不叠被子,家务活都是父母代劳。来到部队,一切都要自己动手,洗理衣袜鞋帽就是我们生活的一个起点,还有整理内务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叠被子,在班长和老兵的带领下,每天都要反复叠被子,直到满意为止,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也能把被子叠成豆腐块了。其他如毛巾、水杯、牙膏、牙刷、肥皂、脸盆都要因地制宜有序摆放,排列整齐,横看直看都是一条线,毛巾挂在靠墙拉直的电线上,毛巾与毛巾之间的距离必须相等,内务的整齐划一必须全天一个样。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练,自我感觉也有点象老兵了,内心里有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旅游使我们有机会再次来丽水。我们到达丽水军分区大院(原四团团部,后改为军分区八一宾馆)时已经傍晚7点多钟了。据当地人说,这房子要拆了,所以大门紧闭,小门紧锁。我站在门外,借助夕阳余晖对着大门上方空隙处拍了几张照片,一张是原三楼应该是宣传股的办公室,还有一张是在透过小门门缝拍的原警通排的宿舍的一角,再就是现八一宾馆大门门楼。透过门缝看进去,我们警通排原简陋食堂早就无影无踪了,原来旁边还有一棵梨树也没影了,记得天晴时我们就在梨树下吃饭,梨花的香味陪伴我们,风吹梨花花瓣有时会落在我们的饭碗里,虽然没有桌子也没有櫈子,就是蹲在地上,那饭吃得可香了。这已经是五十多年前的事了。如今,我站在大院门口,这些往事却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张照片是透过小门门缝拍的我们警通排营房的一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丽水中学(后改名处州中学)与我们四团团部也有两个月的缘分。那年大概是军分区要用他们自己的房子,我们团部只好搬出来,刚好丽水中学放暑假,我们团部就临时搬到丽水中学暂驻约两个月。团部机关进驻教学大楼,我们班电话(30门交换机)总机房也一起搬进教学楼,那时战备紧张,主要是珍宝岛事件后对苏联修正主义侵略我国领土并在我国边境线上存兵百万,保持高度警惕。"提高警惕,保卫祖国,准备打仗"的口号全国各地比比皆是。我们电话班24小时值班,保证有线通信畅通无阻。我们直属机构都住进学校教室,因为我们电话班人数多器材也多,住了一间大教室。七、八两月是夏天最热的季节,我们住的教室却蛮阴凉,一是因为房子年久,二是住一楼,三是教室周围树木高大而且环绕。帮我们过了一个比较凉爽的夏天。至今记忆犹新。驻在丽水中学时,我们还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游泳训练,训练开始前,司令部楊健参谋长给我们直属隊作了动员讲话。杨参谋长讲话开门见山。他说,游泳要避开女人,因为地方的大姑娘小媳妇都会到瓯江游泳,你们训练要离她们远一点,短裤要穿黄色的,白短裤下水后就全湿了,沾在身上下面就漆黑一片,万一碰到女人就不好看了(说到这里逗得大家轰堂大笑)。不要笑。楊参谋长一本正经的说,洗澡避女人这是纪律任何人不能违犯。接着楊参谋长还强调游泳安全的重要性,等等。以后我们每天下午都去瓯江进行游泳训练,按照杨参谋长的要求,我们选了一个离地方游泳人群比较远的地方作训练场。但是还是能看到他们在水中的游泳戏嬉,有时候还玩得激情四射。有一次我们正在江中进行游泳训练,几个大胆姑娘穿着泳衣跑过来看我们游泳训练,这下可把我们领导惊着了,要想避也避不开了,只好下令:向后转,继续游。她们看到我们这样一个个都笑弯了腰。一些顽皮的家伙虽然背对着姑娘们那硕长的身材,嫚妙的曲线,白嫩的肌肤,笑厌如花的脸庞,还是忍不住偷偷回头瞄上一眼。还不会游泳的人学习游泳时那种拙笨的动作,也逗得她们哈哈大笑,银铃般的笑声随风飘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丽水中学有个很大操场,学生放假,操场空无一人,我们每天隊列训练、投弹训练,岀操都在这里进行。一天上午我们班在操场练投弹,隔壁班有个小个子练了好久就是投不到30米(30米及格),于是他就悄悄地问我,你怎么就能投那么远?我跟他说,小时候我经常在河边甩石头,甩多了就越甩越远。我用分节动作给他讲了助跑、蹬腿、转身、手榴弹出手时瞬间的爆发力的过程。