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新课标,引领项目化——首师滨中物理组2022版新课标学习线上研讨

王建伟

为了实现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不同的学生在物理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需要教师对新课标有一个整体把握,首师滨中物理组举行了线上新课程标准研讨活动。在2022版新课标正式出版前,物理组跟随专家进行了多次的学习,听专家的解读报告并进行分析记录,新课标正式版本出台后,老师们更是积极研读,积极讨论。 <p class="ql-block">  物理组老师们积极研读,找出与旧课标的不同之处,标出核心概念,积极笔记,并作出反思。</p> <p class="ql-block"> 根据研读情况,老师们都有了自己的收获和反思,并在线上做了交流。</p><p class="ql-block"> 王建芳老师:我理解的跨学科,首先涉及的是多学科问题,多年的教学实际让我们看到初中物理学科非常注重知识的应用,只要是实际问题就不会是单学科问题,如眼睛和眼镜,貌似是物理学科的光学问题,但与生物学科和美术学科上都有所综合,面对同一个学生个体这些知识是统一的,不是隔离的。其次,跨学科是综合的,从跨学科的角度设计教学过程,以物理知识点作为主干,其他学科知识相互融合,这对传统的物理学科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尝试在“项目式”活动过程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素养是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研究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时华夏老师:大家一提到跨学科学习或跨学科教学,马上会感觉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改革的点,因为它和社会生活与科学研究高度相似:过程和结果都充满不确定性。以跨学科为目的的项目学习、现象教学,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不确定,过程和结果都不确定。不确定就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令人期待,充满魅力;因为它的不确定,才有了探索的可能性,学生才觉得有意义;因为不确定,就会有主体介入,因为各类因素而多变,这样就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p><p class="ql-block"> 赵玺娟老:2021级高中学生选课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是捆绑的,选物理的学生必须选化学,高一的下学期就要开始选科,现在的选科不仅会决定了未来高考的成绩,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未来大学的专业,甚至是学校方向。培养学生,就是为了他将来能够进入到社会生活,能够从事创新实践。我们过去的教学观念是,先学再用,教学生活与社会生活是完全割裂的。现在的社会是不可能完全割裂的,整个创新生活已经进入到了教学阶段,而跨学科学习就是要自觉地把将来学生可能的创新实践活动提前到教学阶段来,让学生能够在教学阶段就模拟从事创新。这是一种对未来社会实践的模拟和创新实践,非常重要。跨学科学习最终的切入点和目的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知道,更要让学生喜爱、相信,并且能够用行动来证明。</p><p class="ql-block"> 毕婷婷老师:在现实生活中,用任何的单一的学科认识世界都是片面的,用任何的单一学科来解决问题都是力不从心的。进行跨学科教学能使我们的教育与社会紧密相连,跨学科实践不仅仅是知识的综合,更重要是跨界思维的培养,这要求学生必须学会独立思考,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意识到学科知识不是割裂的是联系的,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看待问题会从多种角度出发,解决问题会有更多的灵感融入,从而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p><p class="ql-block"> 张乔老师:新课标还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强化了学科间联系,增强了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在2022版新课标跨学科实践一级主题下包含“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物理学与工程实践,物理学与社会发展”三个二级主题。该主题的内容关注物理学与跨学科知识的结合,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发展学生跨学科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还是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打基础。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跨学科实践主题教学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给学生创设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p><p class="ql-block"> 王建伟老师:中国有句古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实际上,修行就是学生自己的修行。教学就是要把静态的、书本上的内容要变成学生的活动,如果仅仅是把书本上的一句话教给学生,那他就仅仅是知道那句话而已,不知道背后丰富复杂、更内在的内容。利用活动,提升学生的能力,已到达提升核心素养的目的,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自然而然的达到跨学科课程改革的目的,我们的项目化学习正式利用这一点,提出一个问题,组织一个活动,得到一个结论。在活动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提升学科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韩振誉老师:之所以能够跨学科,是因为有学科可跨。知识都是很抽象的,很多物理学科的概念只能在我们学科内部去理解,只能在学科结构里面,概念之间相互定义,不在这个逻辑里,就不知道为什么静止也是运动。我们的知识是抽象的、干瘪的,因为它可以脱离具体的某个情境和具体的某个个人而独立存在。跨学科最终还是要回到学科本身的,要加深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才有能力进行更高水平的跨学科的学习。跨学科的学习与学科知识系统的、结构性的学习是紧密相关的。</p> 教育家程颐说过: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认真严谨的学习,不断去提升自己,而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我们不仅明确了教学中的理论要求,更收获了成长的方式,在下阶段的研讨和教学中,我们会更深层次的学习,在课堂中逐渐施行自己的想法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