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仙洞一个神秘的北方第一洞,位于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西九公里处的嘎仙山上,是我国拓跋鲜卑族的旧墟石室。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属东胡的一支。其祖先的原始部落就在大兴安岭嘎仙洞的洞穴居住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大约东汉时期拓跋鲜卑从大兴安岭森林迁至西南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又从这里迁至大兴安岭南麓的乌尔吉木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于公元386年至534年建立了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div>嘎仙洞洞高12米,宽19米,洞内南北长92米,东西长28米</div><div><br></div> 公园443年北魏太武皇帝为了祭祖,派使臣在石壁上刻下了210字祝文,至今仍留在嘎仙洞的石壁上。 嘎仙洞的飞碟 地面是一个硕大的圆石台下面是个大坑,有一块大石头支着,这是当年拓跋鲜卑祭祀烧烤肉食的大灶台,坑里燃起火,把大石板烧热,在大石板上烧烤猎物,野味十足。 嘎仙洞离地面二十多米的峭壁上,山峰的石头也很特别,石面无草且很光滑。 拓跋鲜卑北魏太武皇帝 神秘的嘎仙洞遗址 嘎仙洞长廊 嘎仙洞距离阿里河不到十公里 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养育了数个古老的民族,山洞也挺特别,整座山的正面就像山体滑坡一样断裂下来,没有杂草,就像一个光滑滑的巨石,下面就是嘎仙洞。 嘎仙洞 驯麓 拓跋鲜卑博物馆 拓跋鲜卑博物馆外面 讲解员正在介绍拓跋鲜卑的历史 博物馆 拓跋鲜卑的历史文化公园 博物馆 鄂伦春的鸟立方 石碑上的蝴蝶 拓拔鲜卑公园外的彩云 无名小花盛开 留恋这一方土地 脱变的蝶 好多蝶留恋在嘎仙洞的石壁上 森林一束小野花 尼尔基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