他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终于达标。一些同志为了取得好成绩,手臂都练肿了。那个年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争先恐后的年代。我们电话班除了要参加警通排的步兵共同科目的训练,更多的是我们有线通信的专业训练。专业训练主要是野战1000米单兵架线。一拐线4公斤,两拐线1000米,再背一只电话机(约1.5公斤),还要背一支半自动步枪(3.75公斤),总携带13公斤,穿河沟、越山岗、过马路,徒手爬杆,攀树,架线到达目的地后再开设电话站。这是对技术、体力、毅力的极大的考验。我们每天都在公路两边练习收放线,那时的公路基本都是砂子路面,汽车一过尘土飞扬,几个小时下来,我们都变成了"灰人"。放线时还比较轻松点,收线是又苦又累又费劲,因为收线是线拐越收越重,中间不能停下来,所以收到后面只好两手互换操作,直到一拐线收完为止。越到后面体力透支越严重,体力比较弱的同志只能咬牙坚持。两拐线收完,人都累瘫了。在最艰苦的那段时间里,吃过晚饭,心里早就想,怎么还不吹息灯号呢,终于息灯号吹响了,大家倒头就睡,直到起床号响。新的一天又开始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我们坐着迪士到达丽水中学(处州中学)已经是华灯初上,经与学校门卫商量,门卫请来校领导,我们说明来意,校方同意我们进校重访旧址,并陪同我们一起参观并介绍实际情况。原来是原址上重建了新的教学大楼和各种设施,旧校舍只保留了两幢二层小楼。这两幢小楼还是过去的模样,由于建筑质量好,50余年过去了,华彩依然。我问校领导,为什么这两幢小楼没有拆?回答说:作为学校历史保留了下来。新大楼很漂亮,灯火辉煌,学生们正在温习功课。走到学校西边,看见学校大操场,原来的操场与校园是由院墙隔开的,学生上体育课等重大活动要走出校大门外向左转弯才能到达操场的。校领导说:建新的教学楼以后,我们把操场全包到校园里面了,这样也方便些。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从校园参观岀来,我遙想了一下当年的情景,原校园大门外就是农田,农田里水稻绿油油的一片,有些早稻早熟品种已经在收割,中稻长势喜人,农民在田里劳动热火朝天,田埂上插了许多面红旗。操场边上就是农村农民农舍,不远处就是电池厂,还有丽水火柴厂等等。一片生机盈然。可如今这里被大高楼大厦所覆盖,笔直的马路纵横交错,形成繁华的街区,车流滚滚,人群川流不息,华灯异彩照亮天空,比五十多年前我们第一次踏进大上海没有两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解放后,三岩寺便成了部队的驻地。因此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团部第三个驻地。房子虽然老旧,但建造质量尚好,青砖灰瓦,白灰嵌线,走廊上的木柱都是用红色油漆漆过的,虽然有些年头,但不显陈旧,用湿布一擦,还油光锃亮。大家都感到很满意。团部首长和司政后机关和我们直属隊都驻在一起。团部驻三岩寺期间战备更紧张,当时有个一号通令(后来才知道这个通令是林彪签发的,毛主席不知道)下发,部隊就更紧张了。"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为了加強战备,还挖了防空洞,可以藏几个人,实际上是猫耳洞。部队昼夜值班,我们电话总机室也是24小时值班。当时的感觉就是苏修很快就要打进来似的。部队还组织大家学习一些简单的俄语,我们也时刻准备打仗。部队工作虽然紧张,但业余时间我们也没闲着,身在三岩寺总想把它看过究竟。一个星期天,我约好两个战友一起参观三岩寺风光,虽然名为三岩寺,三岩尚存,寺庙早在国民党败退台湾时,一把火把有800余年历史的寺庙化为灰烬。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三岩寺一些来历。三岩寺离丽水城区西面约一公里左右,寺依三岩,因此得名。中岩有洞叫白云洞,上有飞瀑倾泻而下,击石水珠四溅如雨,称"雨崖",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李邑的题字石刻。"雨"径1.25米,"崖"字径约1.5米,石刻年代最早,艺术价值最高。