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女初长成(2)

王言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5年前女儿去多伦多求学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小文,简述了她在成长过程的点滴,在把文章设成私人模式的情况,竟然获得了555个阅读数,让我大出意外。那时候就打定主意,等她完成学业了我就再写一篇,现在就是兑现自己承诺的时候了。</p> <p class="ql-block">《考驾照》</p><p class="ql-block"> 女儿希望希望读大学前能够拿到驾照,我们也是同意的。按加拿大法律,孩子16岁就允许开车,条件是得到监护人(家长)的授权。到了18岁,自己就可以决定了。女儿是个谨慎靠谱的女孩,但是我们作为家长,还是不太放心,尽管她一再请求,我们还是板着长辈面孔等她到了17岁的时候才勉强同意。</p><p class="ql-block">当年儿子学开车是完全在我的陪同下完成的,没有去过一天驾校。几年前改变了规定,除了有外国驾照的可以不上驾校直接考试。其他申请驾照的,必须通过驾校的正规课程。于是女儿不得不去驾校报名走过场,尽管大部分练习还是在我们的陪同下完成的。</p><p class="ql-block">理论课对于她们这种年龄的学生来说,完全是小菜一碟,她毫无悬念地一次通过了。过了理论考试,就有了实习驾照,只要副驾驶座位上坐的是正式驾照持有者,她就被允许上路了。从我家到她中学所在的市中心约20多公里,每天上学路上的20多分钟就由她开车,我做陪驾。一个学期下来,她俨然已经成为一个不错的司机了。本来打算再这么开一段时间,让她读大学之前做路考的,由于学制的原因,她必须提前一年去安大略上学,于是就不得不提前路考了,而且必须一次通过,这样才可以带着魁北克的驾照直接换安省驾照。不然带着学生执照去安大略就必须从头再来了</p><p class="ql-block">那天上午陪着她去路考,作为实际教练我是信心满满的,十几个待考的学员排排坐着,表情各异,严阵以待,女儿虽然在不停地和我聊天,我还是能够看出她有些紧张和发怵的。一边坐等着考试官员叫号,我一边安慰道:“你开得很好啊,肯定是一次通过!” 她反驳道:“人家的爸爸一定也是这么对女儿说的。” 我想想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她开得不错,但是我也知道第一次路考的通过率是很低的,就说那我们走着瞧吧</p><p class="ql-block">一般路考时间是25分钟,而20分钟刚过,她的车就已经平稳地开回来了,看到她的车画了一个漂亮的弧线,利索地倒退着泊进了停车位,我当时就判断她应该是考过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料想,她下车后,一脸严肃地向我走过来,平静地对我说:“爸爸,坏消息,你又要付钱了。” </p><p class="ql-block">她的话把我说懵了,难道没有过?她继续说道:“刚才的考试费用是27块,现在你又要为我的驾照付175块钱了!” 说完,她坏坏地笑了起来。</p><p class="ql-block">原来女儿顺利通过了路考,说是坏消息,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角度,用这个说法来和我开个玩笑。而看到她当时装模作样的表情,我还当真以为她没有通过呢!</p><p class="ql-block">囡囡,祝贺你!理论和路考都是一次通过。</p><p class="ql-block">哎,我忽然想到,对天下的女儿们来说,欺负老爸肯定是世界上最开心的事情吧?</p> <p class="ql-block">(送女儿去多伦多的路上,她换下我自己开,她属于爱开车一族)</p> <p class="ql-block">《开学》</p><p class="ql-block">女儿成为多大学生的时候才17岁,离家500多公里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对她来说就是一种挑战,而对于作为父母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第一年我们让她住在了校园宿舍,以减少面对各类生活琐事的担心。宿舍是一栋栋独立小楼,有2个双人睡房和2个单人睡房,2个公用厕所和一个不太大的厨房,冰箱有2个,一共住6个女生。女儿Christina住的是单人房,除了小床,一个柜子和一个书桌之外就没有其它家具了,也没有空间了,房租每月$1000。