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天津(和李东阳)

玄菟月(陈明)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七律.天津(和李东阳)</b></p><p class="ql-block"> 陈 明 (抚顺)</p><p class="ql-block">算盘城上忆明朝,津畔云衔碧水遥。</p><p class="ql-block">会馆东西兴贾市,鼓楼南北汇宾潮。</p><p class="ql-block">晨看胜誉和谐道,夕览新通幸福桥。</p><p class="ql-block">百载中营留史迹,莘莘学子梦圆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陈 明,汉族,1962年生人,1999年5月1日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抚顺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九三学社抚顺市第五、六次代表大会代表,第八次代表大会(原定)代表,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诗词学会会员,抚顺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抚顺市望花区诗(歌)学会会长。有作品刊登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华诗词》、《辽宁日报》、《辽宁职工报》、《甘肃诗词》、《抚顺日报》、《东北特钢》等全国、地方及企业数十家报刊。诗词作品《读﹤念奴娇.追思焦裕禄&gt;有感》被收录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呼唤一人民呼唤焦裕禄》书中第87页;《七律 . 读&lt;忆大山&gt;》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开展的“书写核心价值 送您平安吉祥”2015新春诗词歌赋征集活动作品二等奖;楹联作品″上联:″千家纳瑞,二十四字传唱同圆梦;下联:九域呈祥,一百八声乐鼓和鸣共贺春。″曾获由中宣部宣教局组织,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中国楹联学会共同开展的2017“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喜庆祥和过大年”的(全国)楹联征稿活动作品三等奖。作品:″上联: 忆运河纵贯舳舻千里,梦卷铺成,凭悠悠岁月;下联: 咏泰岳腾凌齐鲁一方,春潮涌动,沐习习和风。"于2019年获山东省济宁市主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诗词楹联大赛楹联作品(首位)一等奖。2020年6月,作品《读杨开慧家书》获《诗刊》社、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华诗词有奖征集活动优秀奖!(获奖总排名第十四,奖金税前壹仟圆)。个人首部诗集《读&lt;忆大山﹥有感一玄菟月诗词俳作品集》由成都蓓蕾公司策划、团结出版社出版,被抚顺市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先后收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1日重新编辑</p> <p class="ql-block">  附: </p><p class="ql-block"> 天津</p><p class="ql-block"> (明代)李东阳</p><p class="ql-block">玉帛都来万国朝①,梯航南去接天遥②。</p><p class="ql-block">千家市远晨分集③,两岸沙平夜退潮。</p><p class="ql-block">贡赋旧通沧海远④,星辰高聚洛阳桥⑤。</p><p class="ql-block">河山四塞喉襟地⑥,重镇还须拥使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李东阳(1447-1516),明代诗人。字宾之,号西涯,茶陵(夸属湖南)人。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李东阳出生于京师的玄武湖西浒,李东阳的父亲时年三十一岁。景泰元年(1450年),李东阳能作径尺大的书法,被称为神童,明景帝下召验试,并赐给李东阳菓钞。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加少傅,弄加少师。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①此句言天下以财货朝贡京师均经过天津。万国:天下、万邦,此指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②梯航:即梯山航海,登山航海之意,谓水陆长途跋涉。</p><p class="ql-block">③晨分集:清晨集于市。</p><p class="ql-block">④贡赋:赋税。下之所供为贡,上之所取为赋。</p><p class="ql-block">⑤洛阳桥:洛阳天津桥。唐宋时附近为万商云集的繁华街市。</p><p class="ql-block">⑥喉襟:喻至关重要的关隘之地。</p> <p class="ql-block">“营”字地名</p><p class="ql-block">天津地名中带有“营”、“哨”、“堡”字的,都和当年部队驻守有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南开区城厢的“中营前街”,原称“神机库”,是明代军队神机营驻地,也是当时部队的武器库。清咸丰年间此地建有城守营的总营(习称中营),两侧有左右营,留下了“右营东箭道”、“右营西箭道”、“右营前”、“右营后”等巷名。1905年,在军营的原址改建成“中营小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津南小站地区有“前营”、“后营”、“中营”、“正营”、“南副营”、“东右营”、“西右营”、“传字营”、“盛字营”、“老左营”、“小营盘”等地名,这些“营”都是清朝末年北洋新军驻地的营房。武清“北小营”,相传辽代萧太后曾率兵在此扎营,得名“萧家营”,后讹传为“小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清“大营”、“崔胡营”、“胡营”、“包营”、“杨营”、“甄营”、“东张营”、“齐东营”、“三百户营”、“韩指挥营”等地,宝坻“驻防营”、“石佛营”、“种田营”、“东马营”等地,蓟县“头营”、“营房”、“八营”、“五营”、“西马营”、“大刀剪营”等地,在历史上或是部队驻地,或是军队屯垦之处,都与军事活动有关。</p> <p class="ql-block">中营前街清咸丰年间</p><p class="ql-block">原称神机库(神机库主要是指中营前街进口处,今西北角派出所驻地),是神机营驻地,并为贮藏武器处。据文献记载:八国联军入侵天津后,中营、左营、右营被拆毁。此后,营前形成街道,故名。该街北起中营小学,南至西门内大街,长129米。</p><p class="ql-block">  清末,天津兴学之风兴起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天津近代教育家刘宝慈(号竹生)先生创建的天津官立模范二等学堂(又称模范小学)在清代中营旧址建立(中营前街2号),校园占地约为8395.56平方米,校址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校门外辟有大操场。1960年改称中营小学,至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