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弥勒印象

大鼎

<p class="ql-block">  弥勒大佛 坐落在锦屏山之上的莲花宝座,登上1999级的台阶,便来到世界最大的“弥勒佛”前,这尊金光灿灿的笑佛取自于传说生活在唐朝末年的“布袋和尚”形象,是世界上端坐的最大弥勒笑佛。高19.99米,意为1999年奠基兴建,其基座高4.96米,镶满莲花瓣和如意宝珠,2017年重塑金身,全身为锡金铜制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怕走路的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单程10元,往返是20元,建议您单程坐上去,先参观弥勒大佛,然后从山顶参观下来,这样会比较省力,有一定情怀的人可以选择在天王殿 素食斋品尝素食,据说很不错,价格也美丽,每人20元还是自助素食餐。</p> <p class="ql-block">  弥勒“小镇”是避暑的好地方,常有游客登临;这里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弥勒寺”匾额,这里是滇东南佛教胜地之一,常年庙会不断,尤以正月初九最盛;这里的泉水清莹洁净,相传初生婴儿用该泉水洗涤即健康聪灵,故称为“佛泉”。登弥勒寺回廊远眺,整个弥勒坝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弥勒寺因塑有弥勒佛像而得名,它与弥勒市名巧合在一起,于是有人疑为有了弥勒寺才有弥勒市之名,推而演化出一个弥勒佛的“佛城”。弥勒市与弥勒佛的联系只是人们的一种良好愿望,按历史溯源则截然是两回事。清乾隆《弥勒州志》载:“弥勒汉属牂牁郡。唐昔些么徒蛮之裔弥勒居之,故名其部为弥勒部。元初隶落蒙万户府,至元中改千户总把,领吉输、裒恶、部笼、阿育四千户,属广西路。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改为弥勒州。”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改称弥勒县相沿。弥勒部是古代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弥勒其人率领的一个部族。弥勒寺始建于明代天启六年(1626年),《新纂云南通志》载:“天启六年有僧如玉得地锦屏,募资兴建弥勒寺,州内佛教盛行。”</p><p class="ql-block">弥勒寺是个诱人、迷人的景点,明代葛一龙《弥勒寺》诗写:“一宇嵌山窟,重重开晓烟。青飞岩下水,绿覆树头天。 境僻耽幽寂,僧高净俗缘。不知州与寺,名立竞谁先?”他的后两句先后已有定论,今人当不是悬案。</p> <p class="ql-block">2022.7.9一行四人从重庆出发,去向往“佛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车行至贵州六盘水向云南进发,海拨逐渐走高,气候也逐渐变得“凌乱”起来,时时星点的小雨加上海拨的增高,把重庆的暑气减去不少,耳窝压力的增高不自然地感觉出海拨的增加,有这么一句对云南的形容:如九步梯田,一目回头下从溶。是说云南每公里增加海拨高度6米,可想以时速120/公里行进,每分钟就上升2米…</p> <p class="ql-block">《登飞来峰》</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p><p class="ql-block">飞来山上千寻塔,</p><p class="ql-block">闻说鸡鸣见日升。</p><p class="ql-block">不畏浮云遮望眼,</p><p class="ql-block">自缘身在最高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飞来峰”虽写的是“渐江”,但在云南边陲的弥勒确似“飞来峰”之写照!</p><p class="ql-block">美,清,静!</p> <p class="ql-block">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p><p class="ql-block">弥勒小镇其实是市级行政级别,之所以我把她称为“小镇”,是她的确太安静,太干净了,安静,干净的城市不像许多“候鸟城市”那般喧哗,嘈杂。</p><p class="ql-block">街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是那么地干净,你无论何时走在街面上,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弥勒大佛”给这座城市带来的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32″-29°15′8″和东经97°31′39″-106°11′47″,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p><p class="ql-block">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同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正好处在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控制之下,又受西藏高原区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p><p class="ql-block">云南全境东西最大横距864.9公里,南北最大纵距990公里,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8位。</p><p class="ql-block">云南是一个高原山区省份,属青藏高原南延部分。全省整个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江河顺着地势,成扇形分别向东、向东南、向南流去。全省海拔相差很大,最高点为滇藏交界的德钦县怒山山脉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境内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76.4米。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高低相差达6000多米。云南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全省土地面积,按地形看,山地占84%,高原、丘陵约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p><p class="ql-block"> 云南简称“滇”,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意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古语云“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她确实离天很近。