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需求越来越多、对孩子的眼睛健康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一名眼视光师,我觉得有义务与责任给大家做一期关于屈光发育档案的科普,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讨论。</p> <p class="ql-block"> 首先,什么是屈光发育档案?参考梅颖、唐志萍《视光医生门诊笔记》,给出的解释定义是:屈光发育档案是连续跟踪、检查儿童眼球和身体的发育情况,与同龄儿童正常值对比,当相关的检查指标异常,向近视化发展时,能及时发出“预警”,以引起家长重视采取措施,避免或延后近视的发生;对已近视的儿童则采取措施减缓近视发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除此之外,我做一个补充:就是对已经是高度近视的儿童,需要采取一定手段来阻止其发展为病理性近视,从而降低失明的风险。</p> <p class="ql-block"> 其次,那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请结合下图来看,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3-12岁),其屈光度是不断变化的(从+2.50D向-2.0D变化)——从远视向近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屈光度在为0之前(远视)视力表现为正常的。而在此之后,如果眼轴继续增长,则会发生近视。也就是说,如果只看视力的话,9岁之前都是1.0视力,无法看出孩子的屈光发育进程,必须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后获得的屈光度数才能够真实反映出孩子的屈光发育状况。</p> <p class="ql-block">用视力与屈光度做近视预警的比较</p> <p class="ql-block">我们再用一幅图来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 如果只看视力(红色曲线),会发现近视在孩子7-8岁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视力由160突然下降到0.4,红色曲线快速上升,斜率大)。</p><p class="ql-block"> 而如果做屈光发育档案,一直连续记录了屈光度的发育情况(蓝色曲线),就会在6岁时(提前1-2年)发现孩子的屈光度已经比同龄儿童正常值(绿色曲线)偏“近视化”了,达到预警近视的目的。而此时的视力还是1.0。所以对于“发现近视”来说,屈光度的变化远远比视力更敏感。</p><p class="ql-block"> 眼轴、角膜曲率是屈光发育的生物参数,同样形成近视的“预警防线”,必须同步记录。</p> <p class="ql-block"> 下表为不同年龄的相关屈光生物参数(石一宁.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形成机制以及预测与防控.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p> <p class="ql-block"> 第三,就是怎么样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原则上建议,从3岁开始,每半年睫状肌麻痹验光一次,把验光度数记录保存。记录下每次检查时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度、眼压、眼轴、角膜曲率、身高、体重、眼位、眼球运动及眼外肌评估(孩子能配合的情况下可以检查常规视功能并记录保存)。</p> <p class="ql-block"> 第四,我们要知道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作用和意义。这一点其实跟前面几点都是连起来看的,点一下就很容易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1)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孩子“近视苗头”。眼的正常生理发育是:眼轴不断增长,屈光状态从远视向正视化发展。所以,儿童的生理性远视是一种近视保护(准确说应该是预防)机制,是预防近视的必要储备。如果眼轴发育太快,过度消耗了远视储备,虽然一定时期内裸眼视力是好的,但随着眼轴的继续增长,近视将不可避免。这个时候,就是近视预警关键时刻了,家长与孩子必须要采取措施来让孩子预防或延缓近视了,比如充足的户外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等。</p><p class="ql-block"> (2)通过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可以详细了解近视的构成与发生原因。这一点,可以从近视的构成要素来入手分析。即是眼轴与角膜曲率不符合正常比例造成的。从这点入手,我们可以更科学有效的采取干预措施,来解决相关问题。</p><p class="ql-block"> (3)有了屈光发育档案,我们可以发现视力正常,但屈光异常的情况。比如:散光。一些低度数散光眼,可以通过眯眼的方法来提高裸眼视力。远视眼和视疲劳。远视眼可以通过晶状体的调节代偿,所以一般视力检查常常发现不了。但中度的远视却常常伴有视疲劳表现,通过规范验光检查能发现和处理这些远视的情况。圆锥角膜。一种角膜疾病,青少年好发。简单的视力检查或验光发现不了,常常造成贻误病情的情况,但在建立屈光发育档案的过程中通过发现异常的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而早诊断、早治疗。</p> <p class="ql-block"> 最后,来做个总结。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是一种近视的监控和预警机制。定期睫状肌麻痹验光、测量眼轴、角膜曲率很重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时做睫状肌麻痹验光不是为了验配眼镜,只是为了记录眼球的屈光发育状态。</p> <p class="ql-block">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医院眼科团队</p> <p class="ql-block">注:在此特别感谢梅颖老师和唐志萍老师,本人在拜读了二位老师许多著作后受益颇多,让我在眼视光专业道路上越走越精进、越走越有信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