左岩有洞叫清虚洞,洞如半月,很有诗意。右岩有洞叫朝㬢,有暗泉流出,凿石为池,曰丹泉。三岩前后还有石华岸、珠岩等胜景。据历史记载,北宋绍圣三年,时任处州知府刘泾游到三岩,写了首游三岩的诗,赞美三岩的古幽风灵。北宋末年,当地百姓为了纪念本县县令江安止的功德,在三岩这个幽静通灵的地方建立一座寿圣寺,后改名为广福寺,再后来又有佛教寺院,逐渐香火旺盛,文人墨客吟诗作对,题词石刻逐渐增多,众多诗词中数处州本地诗人姜特立所作七律最脍炙人口:一见便非凡世界,恍然兜率化成宫。未分混沌天无巧,已凿(谷含)谷牙鬼有功。百日飞泉晴亦雨,四时阴穴夜吹风。莫将俗驾污仙境,明月红尘在眼中。三岩寺的美景和名人名言名诗石刻艺术组成的古典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综合效应影响越来越大,香火愈来愈旺,以自然景观和寺院为中心的文化艺术发展使三岩寺的知名度声越来越广。清代处州知府刘廷玑重修了三岩寺,还增建了鸣玉堂、冰雪亭。直到抗日战争初期,三岩寺风釆依然。1934年,民国行政院院长孙科来到三岩寺,捐资修建一座六角亭,名为"水雪亭",为三岩寺增色不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我们乘坐出租车来到三岩寺已是傍晚7时左右。记得当年离开三岩寺驻地时是没有寺庙的,再访三岩寺时,却是一座恢宏壮观肃穆的寺庙矗立在我们面前,三岩寺周围都是楼房建筑物林立,只有寺院旁的几棵古樟树还是我熟悉的样子,只是长高长粗了很多亭亭如华盖,为三岩寺增添几分清幽静谧之感。我们当年住过房屋早已不复存在,原来紧挨我们驻地就是一片片农田,现在都盖起高楼大厦,原来穿农田而过沙子马路,变成了一条笔直的宽阔的水泥街道。回想当年,我们团驻军丽水,是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执行"三支两军"任务,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农忙时节我们帮助割稻、收麦,遇有自然灾害时,抗灾救灾,我们都亲自参加欧江大桥建设最紧张的阶段,最紧张时刻24小时不停工……五十余年过去了,我们都已年过古稀,看见丽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打心底高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通济堰建于南朝萧梁天监4年,公元505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是浙江最古老的水利工程。2014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整个工程包括碑刻,是研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珍贵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丽水市地处浙江西南山区,山清水秀,古堰画乡就座落在碧湖镇和大港头之间,"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有古街古村古埠头,古樟树群,自然纯朴江南古乡古镇风情迎面而来。我们来到大港头镇(我们团七连驻地),很远就看了镇口一棵大樟树,走近一看这棵樟树龄有1300年了,往上推算这棵大树生在唐朝末年。仍然苍翠生机盎然,亭亭如华盖,是这座千年古镇的特别的风采。来到镇头迎面就是一座凉亭,凉亭两边各有一株古樟,树龄应该有600年左右。因此取名"双荫亭"。走进双荫亭就看这条古街的繁华,各种彩色广告和五花八门的门牌犹如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由于正值盛夏,天气炎热,街道只有稀疏的人群,大部分都是外地游客,我们一干人的来到顿时让这条古老街道热闹起来,店铺里的营业员纷纷起身热情招呼我们,一幅广告上写着:梨膏糖、黑橘子、老姜糖、炒海苔、欧江果、芡实糕等等。我们一边问价格,一边看品色,物美价廉,只是我们刚刚吃过午饭,没有一点食欲。一家叫"临溪观雨"店里摆满青磁商品,有各种形状花瓶、大小不一的茶杯,不一而足,令人眼花缭乱。走出店外,一块招牌映入眼帘:渡口客栈。客栈这个名称现时很少看到,只是在古书中才能找到。