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贵州六日游小记(第四天)

树木树人-向未来

<p class="ql-block">7月27日,西江晴,最高温度:35℃。</p><p class="ql-block">虽然昨夜12点多入睡,但今晨依然起得早,6点起床。推开后窗,我才发现后面是险峻的山坡。一座巨大的不锈钢水箱安放在楼后的山坡上,高与楼平。我住在三楼,水箱没有安放楼顶,却巧妙的利用地势,既转移了压力,又能保证供水。我这才想起来,昨晚办理住宿手续后,一位服务员带着我们入住F栋房间,沿着石板路往后走,只觉得地势越来越高,原来这些房屋都是依地势而建,一栋比一栋高,独具特色。</p><p class="ql-block">下楼,沿着石板路走向C栋餐厅用餐。果然,发现这条路倾斜向下,与主街道垂直相接。路旁小树枝叶婆娑,绿叶间点缀着红花。清凉的晨风迎面吹拂,水汽花香令人神清气爽。旅社名为花香水岸,极具诗情画意,但楼前的小河,路边的小树,屋后的青山,与这个店名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早餐后,珊珊带叮当去照相馆租苗服摄像,我和妻去停车场乘坐观光车登观景台。导游告诉我们,小镇只有三条街道。昨晚,我们去观光台走的是商业街,街道上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临街商铺灯火通明,流光溢彩,各种商品琳琅满目。饭店里座无虚席,空气中飘荡着肉香酒香。身着苗族服装的姑娘们风情万种,造型别致的银饰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今天我们走另外一条街,导游称为风情街——苗族姑娘和小伙子在这里约会,谈情说爱。果然,这里别有一番风光。街道一侧是商铺,我印象最深的是服装店,鞋帽店,茶馆,照相馆比较多;另外一边临白水河,街道与河之间有一条两米多宽的木栈道。行道树树冠如华盖,浓荫匝地。河道上分布着八座风雨桥,这些桥既能连接两岸的街道,又是八栋造型别致的房屋,上面的屋顶能挡雨遮日。夜幕低垂,晚风轻拂,灯火阑珊,一对对情侣徜徉在木栈道上,私语切切,表达相互的爱慕,憧憬着未来的美好。走累了,或者下雨了,他们拐进风雨桥,背依栏杆,继续卿卿我我。不过,听导游介绍,苗族姑娘表达爱情没有这么含蓄,而是热烈奔放。她们相中小伙后,就用自己的臀部蹭小伙子,小伙子会意了,也相中了姑娘,于是木栈道上,风雨桥中便多了一对相依相偎的情侣。</p><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观光车乘车点,昨晚这里排队的旅客挤满了广场,早晨却空荡荡的,我们直接坐上了观光车。风呼呼地拂过脸颊,凉爽舒适。我们再次登上了观景台,放眼望去,对面山坡上一一栋栋吊脚楼连城一排,依山势向上蔓延,层层叠叠,错落有序,鳞次栉比,蔚为壮观。每到傍晚,吊脚楼上的马灯点亮了,万盏灯火闪烁,远远望去,星星点点,如彩霞从天空斜挂下来。</p><p class="ql-block">这真是人类的奇观,苗民,被称为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背着家园四处流浪的第二大最悲催的民族(第一是以色列)。相传西江苗民是蚩尤三子的后裔,称为“西氏”,频遭外族欺凌。600多年前,第三次大迁徙后流落到这里,居无定所。于是向先在这里定居下来的另一支苗族部落“赏氏”借了这个地方定居下来。“江”通苗语中的“借”,于是被称为西江。在群山峻岭的层层包围中,西江的先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在这里依山就势建筑了吊脚楼,为了抵御外敌的侵扰,多栋连城一排。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南方干栏式建筑,看似简单,但结构严谨,枋枋相接,柱柱相连,非常坚固牢实。一般有三层,底层多用于圈养家禽牛羊或堆放农具柴草等杂物;二层是客厅、堂屋、卧室、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苗语称“阶息”,主要用于刺绣、乘凉或休息。这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点。三层收藏粮食等。随着人口的繁衍,一排排吊脚楼从坡底向坡顶蔓延,这里一共居住了1600多户,人口超过了一万。被称为“千户苗寨”,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p><p class="ql-block">为了生存,苗族的先民们在山坡上开辟一层层梯田,沿着山坡向上铺开,庄稼成熟了,一片金黄,又是一幅美丽的图画。