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爹聪妈阿拉斯加之旅(一)蓝色光芒 壮美冰川

一路上有你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很喜欢电视系列纪实片《飞越阿拉斯加》,每一季每一集都看得认真,被那些壮观的景色所震撼,回想起几年前的阿拉斯加之旅,依然津津乐道,很想再次亲临那些让人着迷的野蛮荒野。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本着“极地”的旅行宜早不宜迟,一切以减少风险系数为前提,因此我们的旅行计划会优先安排。阿拉斯加州在北极圈的边上,号称地球最后的边疆,北美第一峰“麦金利”就在这儿,记得读书时地理老师要求必记的一个地理名,现在已改回原来的名字“迪纳利”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八月阿拉斯加的鲜花簇拥,气候宜人,安克雷奇机场游客众多,热闹非凡,与其他大城市没有什么区别,所带的“冬装”都躺在旅行箱里,依然过着夏天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机场同一地点所拍的两张照片有点意思,一张是来时聪妈查阅资料,另一张是旅行结束候机看各种美照,地点座位相同,美好的心情相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从到达机场的候机大厅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明显能感觉到这儿的与众不同,熊标本、迪纳利雪峰、北极极光、爱斯基摩人的雪房,连酒店的摆设大多拿动物的标本,装饰很有地域特点,像一座博物馆,很阿拉斯加的。特别是大厅陈列的大型动物标本,给人一种原始的感觉,充满着野性与猎奇的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入住在机场附近的酒店,条件很不错,周围的环境很幽静,旁边有配套的餐厅和小型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从安克雷奇到惠蒂尔小镇】一个“颠倒黑白”,不,应该是几乎没有“黑夜”的睌上,零晨一两点才天黑,早上不到五点天就大亮了,我们只能拉严窗帘才免强入睡。上午八点钟的样儿,如约接上我们8人小团,一辆高顶小奔,游客、司机和导游都是亚洲面孔,大家都彼此友善,很亲切,交流沟通起来就太方便了。</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湿地公园是当地富人居住的地方,半山腰上的别墅很显眼,树林茂盛,公路一边是海滩和铁轨,另一边是湿地保护区,各种鸟儿飞来飞去,有的忙于觅食,有的在水中游荡,完全感觉不出我们在北纬60度的寒冷地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个时段属于旅行旺季,大多数游客会避开寒冷的冬天,也是观察棕熊捕鱼的好时机。这儿属于副北极气候,冬季很漫长而夏季则很短暂。冬季的云量经常是非常多的,降低了阳光照射的时间。1964的9.2级地震袭击是人类遭受的一场大浩劫,现在人们依然平静的生活着,这座城市是阿拉斯加最大,多种族聚居的城市,大约有70%以上是白种人、7%以上是原住民与印第安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连绵的山峦高耸云端,车窗外的太平洋峡湾风光很美,楚加奇山脉绵延起伏跨过峡湾,星罗棋布的湿地湖泊,茂密浓绿的森林,黛青远山,重峦叠嶂,皑皑雪顶,极地风光非常迷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时而天空阴云密布如水墨晕染,我们在时缓时急的风雨前行,听导游介绍阿拉斯加的基本情况,这儿只有两个季节,冬季和大约在冬季(夏季),这个季节正值季节更替,是观三文鱼回游,棕熊抓鱼的好时机,一行中的一对母子就专门从洛杉矶乘机来看熊抓魚,一对母女专门来观赏鲸鱼的,而我们是来看海、看雪、看冰川、看三纹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坦纳根海湾的白鲸点,据说这里经常有白鲸跳出海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是去西沃德时又再次经过这儿才下车留意观察和拍照留念的,而且天气比第一次路过时好多了(因为是第一次来,我们采取的是“菜单式”行程,以固定旅行社、固定洒店,避免过于奔波劳累,每天的行程还是较为宽松的,当然会有些走重复路,只有自由行自驾的方式更舒服些)。