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前夕的星火回望:1945年“八一”建军节纪念

雪山雏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八一”军旗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八一”军徽闪耀光芒</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一”军旗猎猎作响,在历史的长空里划出坚毅的轨迹;“八一”军徽熠熠生辉,穿透岁月的尘埃闪耀着信仰的光芒。自1927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八月一日,南昌起义的枪声如破晓的惊雷,划破黑暗的夜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这一枪,宣告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和创建革命军队的伟大开端,自此,“八一”这个日子便被赋予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意义。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的决议》,正式将8月1日确定为人民军队的建军节 ,一个专属人民军队的光荣节日就此诞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1945年8月2日,《新华日报》第三版刊登了剑生的署名文章,标题为《反对内战,制止内战!!!——纪念中国人民建军节》。</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首过往,中国人民军队走过的98年征程,波澜壮阔、可歌可泣。这98个光辉里程中,有过血雨腥风的残酷战斗,枪林弹雨成为他们前行的注脚;有过艰苦卓绝的岁月,每一步都迈得艰难却坚定;有过披荆斩棘的勇毅,无畏地开辟着胜利的道路。在成长的历程中,这支队伍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天上飞机轰鸣、地上大炮狂轰滥炸的围追堵截。即便在两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假合作、真反共的面目也未曾改变,中国人民军队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顽强地成长壮大,历经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 ,一步步铸就了坚不可摧的钢铁之师。 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笼罩、反共剿共的疯狂镇压以及战争环境的恶劣影响,纪念“八一”建军节的活动屈指可数。在那艰苦的22年间,仅有1929年、1930年、1932年、1933年、1937年、1945年这六次形式各异的纪念活动。而据《新华日报》有据可查的历史资料记载,1945年“八一”建军节纪念活动尤为特殊。它处于抗战爆发后的1938年至1946年国共合作破裂前这一时期,同时也是新中国成立前唯一一次有详细记载的纪念活动 ,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这次纪念活动以《新华日报》发表纪念专论的形式展开。1945年8月2日,《新华日报》第三版刊登了剑生的署名文章,标题为《反对内战,制止内战!!!——纪念中国人民建军节》。标题中连用两个“内战”,并加上三个惊叹号,如声声警钟,敲响在人们耳畔,足见当时国共形势的严峻程度,也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制造摩擦、妄图发动内战的极端险恶阴谋,将危局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世人面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章开篇,便阐明了人民军队创立的伟大历史意义:“1927年8月1日,中国出现了一支人民的军队,这是中国人民与武力真正结合的开始,是中国人民武力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开端。自此以后,中国人民的力量在中国的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幸福的三大斗争目标中,占据了重要且主要的地位与作用。”这清晰地指出了人民军队的初心使命,就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这一目标贯穿了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始终,成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军人奋勇向前的动力源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中还提到:“这支人民的军队从前叫中国红军,1937年抗战开始以来是中国国民革命军,包括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总队。”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紧接着,刊论回顾总结了人民军队在八年抗战中的卓越贡献。在漫长的八年抗日作战中,人民军队真正成为了中国人民的保卫者,发挥了保卫国土、守护人民的重大作用。从1937年9月到1945年3月,他们对日作战19万5千余次,击毙和杀伤敌伪军96万余名,俘虏敌伪军28万余名,收容投诚反正的敌伪军10万多名,缴获的敌伪武器不计其数 。在这样惨烈的战斗中,人民军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从日寇的血手中解放了国土85万平方公里,解放了78个县城,解放了同胞9550万人,在16省地区(这些地区是国民党军队所放弃于敌人的)创造了19个民主和繁荣的解放区;中国的人民军队在整个中日战场抗击了日寇侵华军总数的56%(32万人)到64%,抗击了伪军的95% 。与此同时,人民军队自身也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发展到93万正规军,220万民兵。</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面对如此伟大的战绩和功勋,文章深刻指出:“这种伟大的战绩,这样伟大的功勋,对国家、对民族这样伟大的贡献,是中国任何其他军队所没有的,同时也足以充分证明:中国人民的军队——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中国人民真正的保卫者。没有她,八年以来,抗日战争的局面是不堪设想的:国土将丧失的更多,人民将牺牲的更大;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在同盟国反攻的时候,更其如此。在同盟国大反攻当中,没有敌后解放区广大人民军队的配合作战,同盟军迅速而彻底的胜利,是绝不可能的。”这一段论述,高度肯定了人民军队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也让人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人民军队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障,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8月13日,日本投降的前两天,毛泽东主席在延安干部会议上做了一次著名的讲演——《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其中由文章中摘录编写而成的《桃子该由谁摘?》指出:抗战胜利的果实应该属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该由谁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的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利。我们解放区的人民天天浇水,最有权利摘的应该是我们。同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得来的,抗战的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现在这块绊脚石却要出来垄断胜利果实,要使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仍然回到抗战前的老样子,不许有丝毫的改变。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揭示了蒋介石妄图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的丑恶嘴脸,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决维护人民利益,捍卫抗战胜利果实的坚定立场。</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实上,在抗战胜利前夕,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的行为已经昭然若揭。《新华日报》纪念“八一”建军节专论中列举了国民党的种种罪行:在日寇继续不断的扫荡之下,国民党有计划有预谋地发动大规模全面进攻,调集胡宗南部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同时绥远、浙东、浙西、苏浙边区内战硝烟弥漫。他们破坏团结、破坏和平、发动内战,假抗日、真剿共的阴谋彻底暴露。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抗战的大好局面,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针对国民党制造危局的种种罪行,《新华日报》专论最后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吁:“全国同胞,一切爱国派爱国民族的人士立即起来,坚决的反对反动派进行内战,坚决的制止反动派这种亡国灭种的滔天罪行!坚决的制止这种反动政策,消灭危害中国和危害世界的中国内战危局!”这一呼吁,如同一把火炬,点燃了人们反对内战、渴望和平的热情,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和愿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十年光阴流转,但1945年“八一”建军节纪念活动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历史价值依然熠熠生辉。那一篇篇文章、一声声呼吁,仿佛穿越时空的回响,时刻提醒着人们:“为什么战旗美如画,人民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人民英雄的生命开鲜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血雨腥风中奋起战斗,在硝烟烈火中发展壮大,在艰难险阻中砥砺前行,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国内外强大敌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他们成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钢铁长城,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强有力支撑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人民军队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续写新的辉煌篇章。</span></p> <p class="ql-block">图片资料为宁夏吴忠市档案馆馆藏《新华日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