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日月长

中华英才高蓓专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文 / 高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一年将尽,网购了几盆绿萝,想将阳台布置一下。这两年,接二连三有亲人和恩师因病故去,令我悲痛欲绝,伤心不已…今年2月,搬家到南京生活以来,由于疫情影响,难得有机会去外地采访旅行,在家懒懒散散,终日与猫狗相伴,听音乐看电视,偶尔阅读写作,心情也难得明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今天下午,终于收到四盆绿萝,打开包装箱,才发现竟然是从广州运来南京的。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缘分,让我得以拥有这从南国远道而来的一份勃勃生机?带上手套,花费几个小时,耐心仔细地整理缠绕在一起的藤蔓,将它们一一展开、理顺、浇水;剪去枯叶;擦净花盆;装上挂钩…于是,一道绿色瀑布,便在阳光中飞流直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想起一辈子热爱花草的祖母,妈妈以及今年八月骤然离世的恩师许少飞先生,回忆他们在阳台上认真照料花草的模样,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时光荏苒,岁月无敌。如果他们还健在,如果他们到我南京的新居,看到这郁郁葱葱、诗意盎然的阳台,该会多么欣慰多么高兴啊!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可惜,漫漫人生总是难免遗憾。如今,只祈盼能在梦中与魂牵梦绕的亲人及恩师相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去年的此刻,我因悲恸过度,创伤应激,幻听幻视,严重失眠…不得不到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住院治疗。打针吃药输液,两个多月与世隔绝的日子,甚至在医院度过了平生第一个昏沉清冷的跨年夜。而今,劫后余生,庆幸自己又能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轻松地侍弄绿植,满怀对故人的思念与对新年的期盼,感恩健康,感恩美好…活着,爱着,写着,生生不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记得一部影片的主人公说过,逝去的人们如果一直有人想念,绵绵不绝,那么,他们就不是永别,而是永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2021年12月18日</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光阴荏苒,岁月匆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我的恩师许少飞先生。他是我文学创作之路的引路人。永远的怀念。先生之风,山高水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当年,写作这篇日志时,我敬爱的父亲还健在。如今,父亲已于2023年11月22日仙逝,并留下遗言,代他给党组织缴纳最后一笔党费一万元。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却与日俱增…(2024年7月11日高蓓补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高蓓简介:资深记者、作家。北京《中华英才》半月刊副总编。南京大学杰出校友。曾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东方之子”采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专家委成员、特邀编审。著作《倾听心灵》、《走向卓越》分别由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邵华泽先生题写书名。作品被国家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河海大学图书馆、扬州大学图书馆等多处收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