虽然晴天有太阳,可惜没有看到白鲸,到是有不少的大鸟(类似鸦)飞来飞去,越过铁轨便是观海的一个小山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趁着雨小,我们打着雨伞,来到河边的护栏前观察鲑鱼洄游,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大家“望穿秋水”,没有人寻到魚的影子,小河顺流而下,导游安慰大家别失望,一定有时间和机会让大家看到洄游魚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去惠蒂尔的隧道修建早,洞里是单轨道,火车、汽车共用,只能单边放行,每天定时定点的,我们是十点半过遂道,公路旁边有一个“陆地小冰川”,细雨中雾有些多,湖水很蓝,如果天气晴些,湖水会更蓝,加上冰川的倒影应该又是另一番绝佳的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儿就是世界著名的安德生纪念隧道(Anton Anderson Memorial Tunnel),隧道建于1943年,是二战时为运输军事物资而开发的,从2000年起开放车辆,按照时段来进入直接行驶过隧道。车辆排队按指示进入,在很暗的隧道中,隧道不很宽,开凿的痕迹很明显,也没有通亮的灯光,基本还保留几十年前的模样。我坐在附驾位,清晰地看到地面上的火车轨道。它号称世界上最长的单行隧道,经过1964年的9.2级大地震,离震中很近,居然没有丝毫损坏,真的有点厉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惠蒂尔 Whittier小镇】从遂道出来便来到世界上最孤独的惠蒂尔小镇,这儿可是世界上“宅”的最高境界。惠蒂尔位于威廉王子湾内,据说小镇只有214人,一栋大楼含盖所有机构,虽然镇很小,却是阿拉斯加最北的港口之一,拥有优良的深水不冻港。加上与安克雷奇有铁路和公路连接,这一切使得惠蒂尔成了一个货运和客运的重镇,每年光是路经此处的游客就高达70万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停泊在这儿的大型邮轮很多,海上邮轮与江河里的游船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字“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几乎全镇的人都住在这幢大楼里,大楼名叫“Begich Towers”,有14层,据说以前这儿是军营,在这幢楼一应俱全门类繁多,有共用设施,共享生活。冬天降雪会厚达6米,风速会达到每小时60英里,而夏季的降水量大,几乎天天都下雨,这样的恶劣天气促使居民的日常需求都尽量在楼里解决,楼里有警察局、诊所、教堂、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大雨中,我下车用手机拍了几张外观照,算是到此打卡一游,看到大楼背面,导游调侃说“马💩外面光”,大楼背面外墙都好些年还没完工,这也算是很奇葩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为弥补因下雨途中没能见到三纹鱼的小遗憾,大家还是冒着大雨来到海边的一个观魚点,终于看见成群的魚儿逆流而上的场景,真的令人动容。虽然衣裤都打湿了,我们依然很兴奋,很值当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用手机录下了视频,据说这个季节的三纹魚不好吃,肉质比较粗糙,连熊都不喜欢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海上游船观冰川】大型邮轮就停靠在码头,这些邮轮多是从西雅图或温哥华开过来的,码头上私人游艇停了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乘坐海洋生物游船到峡弯看潮汐冰川,刚开始还担心这样的雨天不利于游玩,更不利于拍照,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后来证明冰川被大雨冲刷后,反而更蓝、更明亮、更通透,雨雾缭绕下的景色又是另一番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海洋生物游船是要提前很长时间预订的,目测了一下,基本没有什么空位。这艘是高速双体船,行程140英里,航行约五个小时左右。我们被安排在二层中间,与一对印度情侣同桌, 13点游轮准时从惠蒂尔港出发,通过威廉王子湾的西门户,向东行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除了坐过跨海的轮渡,我们还是第一次在大海中坐这么长时间的游船。行船在峡湾里很平稳,只是人在甲板上迎着海风,会很有些刺骨的寒冷,体感温度也就3~5度之间,躲在船尾部甲板与船仓连结处,我忍着寒冷压力“认真记录”,不想落下一丁点儿欣赏峡湾景色的机会。刚开始两岸植被繁盛,感觉不出在大海上航行,山脉与大海融为一体,云层迅速分散成云朵,飞舞缥缈。一弯白雾在山与海之间很美,雪山飞舞,茂密的绿林,碧蓝的海面,飞卷的云层,简直太美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船上配发有兔费午餐。三明治、海味泥和各种热饮,可以边吃边欣赏,怕错过景色顾不上细品,甲板傻傻地坚守阵地,任凭寒风吹打在脸颊上,也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景色,聪妈也同样勇敢。