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翻开尘封的相册,曾经四年的军旅时光历历在目,仿佛又回到那火热的大熔炉里。</p> <p class="ql-block">时间定格在1992年12月14日晚上八点,78位石城籍战友在寒风中登上了送兵的大巴车,在鞭炮声、锣鼓声中挥手告别了家乡和亲人,踏上了从军之旅。在临别那一刻,好多战友与家人相拥而泣,我是其中没有掉眼泪的少数几个之一。也许是梦想实现得太快的原因让我忘记离别亲人时的伤感。</p> <p class="ql-block">大巴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颠簸,凌晨三点终于到了鹰潭火车站,赣东北的气温更低,战友们在候车室里整齐的坐着,等待军代处送早餐。战友李让能被接兵部队单独带走,听说调换去福州,大家目送他离开大厅。不到半个小时,热腾腾的稀饭和馒头送来了,战友们个个饥肠辘辘,我一下就干了两碗稀饭,五个馒头,肚子填饱了,身上也热乎起来。短暂休息后,大伙又登上了去上海的绿皮火车。火车在飞快的奔驰,车厢里战友们有的看着窗外的美景,有的在议论部队驻地大上海还有多远,究竟有多好。大家都为能去大上海当兵感到莫大的光荣和幸福,脸上全然没有了疲倦和离别之痛。2月16日凌晨,火车在南京站第一次停靠,车厢里顿时鸦雀无声,接兵连长抽出了一个战友的档案带着他下了火车,移交给了前来接兵的干部。我们大部分战友互不认识,也不知道下火车的战友叫什么名字,直到退伍后知道这个战友叫温经根。目送着战友渐渐消失在站台上,心里也嘀咕着自己会在哪里下车被接走?火车慢慢开动起来,大家又开始小声议论起来,胆大战友还直接问接兵连长,自己在哪个部队,被连长斥责教育了一番:“不该问的不问,这是部队纪律”,大家顿时安静了下来。离开南京站,火车继续东行,凌晨四点多抵达了无锡站,只听见接兵连长拿着一叠厚厚的档案,念着战友的名字,17名战友整理好行装依次下车,我庆幸自己没被点到名字,心里暗暗高兴。此时,车厢里的气氛略显紧张起来,大家都有点茫然,都在想下一站会是哪些人被点名接走。火车接着往前行驶,车窗外夜色开始露出微微白肚,看不到边的田野和树木在窗外闪过,偶尔还能看到附近小镇的点点灯光和厂房烟囱,比起家乡这里显然更具活力。天色逐渐变亮了起来,随着一声鸣笛,火车又到了一个站,我探出头,看见站牌上写着“苏州站”三字,站台上站着很多军人,从衣着看有不同军种的,大概都是来接新兵的。我有一种预感,苏州站肯定要下一批战友,心里在想,自己会不会在这里接走?火车缓缓停靠在站台边,连长站在车厢中间,又拿出一叠档案点名,战友们一声声喊“到……”,都在撼动着我的内心。一会,点到名的战友背着背包排成一队,队伍越来越长,我最后被点到名字,站在队伍最后,心里一下明白自己去不了大上海当兵了,一股失落感油然而生。跟着队伍迷迷糊糊下了火车,在站台上,前来接兵的干部交接后再次点名,一共18人被分配到苏州。接兵干部一声口令“向右转”,我们迈开步子跟着向前走,出了站直接上了一辆大巴。大巴在清晨薄雾中驶出了市区,路变得越来越小,窗外的山越来越多,想像中的大城市竟然和眼前所见反差这么大。大巴在田野山间行驶了近一个小时,不远处一座大山云雾缭绕,一条石头铺垫的公路在大山脚下延伸,大巴走在石头路上吧嗒吧嗒作响,我的心也不停的跳动,失落与惆怅并存。几分钟后,大巴在山脚左拐停靠在了几排红砖瓦营房前。一下车,几位老兵告诉我们新兵连就在这里。我们分别被分配至各排各班,我和老乡甘建华、李小林一起分在二排六班。三个月的新兵集训正式拉开了帷幕。班长是90年的老兵,山东青岛人。在他的带领下,90天极其严格的训练,让全班战友从一名社会青年真正转变为合格军人。在授衔仪式上,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声中我佩戴上了列兵军衔,成为了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p> <p class="ql-block">93年初春,下连队的日子终于等来了,大家早已把前三个月新兵集训的血与汗抛在了脑后,急切盼望能分配到学技术的连队,在部队学到一技之长留队转志愿兵或者回乡创业,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分兵那天是我终身难忘的一天。