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篇—徒步宁国黑洞瀑布群》

睡到自然醒

<p class="ql-block"> (2022年7月17日)</p><p class="ql-block"> 黑洞瀑布群,位于宁国市万家乡大龙村,背倚天目山,藏于龙头山深山峡谷之中,树荫笼罩,环境静谧,空气湿润凉爽。黑洞瀑布群由大小十八瀑组成,每一瀑都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堪称华东最密集的瀑布群。走进黑洞瀑布群,体验的是神奇、是惊叹、是快乐、是享受,犹如世外桃源般让人乐而忘返。</p><p class="ql-block"> 万家乡地处宁国市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与仙霞镇接壤,南与浙江杭州临安区相邻,西与南极乡毗连,北与宁墩镇交界。</p><p class="ql-block"> 2017年8月初,同样暑气蒸腾的日子,我们从杭州西湖出发,经西湖区,余杭区,临安区,夜宿於潜镇。翌日晨於潜镇出发,经太阳镇,龙岗镇,进入浙西大峡谷。沿途山川之美,勾魂摄魄,然天气也是燥热异常,热浪扑面,被毒辣阳光烘烤,连空气都抖动起来。中午在浙西大峡谷内,游客熙熙攘攘,赶上了暑期孩子们放假。等到下午两点多才吃上午饭,每家农家乐都忙不过来了,真正的让此地农家乐了起来。我们正好利用等待过程休息,躲过中午的日头。</p><p class="ql-block"> 本来可以沿着330国道骑行到岛石镇,啥事没有了。偏偏路边遇见一石牌坊,鬼使神差走了进去,正式进入浙西大峡谷。都是盘山公路,路边溪水淙淙,不时出现小桥、流水、人家,总会停下来玩玩水,歇歇脚,如此优美胜景,感觉走对路子了。</p><p class="ql-block"> 绕过几处蜿蜒山坳,沥青公路变水泥公路,再成了土路,最后竟然是步行小道,只能推着车子跑。有人从山上下来,哇塞,骑车走到这里来,真佩服你们!问他们多久能到山顶,没一个人能说清楚。还好,我们也有预见,坛坛罐罐,带了足够的水。</p><p class="ql-block"> 开始还有平坦的土路,可以推车。越往上,路无三尺平,不断出现台阶式路面,搬着车子爬山,还有背囊行李,颇感吃力。山坡越往上越陡,几乎推不了车,一路搬车。搬不动就扛,扛不动就背,背不动就歇会儿,喘口气接着再背。说到这儿,其实天早就黑了。这是一条徒步的道路,沿着峡谷的边缘扭曲向上延伸。周围都是原始森林,脚下半人高的茅草。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不足以表达这里有多黑暗,只能说睁眼闭眼效果一样的。唯一的感觉就是峡谷底部传来沉闷的哗哗流水声音。走不动了就站在原地喘气歇会儿,想想很是后悔,第一次骑车到南京以外地方,就遭如此大罪。往上不知多久能到山顶,下山退回去也不可能,都走了大半天了,退到有村庄地方,估计天也亮了。上下不能,进退两难,人都傻掉了。同伴真的走不动了,他搬一回车子,只能挪几步,我在后面跟几步。不得已,他竟然有这个主意:把装车包铺地上当垫子,就地卧倒过夜。看看周围树林深处,枯枝败叶,齐腰深的杂草,不说有没有蛇,蚊子也要把人抬走。我坚决不同意。哪怕走到天亮也要到山顶。</p><p class="ql-block"> 那就继续打着手电爬山。每当休息时候,我都提醒,关掉手电,保持最后一点点亮光,否则我们将处于无尽的黑暗中。带的水早就喝干了,搬车时候,一个趔趄,空了的保温杯脱落,沿着峡谷间乱石,哐—哐—哐—Duang,滚落谷底,清脆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先把自己吓着了,真担心惊动了出洞觅食的蛇虫走兽。</p><p class="ql-block"> 这样炎热的夏天,怎能没杯子啊!不行我得捡回来。借助手电微弱光亮,深一脚浅一脚费尽周折,找回杯子。现在回想,彼时水壶架上两个杯子,后来,一个被我丢在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一家水饺点内,一个被我丢在海南省澄迈县境内马路边。一对难兄难弟,一个海南,一个地北,曾经咫尺,而后天涯。它们的境遇,也很能让人感慨:保持热爱,奔赴山海,忠于自己,热爱生活。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p><p class="ql-block"> 这条徒步线路,不光是沿着峡谷一侧行进,根据两岸坡度时左时右,这样时不时就会遇到沟通两岸的小桥。我们时常在桥面上休息停留,毕竟这是难得一个平整场地。桥上清风徐来,桥下溪水淙淙,哗哗流水,潺潺之音,节奏明快,感觉从中发现了生活的诗意。我说不如就在桥面上休息吧,铺上装车包,也方便。这下轮到他坚决不同意了。他说睡觉有爱翻身的习惯,这小桥下面不知深浅,万一翻进万劫不复深渊。