进入宽阔的海面,我才坐了下来吃点东西,王姥姥逛大观园头一回,什么都新鲜好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船缓缓而行,海面静如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威廉王子海湾是美国境内保护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海洋生态系统,也是北美最北面的雨林生态系统。海湾有2100平方英里的广阔水域,遍布着1500万年冰河运动蚀刻的小岛及峡湾。它们都是自上一个冰河期以来经过千万年冰川运动刻蚀山体而形成的,有些峡湾水深能达几百米。其中“学院峡湾”约40公里长,峡湾沿岸有5条海岸冰川和5条大的山谷冰川,另外还有十几条小冰川。它们于1899年被发现,其中的16条冰川被以美国常春藤学院联盟中的大学校名命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船上是有英文广播讲解的,只要听见广播一响,基本上是遇见动物或可以欣赏冰川了,所以听不太懂也关系不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尽管没有太阳,在岛礁上晒太阳的海狮东一头西一头,很懒散的躺着、爬着,由于没带长焦镜头,拍不下它们的表情,只能看过大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船边不时出现各种成群的海獭仰躺在海面上,个个发呆卖萌。也有很多的小海狮在相互追逐喷水,有的与船上游人互动。可爱的海豚在海里时上时下,自由自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船员们会现场打捞一些冰川崩裂的浮冰,打碎了做冰啤酒和冰咖啡,5刀1杯,买的人不少,毕竟是凝聚万年时光的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随着浮冰的出现,冰川一步一步撞进我们的视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发现新大陆般的欢呼声打破这宁静的世界,这些惊奇这些赞叹发自心底。短暂的激动后,人们又安静下来,船也熄了火,静静地听冰裂的声音,听风吹的声音,听来自远方的声音,随着隆隆冰崩入海,人们又再次高呼,此起彼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酷似一对白天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拍摄这些美景美照真的要有点儿勇敢精神的,舍得付出,在船头迎着超强的海风,手机被强风吹得很难拿得稳,手、脸被风吹得象铁板一样冰凉麻木,雨点象沙粒打进肉里还是挺有痛感的,为不留遗憾,抓住那些个瞬间,还是值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激动人心的是船来到冰川跟前,忽然浓云裂开缝隙,阳光照射下来,雪山冰川晶莹闪亮,饱览壮阔的雪山和冰川,那幽兰深沉的光芒,还有低沉的隆隆声,亲历冰川崩塌的震撼瞬间,近距离地观赏浮冰和冰河入海的奇景,一定会让你终身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船公司太理解游客了,在冰川跟前停留不少的时间,还精心准备了各种祝福的标牌,中文的“恭贺新喜”自然是我们首选,各种嗨拍一通,简直开心极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船上有五个小时的游览时间,回到码头又有惊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此刻甲板上聚集着很多的游客,船也停了下来,成群海鸥和海鸬鹚,应该有几万只鸟类栖息在这些岩石的悬崖上。一起飞,一起栖息,很是壮观,仿佛与游人一起欢唱,为大海而飞,为冰川而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回到岸上,雨不知什么时候停的,天空开始放晴,原本是赶下午七点过遂道的,不知什么原因,在遂道口等了一个多小时,听导游说这比较少见,回到酒店差不多晚上十点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楚加奇的森林】间隔两天后我们再次驶上Ak1公路,沿着奥巴马的脚步,途经楚加奇国家森林公园,前往苏厄德小镇,到达出口冰川公园继续旅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森林公园有森林、河流、湖泊、山脉及冰川,面积与新罕布什尔州相当,其表现出独特的地理多样性,这在诸多国家森林中可谓独树一帜。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纷繁多样,尤其适合徒步旅行爱好者们徒行。据介绍在森林中随处可见在此栖息的黑熊和棕熊,它们时常在开阔的苔原斜坡和潮间带觅食。