太太看了一眼学生宿舍就悄悄对我说到:“习惯使用大空间的孩子们住在这么狭小的空间中,肯定会不适应的。” 我安慰道,当年我们的学生宿舍一个房间7个人,我们不也就这样快快乐乐的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女儿回蒙特利尔探亲,学做锅贴。)</p> <p class="ql-block">(和女儿说起了上海早餐,糍饭团是的四大金刚中的大将,就有点馋它了。女儿说,油条,豆浆,小笼包,生煎我们都在家里做了很多次了,为什么不试着做糍饭团呢?于是就有了这次尝试)</p> <p class="ql-block">(家里的猫咪Chatmi走失了,大家都难过了好多天,我们说服女儿买了一个小猫,她为它取名Mika。)</p> <p class="ql-block">《专业》</p><p class="ql-block"> 女儿读的是计算机系,专业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同时她又是在一个co-op program 中,也就是说每年三等分的三个学期中有一个学期是需要实习的,好处是由于毕业的时候,已经有四个学期(16个月)做过实习,毕业的时候工作机会相对就很多,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这16个月是有工资收入的,每小时$25左右。对于小财迷的女儿来说,这是极有吸引力的。它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缺点是读这个学位压力比较大,而且没有假期,另外一个缺点是淘汰率很高,达不到成绩就会被勒令退出co-op Program, 可以保留继续读该专业的资格,但是实习机会就丧失了。</span></p> <p class="ql-block">《兼职》</p><p class="ql-block"> 上面已经说了,该program对学习成绩有要求,任何一个学期GPA(满分4.0)低于2.75,就会被劝退。这个分数要求听起来并不是太高,但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专业的最终淘汰率大于50%,或许你就可以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女儿以前的教育都是在魁北克省接受的,而且她的第一语言是法语,她又是那种不太自信的女孩,所以第一个学期她总是在心惊胆战之中度过的。直到学期末她拿到了GPA3.59的成绩,才把悬着的心放了下来。接下来的每一个学期和每一个学年她就进入了开挂模式,每个星期的GPA都在稳步上升,2年级以后每个学期都是全A了。同时她每个学期都参加课外活动,除了每年四个月的实习之外,每个上课的学期都做TA,就是做助教,批改作业和上辅导课,一般来说这种工作是给研究生做的,她作为本科生每个学期做两个单元TA,而且轻轻松松地做了下来,每次学期结束做完TA,她还会专门向该科的任课老师打一个伏笔:我毕业的时候可能会请你写推荐信的哦。</p><p class="ql-block"> 另外她还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兼职:她喜欢图形设计,她为多伦多大学的学生校内付款一卡通的设计被采用了,这个付款卡被整个多伦多大学几万学生每天使用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她设计的多伦多大学一卡通)</p> <p class="ql-block">(儿子女儿和我们一起在Ritz Carlton用餐)</p> <p class="ql-block">(女儿的短笺 —- 女儿周六匆匆归来,住了4天之后,今天下午又赶回多伦多去上班(实习)了,出门前留了短笺:</p><p class="ql-block">“嗨,我为你们的晚饭做了几个蛋,希望可以减少一些你们下班后的匆忙;饭也做好了,在电饭锅里;冰箱里的玻璃皿中有洗好的蔬菜.</p><p class="ql-block">回家这几天我太开心了!</p><p class="ql-block">爱你们❤️</p><p class="ql-block">Christina”</p><p class="ql-block">太太回家看到这张纸,她哭了😢)</p> <p class="ql-block">《实习》</p><p class="ql-block"> 第一学年的专业实习,女儿选择了加拿大联邦税务局(CRA),四个月做下来,她竟然得到了极好的反馈,被建议接下来的实习都在那边做,而且是CRA很可能会提供她毕业之后的工作机会。太太和我都觉得机会很不错,女儿却说,这是我的第一个实习,接下来的实习我还想试试别的用人单位。