这也是一种恢复传统产业文化。旁边还有一家名为"临溪鱼舘"。听说瓯江鱼头非常鲜美,正说话间,一股鱼的鲜香味从后厨飘过来,勾起我们胃口,只是我们在参观途中,没有机会享受美味。走过古街我们来到江边,江水有些混浊,当地人说,前两天下大雨,山水把欧江搅混了,远处有几只帆船扬帆起航,劲风鼓起白帆,小船逆流而上,几只帆船似乎在比拼谁能快速前进,一边扯帆,一边使劲划桨,远处的蓝天白云,近处的岸边古樟、翠竹、芦苇和一些茂密不知名的植物在风中摇曳,似乎在为帆船鼓劲,我们在风中隐约听到船工号子声。江边的古码头有一些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白色的沙滩上嬉戏,享受着休闲的快乐,几个当地老年人腰间挂着小鱼篓,手上掰着一张鱼网不时地放在水里,不一会儿又用绳子吊起,网中有小鱼虾他们就熟练地装入鱼篓中,这种小鱼虾特别鲜美,我小时候也曾捞过,我妈烹调技术好,烧起来的味道特别鲜,至今回忆起来,仍然流涎。江边不远还有一群孩子在游泳,互相打水仗异常激烈,跟我们小时候在秋浦河里打水仗一样,互相对攻,水花飞溅,把人逼得透不过气来,累了自然歇火。这就是古堰画乡一幅流动的油画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这棵古樟树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了,向上推算应该长于隋末唐初,站在这棵香樟树下,看到瓯江悠悠奔腾不息的流水,古堰画乡的诞生又是一种必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晨,我来到瓯江江边的绿道,这既是绿道又是护城大坝,记得当年来到丽水的时候,是没有大坝的,出了南门就直接到了瓯江江边,特别是夏天游泳特别方便,从驻地到江边大约15分钟左右就到。但是,上游若下暴雨,丽水就容易形成洪水,大暴雨洪水就要进城。记得当年洪水就进过城,洪水不大,且很快退去。现在沿着江边和城市周围建成了大坝,城市安全了而且也更美了。欧江早就建了新的大桥,连贯南北,对丽水市的经济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绿道上早锻练的人们不少,有的跑步,有的走路,有的在宽阔的地方打太极拳、有的舞剑,有的跳舞,……站在绿道上向欧江对岸看,有层层叠叠的青山次第向天边延伸,近处青绿可辨,远处苍翠模糊不清,山间有一层薄薄的云雾,弥漫飘渺,游移不定,晨曦微露,东边一片彩霞,倒映江中,江水形成的涟漪把彩霞揉成了碎片,轻晃而摇动着蓝色的天空,把天地间弥合成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向城内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街道纵横交错,车流人流都各自奔向远方,街道两旁的行道树静静地守护着人们的清凉,并给这座城市带来勃勃生机。一排排私人小店都早早的开张了,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摆满了货架,五颜六色,吸人眼球。小吃一条街,早点摊热闹非常,各色早点应有尽有,传统食品大饼油条占据了一定位置,油条大饼的香味特别诱人,摊边排起了长队。做包子的小店里也飘起了阵阵鲜香,近些年豆腐香辣的味的包子掀起了一阵风潮,是喜欢吃素人群最佳选择。虽然有些洋食品风摩一时,但中国的老百姓还是喜欢本土食品文化,吃着放心也舒心。煮着粽子的锅里冒着热气,散发粽香,一只粽子,一杯豆浆5元,经济实惠。炆着茶叶蛋的钢筋锅里散发浓浓的混合的香味,闻闻味道就食欲大开,早点搭配其他食品也合适。这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走过小吃一条街,又来到水果一条街,这里的水果真是多,一问有一些水果是进口的。凤梨是台湾的,香蕉是菲律宾的,当然国产的也有,海南的,一问价格比前几年要贵好多,那粉红的桃子又大又好看,摊主介绍说:味道很甜哦。一问价格8元一斤,有点贵。我们部隊驻丽水时,想买好一点的水果不太容易。或许这就是市场的力量。一看手机上的时间已经7点半了,旅游团集合上车的时间快到了,我们抓紧时间往回走。再见,丽水!有生之年或许我们还会再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