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共研•同成长”——横州市人民政府幼儿园2022年春班本课程分享

萌萌春燕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一日生活皆课程。</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一个问题、一个香蕉都可能是我们开展课程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寻找合适的切入点,追随幼儿成长的脚步,</p><p class="ql-block"> 给予他们温暖和力量,遇见课程中美好故事。</p><p class="ql-block"> 相信“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里,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引领教师科学观察和正确解读幼儿行为,更好地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发展,积累课程实施经验,扎实推进课程的开展,7月6日——7日,横州市人民政府幼儿园开展了班本课程分享交流活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课程分享展示💭🔷</b></p> <p class="ql-block">  教师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追随孩子们的脚步,在一日活动中挖掘课程教育价值,将预设与生成互融,开展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班本课程。</p><p class="ql-block"> 大中小10个班的代表教师分别从班本课程的主题来源、主题目标、主题网络图、主题生成过程、亮点与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详细的叙述与深刻的反思,采用PPT展示与现场解说的方式,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一班《哇,黄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林伶珍</b></p> <p class="ql-block"> 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特别是来源于幼儿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即注重让幼儿多关注自己身边的周围事物。通过幼儿自身尝试和体验,培养幼儿大胆想象,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品质。在大一班的《嗨,黄瓜》的班本课程中,老师与孩子一起探索,去寻找和发现黄瓜🥒的成长特点。在研讨的过程中,我们莫海芳副园长针对这一班课程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意见:“了解调查表与下一次活动的关联性,梳理对黄瓜的认识,根据实际调整下一步的教学工作,趣识黄瓜中通过孩子自主观察不同品种的黄瓜,鼓励孩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表征出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大二班《茉莉娃“趁”横州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陈莉妙</b></p> <p class="ql-block"> 一日活动皆课程,孩子们熟悉的环境和事物,是开展课程有利条件,衣食住行无处不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二班的老师和孩子一起走进“横州圩”世界,寻找身边的圩,认识各种各样不同功能的行,了解“什么是趁圩”,让孩子在“趁圩”里进行探索,开拓孩子的视野,感受趁圩的乐趣。&nbsp;</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大三班《毕业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郑倩</b></p> <p class="ql-block"> 这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学期,从孩子们刚来到幼儿园时的陌生感到如今对幼儿园有了很深的情感,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每一处都留下了美好的印记。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感受到孩子们对幼儿园的喜爱与不舍,大三班的老师和孩子们通过《毕业啦》这个课程,和孩子门感受在幼儿园的乐趣,通过各种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自己对别人的爱和别人对自己的爱,收获点点滴滴的幸福,展现对未来“小学”生活美好的憧憬。要分享的过程中,巫玉华老师表达到:“在回忆篇中,老师的指导尊重了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情绪的表达欲望,尊重了孩子的主体地位。”</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  🍵中一班《茉莉茶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甘鸿娟</b></p> <p class="ql-block">  茉莉花和茉莉花茶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茉莉小镇里、在街边路灯上、在幼儿园里、在我们课堂上,一次艺术活动《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中,发现孩子们对茉莉花的外形、气味以及用途感兴趣,中一班的老师及时地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开展了《茉莉花茶韵》主题,还结合角色游戏:茉莉茶馆,鼓励幼儿尝试制作茉莉花茶(炒茶、设计包装),泡茉莉花茶游戏等系列活动。在研讨的过程中,莫海芳副园长鼓励“老师们:“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根据的自己的需求,把想法和回顾有效的表征出来,教师把课程的架构层次体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中二班《花乡茉莉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雷方兰</b></p> <p class="ql-block">  《3一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提出“幼儿阶段是人社会性阶段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幼儿逐渐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逐渐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幼儿的归属感往往是对群体生活的直接感受和体验。”<span style="font-size: 18px;">全球10朵茉莉花,有6朵来自广西横州。