想想也是。</p><p class="ql-block"> 唯有继续爬山。天气作热,必有变天,果然,异常闷热之后,天空出现闪电,感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而且,透过林间缝隙,隐约可见山顶上的灯光。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之余有了盼头,至少我们离山顶不远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的路,也是最陡的一段。我感觉的到,同伴已经精疲力竭,我不断鼓劲打气。甚至,我先帮他的车搬上台阶,再回头搬自己的。这样一步一挪到山顶,万幸上面有路,可以骑着走路了,不幸的是开始下雨了。冒雨顺着围墙骑行一段路,不知是什么单位,里面的建筑有零星灯光,就是找不到大门。</p><p class="ql-block"> 继续往前,往灯光密集的地方走。走过一片广场,旁边的大门口排着几排鹿砦,以我职业军人的敏感断定,这是部队营门。门前广场上两根高杆灯柱,放射性光芒把广场照耀的如同白昼。两人作了分工,他再往前,到天池景区寻找住处,我去部队找水。</p><p class="ql-block"> 雨继续下,感觉是不大,可在灯光照射下,亮丽的雨丝飘洒的非常绵密。密集的雨丝中,我完全暴露在灯光下,我心里清楚,前方黑洞洞的大门口,一定有警惕的目光紧盯着我。果然,快接近鹿砦了,一个哨兵冲出来,喝住我。我说明来意,又有一名军人拿来雨伞,并告诉我,没有开水,如果我愿意等待,可以马上帮我烧开水。我把所有能装水的瓶瓶罐罐全给了他,他领命而去。我感觉他们不让我进营区,哨兵与我各自擎伞在雨中聊天等候。 等拿回瓶瓶罐罐时,个个烫的不能摸。又递给我两盒牛奶,“就这些东西了”。我感激谢过,去追寻同伴。</p><p class="ql-block"> 天池景区设施极其简陋,只有一个看门人。客服中心门窗紧闭,破败凋零。摸黑找到厕所,这里有水源,简单擦拭洗漱。他那里交涉住宿事宜,只有一个门卫间,没有电扇,更别说空调了,甚至没有床单,蚊帐,草席。总之,一个空房间,两块床板,要200元。我寻思,付了200元,我还得外面乘凉,里面热的不能坐人,再说天很快就要亮了。看门人不断引诱,付了房钱,明天不收你们门票。</p><p class="ql-block"> 恰好,走廊屋檐下,排着长长短短几个沙发。我先抢占一个长沙发,两套骑行服全派上用场,把自己连脚带头裹成粽子,扔在沙发上。老天终于兜不住了,暴雨倾盆而下,清凉峰着实清凉起来,就是蚊子不断嗡嗡作响。尤其屋檐下,形成一道雨帘,绊着雷声闪电,天地间一下子热闹起来,电光火石,雷鸣风急。</p><p class="ql-block"> 人言酷暑苦,我爱夏日长。静坐听蝉,卧闻夜雨,轻扑流萤,细嗅荷花。在这炎炎暑热里,只要我们心有山水,脚步从容,自有好景可赏,自有好眠可拥,自有一路的明月清风。热情的酷暑,最能把夏天的热烈奔放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蓬勃的季节,是灿烂的季节,更是一个怒放与积蓄同生的季节。万物各争其时,众生各安其命。</p><p class="ql-block"> 翌日,依然搬着、扛着、背着车子下山。一路崎岖坎坷,一路酷暑高温,一路跌跌撞撞,一路挥汗如雨。好在是下山,渐渐地就可以推着车子走了。走到一处称为千倾关地方,有两块巨大而光滑的花岗岩构成的关隘,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仅可供两人并行,其势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拔开石墙上面的杂枝,才知这里是吴越古道,是当年拱卫吴越国首都临安的重要关口,曾经是唐末五代十国南唐与吴越国的国界线。</p><p class="ql-block"> 此时已到中午,进入宁国境内,方知此地为宁国市万家乡。山脚下的大石头上,写着“吴越古道”四字,风雨剥蚀已迷糊不清。吴越古道,全长约35公里,我们从头天中午走到第二天中午,一路平板台阶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但我不想骑车再走第二回。</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长途远征,先入为主的原因,我一直以为长途骑行都是这样的吃苦。后来跟了别人,走过别的线路,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的第一次,是极其艰难而困苦的。有了这个作映衬,后来的骑行甚至不值一提。以至于长途重装骑西藏、骑海南,形成的一百多篇游记里,从未提到“挑战”一词。人家都把路修好了,汽车都能走的地方,起码也是国道,你骑车走一遍,也好意思说挑战?挑战什么?