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西藏(一)

老胡摄影

<p class="ql-block">  布达拉宫是众多善男信女向往的神殿,记得小的时候,除了北京天安门,最想去的地方非布达拉宫莫属,那时总是觉得它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高不可攀……</p> <p class="ql-block">从广场通向神殿的盘旋坡道,对于初到拉萨的绝大多数人来说,由于缺氧绝对是一段极其艰难的路程,毕竟是在海拔3700米的青藏高原。</p> <p class="ql-block">这是视线穿越熙熙攘攘的八角街远眺神殿</p> <p class="ql-block">神殿内部禁止拍摄</p> <p>布达拉宫前广场</p> <p>夜幕下的布达拉宫</p> <p>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p><p class="ql-block">纳木错是世界海拔第一高,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其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纳木错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湖的南部岸边为念青唐古拉山东段的北侧山麓,而湖的西北侧及北侧为高原上的低山丘陵。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非纳木错莫属。</p> <p class="ql-block">纳木措晚歌</p> <p class="ql-block">  2005年10月赴藏,那时的藏族小孩甚是纯仆,一般每次只讨要1毛钱,如果你用1元钱他们会找令9毛给你,以便再发给其它伙伴。这兄妹俩给了他们我当时仅剩的7毛令钱,拍下此照。兄妹俩和我说好了,他俩每人1毛,剩下的5毛钱是给爸爸的。</p> <p>这个藏族小女孩的期盼眼神至今使人难忘</p> <p>姐弟两</p> <p>藏族铁蛋们</p> <p>神殿内的转经老妇人</p> <p class="ql-block">那根拉山口,前往纳木错旅游的必经之路,这里海拔5190米,是远眺纳木错与藏北草原的一处垭口,也是藏民们心目中一处神圣之地。</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对于大多数来自于平原的游客,不同程度会出现一些轻重不一的高原反应。</p> <p class="ql-block">远方是念青唐古拉峰海拔7162米</p> <p class="ql-block">千里画廊的318国道,真是一步一景,步步入目清馨惊心!</p> <p class="ql-block">古堡</p> <p class="ql-block">途中车窗外</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尼洋河中流,中流砥柱景点位于距县城15公里处318国道边的尼洋河中,此处水流颇急,浪花朵朵,四处飞溅,水声震耳。</p><p class="ql-block">  南侧多山耸峻,连绵逶迤,山体巍峨如笋,峭壁斗艳,群峰斗奇,山顶白云缭绕;北侧半山坡处有灌木丛林,坡顶居住有百姓人家,山坡下激流澎湃、水势汹涌,中流砥柱巨石傲然矗立在河水中央。</p><p class="ql-block">  巨石上的四个字一气呵成、笔力雄浑迥劲,大石顶端还有一颗孤傲的松树顽强的生长着。据传说,此大石为“贞色德姆”修身养性坐禅念经时的座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大石被当地人贡为“守护神”,每逢黄道吉日时就会烧香朝拜,以求世间万物生灵平安吉祥,大石上端屹立着一棵四季常青的松树,并有多种植被装点,从远处观赏神奇而壮观。距中流砥柱约200米处屹立着一座大山,山体造型奇特、峻秀,山势险要,被当地群众称为“母子拜观音山”。</p> <p class="ql-block">2005年西藏行拍摄,当时携带设备为传统胶片机和一个Canon G5小数码。空降拉萨,当时还没有进藏高铁,驱车前往纳木措,经5千多米的米拉山口和那根拉山口,沿最美风景线318国道一路开往昌都。川藏线真是名副其实的一步一景,干里画廊,途经巴松措,八一,林芝,澜沧江大坝等地,回程是当时世界第一高邦达机场。</p><p class="ql-block"> 西藏是一个神秘的地方,有机会准备故地重游。</p><p class="ql-block"> (下集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