</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实习是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道明</span>银行的数据中心,在多伦多市中心的财务中心大楼里工作,她得到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实习尚未结束的时候,她就向工作团队负责人提出希望毕业后去那里工作,得到了基本同意。</p><p class="ql-block"> 原来她后边的实习都想去TD了,他哥哥却提出了不同的建议,让她去他正在为之工作的Shopify数据中心去实习,让她相信Shopify有更好的前景。她去了,而且一上手就喜欢,于是连续做了两届。实习结束之前,她拿到了Shopify的工作Offer。</p> <p class="ql-block">(这是本科第三年的一个的成绩单,全部A+, GPA 4.0, 满分)</p> <p class="ql-block">(本科毕业了,收到了学士学位证)</p> <p class="ql-block">女儿收到了学校的快递,她兴高采烈地打开了,毕业证书!信封里还附者毕业生名单,我就随便浏览了一下,反正除了女儿我谁都不认识。我只想从名字上可以看出是来自哪些国家。果然和我猜想的基本相同:欧美名字只占不到一半,印度人,阿拉伯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中国人也有20%左右,而且其中比一半左右是用汉语拼音,也就是说来自大陆的。</p><p class="ql-block">另外我发现了一点比较特别的情况,有小部分名字的右上角写了一个D,极个别名字的右上角写的是HD,女儿名字后就有这个标记,女儿解释说,成绩前20%的学生是Distinction(中文翻译优等生),女儿名字后的HD寓意是High Distinction(中文翻译特优生),成绩是前5%.。女儿也大学毕业了,而且是以特优生!</p> <p class="ql-block">《本科毕业后何去何从》</p><p class="ql-block"> 在家里我们是把她称为小笨蛋的,也一直笑她反应比她哥哥诚翰慢半拍,没想到她去多伦多大学后越读越好,更不容易的是她做到了去的每一个实习的单位都想留她。临近毕业了,手里又拿到了研究生录取的通知书,是继续学业还是开始正式工作成为了她的艰难选择。</p><p class="ql-block"> 正在犹豫不定的时候,Shopify公司抛来了另一个橄榄枝:Return Offer,也就是说,只要她一年之内回公司上班Offer仍然有效。</p><p class="ql-block"> 于是她决定再读一个Master(硕士学位)吧!</p> <p class="ql-block">《硕士》</p><p class="ql-block"> 她读的专业是计算机统计,多伦多大学的这个专业的硕士学位需要通过八个科目,如果学生每个学期修两门课,两年可以拿到学位。如果每个学期三门课,而且夏天不休暑假的话可以一年拿学位。她的计划更大胆:每个学期修四个门课,用两个学期也就是八个月拿下学位。原因当然很简单,她为了保住那个Return Offer(延期入职许可),因为她是个小财迷。</p><p class="ql-block"> 既然把时长大大压缩了,难度当然就大了不少。太太对女儿说,不用压迫自己得高分,不用期待本科毕业时得到的“特优生(High Distinction,顶尖5%)”的证书,只要B或者B+即可。</p><p class="ql-block"> 这样,2个学期出色地通过了8个科目,就满足了多伦多大学理科硕士学位要求,也达到了她的预定目标:8个月拿下硕士学位!至于拿到了全A,则属于超额完成任务了。</p> <p class="ql-block">(读硕士的第一个成绩单,几乎好得不可思议!1.科目“统计,伦理和法律”得了A;2. 另外3科目分别是“应用统计学方法”,“数学统计学1”和“可视化信息”得到的分数都是A+)</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读硕士的第二个成绩单,完全重复了第一个成绩单,1个A,3个A+,再次不可思议!四门课的内容分别是:“数值方法专题”得了A,“统计方法”,“应用统计方法”和“数理统计 II ”都得了A+)</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加了她的硕士学位毕业典礼)</p> <p class="ql-block">(祝贺你,囡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