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这个季节我们看见河流和小溪边很多垂钓者,回游的鲑鱼很多,有趣的是每人限钓不超过三条,而且必须是钩住嘴巴,背上和其它部位不能拿走,当然全凭自觉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冰川湖泊清澈如镜,岸边捧一把水润润唇,放松一下久坐的腿,草地里走走,在开满鲜花的小屋小坐一会儿,这可真是宁静的桃园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公路两旁火龙花遍地盛开,惹人喜爱。勿忘我是阿州的州花,这儿的花儿从发芽、开花、结果都在三个月内完成,其他时间都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从公路旁的雪线标杆,让你想象冬日的雪路有多深,漫漫雪源有多么凄冷。即便是这个季节我们一路上基本行驶在“人迹罕至”的地域,在风景如画的美景中前行确有另一种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路边随处可见的火龙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出口冰川公园】出口冰川Exit Glacier是基奈峡湾国家公园众多冰川中唯一一个能够徒步到达的冰川。因为当年人们横越哈丁冰原时,把这条冰川作为冰原的“出口”记录下来,所以被叫做“出口冰川”。阿拉斯加有超过 100,000 条的冰河,比美国其他州都要多,出口冰河是一条 800 公尺宽的冰河流,在步道上缓步而行、慢步贴近活动的冰河,观察冰河改造地形的情形,观赏植物在冰河撤退后暴露在贫瘠的岩石地上,如何展现坚韧的生命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基奈峡湾有美国最大的冰原——哈丁冰原(Harding Icefield)。哈丁冰原是一个冰雪海洋,每年会从该冰原上伸出30多条冰川,像巨大的触手一样流下山峰。 这个闪亮的大冰场上各处覆盖着巨大的雪丘,随着变幻不定的风向而不断移动,而出口冰川也是其中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游客中心很简单,由于前几天有熊出没,我们改走另一条上山的路,我们又系上防熊铃,背上包,穿上登山鞋,带上登山杖出发了。时间允许,体力好是可以一直登到冰源山顶的,大约有20公里左右,我们安排的是最轻松的体验游,由于前天才坐飞机已经抵到迪纳利峰,零距离接触了冰川,在冰源上尽情地嗨了一把,出于保存体力考虑,只到达”冰川口”我俩就折返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2020年儿子他们一行四人就选择徒步长线,到达了冰原上,来回几个小时,从他们拍回的照片看,的确很美的,有机会我们会去尝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西沃德小镇】十二点钟我们来到Seward,它属于基奈半岛东边唯一的小镇,人口3千人左右,为纪念前国务卿西沃德从俄国人手中买下阿拉斯加而命名。这儿也是火车的零公里起点,也是狗拉雪橇活动的重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海边石头堆砌的小建筑很特点,应该是虔诚的祈祷平安,祈福吧!抑或是风向标什么的。在这儿任凭风吹雨打,坚守守望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在镇上一家有名的特色餐馆午餐,吃上地道的海鲜大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太阳大,紫外线超强,不过当海风吹来还是挺舒服的,沿着海边我们散步,吹风,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好安静好放松,坐在礁石上,观魚,看远方深入海中的雪山,这儿完完全全是一个发呆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我们沿着步道来到废弃的老码头,象海带一样的海草,在浪花中飘来飘去的,枯树上的附着物,加上这些苔鲜植物,构成一幅唯美的自然图画,鹅石上布满厚厚的青苔,贝类的壳很是锋利,我们很小心,一个大浪打来,海水还是打湿了我们的鞋,真是常在海边走哪有不湿鞋。拍摄几张自认为满意的照片,我们觉得很开心、很享受。时间虽短,记忆、印象却很深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其实好多的美,是因为它没有过多的人工雕琢,纯天然,自然而成的景色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在路上和在景点没有明显界定和区分,只要睁开眼都会吸引眼球,闭上眼,那些震撼人心的画面都会浮现,留下的图与文,不过是记忆的回看,大千世界,万千美景,到过了就好,分享真切感受还好。(2022.7重庆家中整理,2025年2月西雅图修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