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肚痛帖》及释文(高清大图)

三侯堂

<p class="ql-block">  《肚痛帖》为宋嘉祐三年(1058)摹刻上石,传唐张旭书,一说为宋僧彦修书,但历来多沿承张旭说。内容为琐事书牍。张旭,字伯高,江苏苏州人,官至金吾长史,人称“张长史”。以草书知名。传其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号“饮中八仙”。尝醉后以发濡墨书字,世称“颠张”。时以张旭狂草、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p><p class="ql-block">书名:肚痛帖</p><p class="ql-block">作者:张旭</p><p class="ql-block">出版时间:1058年(戊戌年)</p><p class="ql-block">字体:草书</p><p class="ql-block">字数:30字</p> <p class="ql-block">  唐(618—907年)张旭书。高41厘米,宽34厘米。此石为北宋嘉由三年(1058年)摹刻。</p><p class="ql-block"> 明王世贞跋云:“张长史《肚痛帖》及《千字文》数行,出鬼入神,倘恍不可测。”此《肚痛帖》仅30字,写来洋洋洒洒一气贯之。从刻帖中可以看出,写此幅字时是蘸饱一笔一次写数字至墨竭为止,再蘸一笔。这样做可以保持字与字之间的气贯,还可以控制笔的粗细轻重变化,使整幅作品气韵生成,产生“神虬出霄汉,夏云出嵩华”的气势。</p><p class="ql-block">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如何为计/非临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