正是花香布满城时,茉莉花成了这个夏天孩子们最常见到的“家乡之花”,</span>结合年龄段特点及班级幼儿的兴趣,中二班的老师和孩子开展了“花乡茉莉开”的主题活动,从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茉莉花的探索欲望,感受浓厚的茉莉花茶礼仪,萌发爱家乡、爱社会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三班《家乡茉莉花,家乡茉莉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邓东颖</b></p> <p class="ql-block"> 横州是一个以茉莉花而有名的城市, 这个家乡的茉莉花让我们的生活和城市变得越来越好,作为花乡茉莉娃,应该了解家乡的人和物,知道家乡有代表性的物产,对家乡建立归属感,并以此为荣。中三班的老师和孩子们以“家乡茉莉花、家乡茉莉娃”这个主题,从“家乡”和"茉莉”两条线路和孩子们一起去欣赏家乡的花、家乡的茶和家乡的景,感受家乡的美和家乡人们的勤劳与智慧,探索发现茉莉花能让家乡致富的奥秘,通过各种参与体验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深刻感受,从而回归到自身。在研讨中,彭金丽老师表达到:“孩子们通过采花的活动,体验花农的辛苦与劳动快乐。”</p><p class="ql-block">韦燕华园长对于老师们也作出了引领:“在课程开展中应以幼儿为主体,在幼儿的表征水平上应具有年龄特点,在幼儿口语表达发展还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要寻找多种方式帮助幼儿梳理归纳经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中四班《白白的花,香香的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巫玉华</b></p> <p class="ql-block">《指南》中指出:“要珍视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清新的茉莉花香气再次引发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中四班的老师及时发现了隐藏的教育契机,以茉莉花花为媒介,利用幼儿园资源、社会资源、家长资源,让孩子在与茉莉花、茶的互动中尽情探索,体验创造的快乐。在研讨的过程中,韦燕华园长提出:寻找中班孩子的切入点,可以通过介绍中华茉莉园、非遗传承人等等,梳理孩子获得经验,知道茶礼倒茶七分满,礼貌待客。在课程的建构上要清晰,首先要对目标进行思考——到幼儿的发展(根据指南)——到幼儿的深度学习——到教师的指导与支持——再到幼儿的发展、教师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小一班《嗨,番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彭金丽</b></p> <p class="ql-block">《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科学领域的教育建议当中提到:“和幼儿一起通过户外活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可见,生命科学对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性。幼儿好奇心强,喜欢探究。小一班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关于番茄🍅的秘密,在直观的感知中获得经验,玩中习得经验。在研讨中,莫海芳副园长对于小一班班本课程提出了建议:可以从多维度出发去认识番茄,比如科学认知方面,直接探索感知的特点哪些是不能吃、变质的番茄。不喜欢吃番茄,番茄里面有什么营养价值、可以做什么好吃的等多个领域如渗透。</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小二班《多彩的夏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莫其秀</b></p> <p class="ql-block">陈鹤琴先生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span style="font-size: 18px;">炎炎夏日,万物生长。小</span>二班老师利用了自然资源,让孩子们走进自然,探秘发现。循着“夏天来啦一夏天的用品一夏天的美食一夏天的游戏”这一主题线,引领幼儿对夏天的天气、夏天的用品,夏天的瓜果,夏天生活及活动中的安全常识感知,通过多种夏天游戏活动,丰富幼儿对夏天的体验。在研讨中,韦燕华园长提出:如何运用调查表以及自身周边的资源,可以从我们的午点西瓜、身上穿的衣服、室内室外的温度、开空调等等方面去辅助孩子的认知,有效的发挥家园合作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2px;">🐲小三班《趣味端午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汇报人:蒙春燕</b></p> <p class="ql-block">  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三班的老师通过挖掘节日里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深化幼儿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体验。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围绕端午节这个节日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了解端午的习俗包粽子、赛龙舟等,增进小朋友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在研讨中,何冬雪老师提出:小班在活动结束后是否要进行回顾?怎么样回顾?可以使用活动的图片、表征方式、幼儿讲述的方式进行。韦燕华园长指到:根据小班年龄特点,教师在呈现的方式上能用实物不用图片,能用图片不用符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本次班本课程呈现是以分享</span><b style="font-size: 18px;">+</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教研的形式开展,教师由大到中到小班的顺序依次分享,每个班分享结束后及时进行教研,这样有利于教师能进行及时的回顾,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梳理有效的经验,为下一步教学获得可借鉴的经验和指导方向。在教师间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提升了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开展、推进、反思、总结的能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同时在分享的过程中,韦燕华园长和莫海芳副园长针对每一个班本课程都做出了引领,帮助教师真真正正有方向,扎实推进班本课程的开展。</span>我们的班本故事还在继续,我们的探究之旅从未停歇,期待下一次更美的展示和相遇!</p>

幼儿

课程

孩子

茉莉花

家乡

茉莉

园长

老师

幼儿园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