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周王城广场随拍记实

石林

<p class="ql-block">建筑构造</p><p class="ql-block"> 周王城广场分为两部分,洛阳最繁华的道路中州路横贯其中,中州路以北广场较小,主要的建筑为“天子驾六”雕塑和“天子驾六”车马坑(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详细介绍),其他为市民休闲草地和园林道路。中州路以南广场总体设计简洁、大气,广场分北入口区、历史长河区、洛邑王城区、南入口区、林阴休息区5个部分,其中洛邑王城区将建造由我国著名雕塑家钱绍武设计、充分展示周文化的“周公营洛邑”大型群雕。广场中央的圆形水系及广场上设立了迷人的灯光音乐喷泉。</p> <p class="ql-block">南侧覌图:</p> <p class="ql-block">东侧观图:</p> <p class="ql-block">西侧观图:</p> <p class="ql-block">北侧覌图:</p> <p class="ql-block">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贺《何尊》屹立在周王城广场。</p> <p class="ql-block">何以中国,何尊到底说我什么?</p><p class="ql-block">请看原文:</p><p class="ql-block">唯王初壅,宅于成周。复稟王礼福自天。四月丙戌,王诰宗小子于京室,曰:‘昔在尔考公氏,克逨文王,肆文王受兹命。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呜呼!尔有虽小子无识,视于公氏,有勛于天,彻命。敬享哉!’唯王恭德裕天,训我不敏。王鹹诰。雍州何赐贝卅朋,用作口(周)公宝尊彝。唯王五祀”。<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今日头条)</span></p> <p class="ql-block">堪称上海博物馆今年举办最重磅的精品大展。展览名称“宅兹中国”来自西周青铜器何尊,铭文提及周成王营建成周(今洛阳),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的记载,隐含着当时的天地意识和国家观念,引此作为展览标题,意欲反映河南在三代文明持续演进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对于阐述“何以中国”的重大意义。<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今日头条)</span></p> <p class="ql-block">南侧观图:</p> <p class="ql-block">东侧观图:</p> <p class="ql-block">北侧观图:</p> <p class="ql-block">西侧覌图:</p> <p class="ql-block">由洛一高老三届校友李永泉设计的《何尊》,为洛阳增添上浓重深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何尊》</p> <p class="ql-block">何尊耸立周王城,青铜宝皿闪雄晖。</p><p class="ql-block">学友永泉亲设计,千古流芳天下扬。</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 李建周(摘自美评诗)</span></p> <p class="ql-block">修筑背景</p><p class="ql-block">至于为何周王城广场以周文化为主题,并修建了“周公营建洛邑”雕塑,主要原因是:在洛阳建都的13个朝代中,周朝最长,达717年,占洛阳1500多年建都史的近一半;广场北部一期工程中的“天子驾六”雕塑和“天子驾六”车马坑,已经浓重反映了周文化的内容,作为广场的延续和统一势必要反映周朝的历史文化;周王城是真正在洛阳市区建都的第一个都城。周公是世界上提出用方格网规划城市的第一人,比西方提出的方格网城市理念早600年;周王城建设所依据的《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三礼图,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规划蓝本,其规划理念极大影响着中国历代王朝的城市建设;无论是提及当今城市建设成就,还是述说古代城池建设的辉煌,必须承认周公的智慧,这对洛阳旅游业来说是一个品牌。<span style="font-size:15px;">(摘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感谢美友老师同学朋友的关注鼓励与帮助!让我们共享古都洛阳优美环境带来的快乐!幸福安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备注:非专业手机摄影图。</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