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和顺古镇

地中海

<p class="ql-block">  云南省腾冲和顺古镇位于腾冲城西南4 公里处,古名“阳温墩”,由于小河绕村而过,故改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今名,现称和顺镇,全镇人口 6000多,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2000多人,是云南著名的侨乡。</p><p class="ql-block">和顺镇正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冬日的荷塘。</p> <p class="ql-block">龙潭湖。</p> <p class="ql-block">  湖底有温泉眼,泛出氤氳的雾气使水面彌漫着淡淡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龙潭暖水洗衣池。</p> <p class="ql-block">湖边水车和广场。</p> <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大省云南的和顺古镇,其 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 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 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但除去这些光环,和顺镇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各式牌坊。</p> <p class="ql-block">《冰清玉洁》大贞节牌坊。</p> <p class="ql-block">  以前和顺镇的男人基本上都在国外打工,很多女人都在家守寡。据说镇里原来有五座贞节牌坊,文革后就剩下两座,冰清玉洁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一段往事。</p><p class="ql-block">小贞节牌坊。</p> <p class="ql-block">宗族祠堂。</p> <p class="ql-block">  腾冲和顺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自1924年开办以来到现今还在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顺在海内外的进步青年于1924年成立了反对封建的进步组织 “崇新会”,在和顺设立了 “阅书报社”,传播进步思想。1928年,《阅书报社”护建为图书馆,并将馆址迁移到 “咸新社”内(即现在的馆址)。1938年,建成一幢五开间中西合璧式主馆屋和中门一座,并举行了隆重的建馆十周年的馆庆。1998年,于主馆屋后面新建藏书楼一座,名“藏珍楼”,1999年,图书馆附近的文昌宫、土主庙、三元宫的所有权划归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和顺图书馆为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之一,馆内迄今有藏书7万多册,古籍、珍本1 万多册,内有胡适、熊庆来、廖承志、李石曾等诸多文化大家的题字。</p> <p class="ql-block">借书服务窗口。</p> <p class="ql-block">双虹桥边的石碑刻着迷语:“桥倒碑修 ,碑倒自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如今和顺村口的双虹桥相传就是寸玉 所建。昔日在这桥边坚有一石碑,碑 上刻有“桥倒碑修,碑倒自修”的字样,乡人皆不解其意。后来有一伙过 往商客悟出了含义,于夜深人静时推倒石碑,挖走了埋在石碑下的宝物。原来是当年修桥时所剩银两埋于碑底,留予后人补桥时备用。</p> <p class="ql-block">和顺河环抱着古镇。</p> <p class="ql-block">大师馆(交易中介服务)。</p> <p class="ql-block">宣纸作坊。</p> <p class="ql-block">总兵府。</p> <p class="ql-block">河边码头。</p> <p class="ql-block">村姑洗衣。(2019年11月27日)</p> <p class="ql-block">  “国殇墓园”位于云南省西部的腾冲县城西南1公里处的叠水河畔、来凤山北麓,是为了纪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在腾冲战役中阵亡的将士而修建的墓园,是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陵园。1996年,国殇墓园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7年,被云南省委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1986年成立"滇西抗战纪馆”,截至2019年末,滇西抗战纪念馆馆内藏品数量达100000件/套,其中珍贵文物达3件/套。2014年7月,国务院台湾事务所办公室授于滇西抗战纪念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称号。</p> <p class="ql-block">  滇西抗战纪念馆由大门甬道、忠烈祠、烈士墓塚、纪念塔及展览厅组成,是社会科学类历史遗址。</p> <p class="ql-block">国殇墓园主体建筑由大门、陈列馆、忠烈祠、烈士墓、纪念塔等组成,</p> <p class="ql-block">腾冲的“国殇墓园”埋葬着大部分牺牲于腾冲的远征军将士,现在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  远征军参谋长史迪威和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立像。(2015年2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