300万年前一次强烈的地壳运动,使地处海洋深处的谷地突兀而起,造出了一片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p><p class="ql-block">  “岭峦涌作千倾海,峰簇栽成万仞葱”。从海拔仅76米的镇南河口溯向高达6,740米的德钦梅里雪山卡格博峰,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着,恰是一座绿葱葱的九百里天梯。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有高等植物 15,000多种,动物 250多种类,鸟类总数达 766种,“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名成了云南的代称。</p><p class="ql-block">在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的怀抱中,聚居着 26个民族,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能歌善舞、朴实热情。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流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湖泉柳园”是一个人工湖,它分内湖和外湖,内湖小巧别致,七月这季,荷花绽放,吸引着鸟们的嬉戏,游客们的光顾,至黄昏始,湖边热闹起来(但不嘈杂),湖上的游艇和着西睱落日的兄蕴显得格外美丽。</p><p class="ql-block">湖边落座,顺便来“一炮”生碑,来上几串“不好吃”又不得不来的“烤串”,就着斜阳,来几口“透心凉”的啤酒,乐哉!</p> <p class="ql-block"> 《独柳》</p><p class="ql-block"> (唐)杜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p><p class="ql-block">  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p> <p class="ql-block">  这片《柳园》就有杜牧笔下的《独柳》景象。</p><p class="ql-block">含烟一株柳,拂地摇风久。</p><p class="ql-block">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p><p class="ql-block"> 带着云气和雾气的一棵柳树,垂着地在风中一直摇摆。</p><p class="ql-block">  佳人不忍心折断柳枝,惆怅的望着缩回芊芊小手。</p><p class="ql-block"> 这片“柳园”中的荷塘,安放在“观塘湖”边,小巧而精致,池中荷花的绽放补托几株垂柳倒影,纤细中微风随意摇摆着的柳条,和着些飘摇的歌声,着实让你能把心安放在这“柳园”中!</p> <p class="ql-block">弥勒市有许多温地公园,不知是不是“上天之作”,但小镇的温泉确比比皆是,是地壳运动造就的多点的湿地公园吗?我不是专业,也没时间去细解,只是公园各式各样都值得一去!</p> <p class="ql-block">锦屏山入口,并没有什么恢宏的建筑也看不出厚重的历史印记,但锦屏山内确有世界最大的“弥勒坐佛”,进入山门你就自觉地沾上“仙气”而不自觉地会在心内虔诚祈祷,“一切安好”“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可邑小镇一个原始森林环绕的一个小村落。漫步在绿树环绕的步行栈道上,心情应该是非常美好的。栈道走完,有20元的观光车,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坐,这里环境优美,当地人做生意也挺厚道,吃的也很方便,各种小吃,味道不错。米线,木瓜凉水价格都跟市里差不多。吃完小吃还可以看一下当地的民族特色表演!</p><p class="ql-block">小镇虽有观光车,其实并不大,30分钟就可走完,如果想看一下民族风的舞蹈“阿细跳月”你就下午3:30去,美女,帅哥和着优美的民族音乐,会带给透心的舒服!</p> <p class="ql-block">东风韵景区,网红打卡点</p><p class="ql-block">景区里的建筑非常有特色,都是以本地生产的红砖为主,十分具有设计感。据说景区内部建筑连草稿都没有,随心而动,这样一个看似毫无章法的建筑,出自一位出生于弥勒的“奇人”之手。他将三种当地文化混合其中,酒瓶状建筑代表的是弥勒的红酒文化,还有彝族的火文化建筑及共生向上的文化建筑,都很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都说值得一看,但七月的季节却是泛味的,它少了些许“宣传”的那些姹紫嫣红,花很少,也不艳,你想去看看全貌就全得靠你的双脚“给力”了。</p><p class="ql-block">东风韵艺术小镇始建于2014年,整个景区涵盖生态农业、艺术文化、休闲度假养生等多种产业,包括薰衣草庄园(薰衣草主题公园和薰衣草服务展示中心)、葡萄酒庄园、艺术家庄园、玫瑰庄园、百合庄园、森林公园、湖滨湿地、静谧溪谷、农副旅游产品加工基地等,是一个集高端休闲养生度假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现代农业旅游综合体。</p> <p class="ql-block">东风韵实在太大,没有好的“脚力”,没有好的状态是无法完成全程游览的。</p><p class="ql-block">弥勒小镇虽然凉爽,但紫外线太强,没几天功夫就能把你晒成“非洲人”,所以在中午时分更是不敢“顶日游览”的。</p><p class="ql-block">东风韵天然浑成的“农庄式”公园可让你回归“田园式”的遐想中,农耕式的生活,现代化的建筑和着成片的七色“花海”真能让你透心的舒爽。</p> <p class="ql-block">太平湖森林公园实在太大,但我始终觉得有些“名不副实”,应叫“太平湖石头公园”更妥帖,因为这里并没看见古柏老树,更无成片森,反而可见的是热带、亚热带的丛林植物和地壳运动留下的“火烧石貌”痕迹。</p><p class="ql-block">由于太大,要想彻底游览就得租用“自驾”电瓶车,每小时140元,坐3人,加上驾驶员共4人,3小时420元让你玩够,游爽。</p> <p class="ql-block">红河水乡由人工修建水系加天然“红河水乡湖”构成,这里晨练的,喝茶的,唱戏唱歌的好不热闹景象,可惜“疫情之后”的“水乡”只留下热闹的痕迹,许多商铺前都是“门可罗雀”显得一片荒凉!</p> <p class="ql-block">弥勒市凉爽,紫外线强,干净,安静,可游览之地多,值得你细品之地很多,但我们必定是过客,所看之处也是“皮毛之象”,不舍地转身,只留下一片小小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p><p class="ql-block">文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