汽车连、卫生队、修理所、油料股……,分配到有技术单位的兵都坐上军用卡车离开了分兵现场,我和最后剩下的22名新兵登上前往警卫连的大卡车,还没全部上车,几个战友就嚎啕大哭起来。分配到警卫连,就意味着最艰苦的军营生活要继续4年。警卫连虽然条件艰苦,训练严格,付出最多,但也最能锻炼人,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4年时光对我一生影响很大,收获的最多。</p> <p class="ql-block">在警卫连四年,最可贵的是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一生的财富。当兵4年,值得回忆的东西太多太多,战友们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朝夕相处,同甘共苦,同训练、同劳动、同哨位、同娱乐,感情真挚,战友情深。欣慰的是现代信息发达,可以通过电话、视频方式进行联络沟通,战友间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p> <p class="ql-block">当兵没有遗憾。4年的艰苦岁月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终生难忘。在历任连队干部和老班长的严格要求,悉心关照下,我有幸赴湖北空军警卫班长集训大队参加了为期四个月的集训,学到了过硬的军事技能,磨砺了坚强意志。荣获集训大队“全优学员”荣誉称号和大队嘉奖一次。回到原部队后,担任一班长,连续两年带训新兵,班综合军事技能始终位列新兵排前列。1995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荣获全团“优秀班长”称号。</p> <p class="ql-block">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人的意志,培养战友纯洁的友谊。至今我仍然非常想念曾经和自己摸爬滚打、种菜帮厨、扛枪站岗、嬉笑打闹的战友。还有那栋青砖黑瓦的二层营房,一排翠绿的桂花树,一到八月便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洗漱房里的那口大水缸不知还在吗?那是我们警卫连的“传家宝”,夏天战友们从训练场上下来,从哨位上回来,是那口水缸给了我们爽爽的清凉,一盆盆凉水从头顶倾泻而下,让战友们爽得淋漓尽致。健身房、器械场曾陪伴我一千多个日夜,昔日的那几块腹肌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已荡然无存。连队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却深深镌刻在我美好的记忆中。</p> <p class="ql-block">一个班的战友可谓唇齿相依、同舟共济。临近退伍的最后一年,作为班长我和油库警卫班的九个兄弟,还有那条忠诚的大狼狗度过了最难忘的时光。晨起训练,日落种菜,轮班站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满园的蔬菜硕果累累,两头膘壮的肥猪在栏里嗷嗷叫,肥美的鱼儿在鱼塘里来回游弋,战友们的餐桌顿顿丰盛味美。战友们劳有所获,一年的辛苦换来了师首长的肯定,油库警卫班农副业生产获得1000元奖励。这是警卫班农副业生产首次获得师级单位奖励,战友们为此倍感欣慰。如今油库警卫班能联系上的战友并不多,希望他们都健康平安、阖家幸福、万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人间沧桑,岁月如梭。转眼告别军营,退伍回归社会已经二十多年了。在拼搏和平凡中品尝人间各种酸甜苦辣,看着孩子渐渐长大,自己却在慢慢变老。总结人生,有欢喜也有伤感,有收获也有失败,有荣誉也有遗憾。不管如何变迁,唯有内心的正直和真诚无法篡改。相伴同行的还有自己的人生观、处事方式在趋向平淡、安逸、宽容。胸襟更加广阔,名利更加淡泊,心态更加平和。在今后的人生中,还要一如既往干好本职工作,锻炼好身体,处理好人情世故,做一个健康的人,阳光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