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客的美篇

湖畔客

<p class="ql-block"> 宝华山观授戒</p><p class="ql-block"> 管秋惠</p><p class="ql-block"> 佛门今年有桩幸事,那便是宝华山隆昌寺在今秋恢复授戒活动,宝华山的授戒是举世闻名的,授戒又称传戒,是一项非常隆重的法事。出于好奇,9月25日下午我循着当年乾隆皇帝上宝华山的线路从山北杨柳泉上山,山路静谧,峡谷里流水潺漫,小鸟啾鸣,清风徐来,只见远山缠绵不断地伸展开去,满目葱郁,像是广阔的波浪,莲花峰仿佛紧接云根,好一个世外桃源的去处,攀上山顶,走过几株高大的银杏树和戒公池,隆昌寺突兀地耸立在眼前,寺门朝北洞开,当地有“庙门朝北开”为隆昌寺一怪之说,我寻思或恐是当年山南没有路,为迎候皇帝而朝北开的,庙门不能背对皇帝,看来还是人皇大于佛啊。</p><p class="ql-block"> 入得寺里,扑入眼帘的是由赵朴初题写的“律宗第一山”五个金光灿灿的大字,众多受戒僧尼争相在这匾额前摄影留念。从授戒日程安排表中我才得知,授戒分三个阶段,即所谓的三坛大戒,第一阶段为沙弥戒,第二阶段为比丘戒,第三阶段为菩萨戒,烧疤是菩萨戒的俗称。那日,我上山是沙弥戒前学礼活动的最后一天,寺里老师父告诉我,所谓学礼就是授戒前须事先预学各种礼节。我步入隆昌寺各殿堂,只见到处张挂着海内外寺院、佛协、高僧、居士的赠言:“重兴戒法”、“戒坛重光”、“重扬律风”……昔日的八大寮房里挤满床铺,供僧众过堂(集体进餐)的斋房里排放着一排排长条桌,桌上有序地摆放着二钵一筷,分明是一菜一饭分食制,同时又是正儿八经的“大锅饭”,去过隆昌寺的人便知晓,寺内有几口大铁锅,炫耀着昔日授戒的辉煌,现已作为文物保存在寺内。本寺的小师父天龙告诉我,这次上山参加受戒的有一千五百多名僧尼,其中来自海外的有六、七个国家。</p><p class="ql-block"> 俄顷,下午的学礼活动开始了,只见穿着一式海青的和尚和尼姑分成两队从寮房鱼贯而入,和尚进大雄宝殿,尼姑进韦陀殿,个个正襟危立,神色虔诚。殿内钟鼓齐鸣,烟香缭绕,庄重肃穆,唱经声犹如来自一支规模盛大的合唱队,咿咿呀呀,甚是好听。唱念完毕,两支队伍又汇合到院内,大法师威严地站在大雄宝殿的丹墀上向全体受戒僧尼传授礼法,那气势犹如阅兵式,雄伟壮丽。</p><p class="ql-block"> 学礼结束后,我采访了几位小僧,我说:“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已决定废除烧戒疤了,这次你们受戒不在烧疤了吧?”一位白净净的长得挺标志的小僧回答我,“烧!不过,自觉自愿,反正我是不准备烧了。”另一个小僧插话说:“烧的时候要死命地念经”,“哼,再死命念,还会疼的。”从他们的话中听得出他们对烧戒疤还是有几分恐惧的。我想起父亲说他见过烧疤的情景,其时,大师父们在受戒僧尼的头顶前用毛笔笔套戳上十二个小圆圈,然后用枣泥将香炭粘在圈里,接着点火,待到香炭烧到头皮时,受戒的僧尼疼痛难忍,有的求师父把炭火撸掉,有的就地打滚,,嘴里不住地念着“阿弥陀佛”,就这样,转眼间宝华山便造就出一千多个活菩萨。</p><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上,我想,寂然废除了烧戒疤,正说明精神上的追求,未必非得用肉体的折腾来换取,我记得小时候常见宝华山的柴头僧上龙潭买菜,肩挑手提,徒步数十里,可谓清苦之极,而今鸟枪换了炮,隆昌寺的面包车、卡车常从镇上驶过,买菜、接送僧尼居士,以车代步。而今在佛门,看电视看录像,玩录音机照相机,坐出租车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有的寺庙还用起了“大哥大”,或许是许多人抹不掉旧日的记忆,面对佛门的现代化感到莫名惊诧。有位学者说得好:“宗教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而随时改造自己、改变自己。”我们的生活提高了一大步,又何必苛求出家人不现代化一点呢?</p><p class="ql-block"> 十日后,僧尼下山了,我在栖霞寺见到许多僧尼的头顶上有刚烧过的戒疤,呈酱紫色,可见疤盖尚未脱落,我寻思,烧戒疤,作为出家人的终身之誓,如果能免除肉体之苦,比如像现今女同志戴耳坠用激光穿耳,或有人发明一种药水,在头顶上涂上十二个小圈圈,既不疼痛又不升发,倒不失为佛门的一桩好事,说不定还能获得专利呢。</p><p class="ql-block"> (原载《南京供用电报》1993年2月25日第四版)</p> <p class="ql-block">“庙门朝北开”是隆昌寺的一怪,其实不怪,康熙、乾隆皇帝从龙潭上宝华山,庙门总不能背着皇上呀。</p> <p class="ql-block">隆昌寺是律宗圣地,享誉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千僧大锅,见证着隆昌寺历史上的辉煌,这样的大锅,隆昌寺有多口,是品尝大锅饭的绝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隆昌寺授戒的场面是很壮观的。</p> <p class="ql-block">隆昌寺一次可造就千余“菩萨”,被誉为“菩萨”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图片引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