</p><p class="ql-block"> 但万家乡给我的感觉刻骨铭心,也有感慨。难熬的日子总会过去,不信回头看看,你都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熬过了很多苦难。人生那些追之不回的遗憾,终有一天会成为深藏于心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万家乡地处宁国市东南部,天目山北麓,东与仙霞镇接壤,南与浙江杭州临安区相邻,西与南极乡毗连,北与宁墩镇交界。</p> <p class="ql-block">此地有座万家桥,而得名万家村。万家乡政府驻万家村而得名万家乡。</p> <p class="ql-block">有人带了小飞机,俯瞰万家乡之大龙村。这里不愧“清雅山水,古韵万家”</p><p class="ql-block">万山丛中的大龙村,原来也是一个乡。</p><p class="ql-block">1990年区划调整时,原万家乡与原大龙乡、云峰乡,三乡合并成为现在的万家乡。新的万家乡辖万家村、云山村、大龙村、西泉村四个行政村。</p><p class="ql-block">大龙村又分成17个村民组,我们居住地河村桥是第二村民组。</p> <p class="ql-block">这里紧靠皖浙交界,远处山峰名叫铁匠峰,我们说的黑洞瀑布群就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小桥流水人家</p><p class="ql-block">这里有河,有村,有桥,取地名河村桥,颇具智慧,比所谓的盛世、嘉园、世纪、美苑高出一大截</p> <p class="ql-block">最重要的不是去计较真与伪,得与失,名与利,贵与贱,贫与富,而是如何好好地快乐度日,并从中发现生活的诗意。</p> <p class="ql-block">旁边是农家乐的柴房</p><p class="ql-block">柴火多到堆到屋外,码放整齐</p> <p class="ql-block">早饭后,乘车前往大龙村窑田组,经过那里还要往山里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以为住地是深山里最后一个山村,谁成想还有15个自然村散落在群山峻岭间。越往里走,山道越窄,真心佩服大巴司机,一边是山崖,一边是深壑,车轮压在深壑边缘,汽车像凌空飞起,不敢下视。路边枝条打在车窗和顶棚上哗啦啦的响,感觉汽车是在林间缝隙中钻进钻出。车内一片躁动和尖叫,还好,司机始终面容淡定平和,只有他成竹在胸。</p> <p class="ql-block">黑洞瀑布群游览图貌似有9处瀑布,18个景点。</p><p class="ql-block">游玩之前,必须有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先走一段竹林</p> <p class="ql-block">竹林间留影</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龙头峡瀑布</p> <p class="ql-block">黑洞瀑布群,位于宁国市万家乡大龙村窑田自然村,天目山脉西北角,享有“江南小九寨沟”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黑洞瀑布群由大小几十个瀑布连成,既有龙头山第一瀑“飞流直下”的壮观,也有“小三峡”曲折婉转的惊险。</p> <p class="ql-block">瀑布之多,瀑布之奇,瀑布之秀,瀑布之险,实乃罕见。</p> <p class="ql-block">游人行走其间,好似画中游玩,天地人合一</p> <p class="ql-block">清新的空气,良好的植被,四季不断的山泉水,天然的大氧吧。</p> <p class="ql-block">龙头峡瀑布</p> <p class="ql-block">瀑布下的深潭,泉水清冽</p> <p class="ql-block">龙头峡瀑布与童子瀑布之间,要攀岩一段峡壁</p><p class="ql-block">不要认为这种铁板制作的梯子太陡,旁边崖壁上,还残留着原先用螺纹钢焊接的简易梯子,紧贴崖壁,几乎直上直下。</p> <p class="ql-block">沿着峡谷底部走到这里,并未到达终点,只是以上路段道路崎岖,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进入</p> <p class="ql-block">返回路上,沿着峡谷一侧陡峭崖壁艰难下山</p> <p class="ql-block">跌跌撞撞下山</p> <p class="ql-block">半山腰上,可见我们停车地方—大龙村窑田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