</p><p class="ql-block">西江,纠正了我的一个认知。以前,在讲授中国古代史时,我对黄帝大战蚩尤不以为然,总认为这些口口相传的史实是后人杜撰的,认为蚩尤是现代人为衬托黄帝伟大而虚构的。现在我才知道,不只炎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蚩尤同样也是。另外,我讲到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时,列举了我们安庆圩区已不多见的穿枋式建筑。其实,干栏式建筑依然存在,离我们并不遥远。</p><p class="ql-block">苗族,一个坚韧顽强的民族,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我赞叹着,登上观光车,赶往导游指定的集中点。</p><p class="ql-block">9点,我们的大巴离开了西江千户苗寨,奔向下一个景区,——镇远古镇。</p><p class="ql-block">镇远古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下辖的古镇,县以镇名,可见古镇历史久,影响大。</p><p class="ql-block">古镇四周群山环抱,舞阳河呈S形穿城而过,远观颇似太极图,城池皆为明代所建。自古为湘楚的夜郞人舍舟登陆要冲,也是京城与西南边陲以及越南、缅甸、印度等国礼物献赠和信使往来的必经之路。从名称也能推测古镇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的重要的地位。林则徐曾三次途经镇远,写下了“两山夹溪溪水恶,一径秋烟凿山脚。行人在山影在溪,此身未坠胆已落。”这首诗。导游的介绍使我们对古镇向往更迫切了。</p><p class="ql-block">两个小时后,我们抵达景区,摆渡车把我们送到景点。午餐后,我们沿着古街,参观了博物馆。游览了古巷道。古街沿河而建,分布着多个码头,每个码头对应着一条小巷,小巷幽深曲折,两侧分布着深宅大院,建造的人非富即贵。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些大门不是正对小巷,而是歪向一旁,门前的路也是斜的。原来,古镇的人们讲究风水,他们坚信大门的方向关系到家庭的命运和事业的兴衰。门向也是由风水师根据地形地势及屋主生辰八字勘测而定,所以在这里歪门邪道是褒义词。</p><p class="ql-block">祝圣桥横亘在舞阳河上,桥头高踞着三层武圣亭。桥、亭均是为康熙帝祝寿而建。在桥头东侧的玉屏山上,40多座明清古建筑依山而建。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些建筑都是马头墙,青瓦白墙,古街两侧也有这样的建筑,这无疑是我们安徽省皖南地区的徽式建筑。安徽人到黔东南建房子?怀着好奇心我请教了导游,导游肯定是徽式建筑,说是徽军入黔建的。对这种解释,我难以置信。朱元璋是安徽凤阳人,建立大明后可能派子弟兵入黔,当兵的能建这些房子?那时,安徽尚未建省。清朝李鸿章的淮军有可能入黔,但那时的大清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中,军队也无力建房。我认为是徽商建的,“无徽不成商”,徽商的足迹遍布祖国各地,他们在西南地区经商,发家致富后在定居点营建深宅大院。因为徽商有两个很重要特点,发财后注重子弟读书和营建家园。皖南徽州商人遗留的民居现在仍然吸引了国内外的游客。另外,安徽人建房、葬坟重视风水。这些与镇远人几乎相同。</p><p class="ql-block">下午2点,我们离开镇远,直奔黔东南的铜仁市。</p><p class="ql-block">6点多一点,大巴抵达铜仁市,漫天风雨迎接我们的光临。导游告诉我们,铜仁盛产汞,上世纪中叶,国家用铜仁出产的汞偿还了老大哥70%的债务,堪称共和国的功臣。我不禁肃然起敬!尽管司机把大巴开进宾馆大门前的车棚里,但我们在行李舱拿行李时,第一次接受了贵州风雨的洗礼。</p><p class="ql-block">晚餐,选择了一家火锅店,我们点了一个火锅底,半斤土猪肉,一斤排骨,一份香肠,一份牛肉丸。各色蔬菜、绿豆粉条、调料、豆腐皮、米饭放在台子上,顾客自取,免费提供。另外店家还赠送一大瓶饮料。那猪肉味道鲜美,纯正,是真正的土猪肉。我喝着导游送我们品尝的荣和茅台酒 ,妻和孩子们喝着店家赠送的饮料,涮着火锅,酒足饭饱,店家只收了102元,铜仁,真的仁心深厚啊!</p><p class="ql-block">我们夜宿南长城宾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31日,写于广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