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 新加坡的教堂

江水悠悠行

<p class="ql-block">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拥有浓厚的移民文化,从建筑形式中能看到各宗教的不同特色。来新加坡可以进行一次教堂建筑之旅,了解英国的传统宗教文化。</p><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游览这里的教堂,因为教堂在新加坡的发展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新加坡草创初期,基督教和天主教就同期进入到马来亚半岛,他们将西洋的文明和科学带到了这里。分别组织和帮助弱势群体;创办西式医疗和各种学校… …,新加坡今日的社会公德和生活习惯,都深受教堂的影响。 </p><p class="ql-block"> 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拥有两百多座教堂!我介绍几座比较有历史,有名气,有特色的教堂,来一次教堂建筑之旅。</p> <p class="ql-block">圣安德烈教堂</p><p class="ql-block">St Andrew’s Cathedral</p><p class="ql-block"> 圣安德烈教堂坐落在市中心,浓厚的歌德式教堂建于 1856 年,是新加坡规模最大的圣公会教堂,也是新加坡的城市标志之一。</p> <p class="ql-block">入口上方的管风琴是英国公司在十九世纪末建造的,百年间多次修复,现已装上了电动音量控制。</p> <p class="ql-block">位于教堂入口的洗礼台,愿意信靠基督,愿意进入上帝世界的信徒们在这里接受洗礼。</p> <p class="ql-block">大门上方彩窗是四位福音书作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最上面是教堂建筑设计师麦克弗森(Ronald MacPherson)。</p> <p class="ql-block">穿过拱形大门步入教堂,最前方是三面炫目多彩的彩绘玻璃窗,每面彩窗代表着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p> <p class="ql-block">正中央的彩窗是史丹福•莱佛士爵士(Sir Stamford Raffles);左边是新加坡常驻司令(1823-1826)克劳弗德(Joho Crawfurd);右边是新加坡总督(1843-1855)巴特沃思(William Butterworth)。</p> <p class="ql-block">雕饰屏风制做于意大利,用石膏与马赛克砖制成。屏风上绘有基督降生图,在1905为纪念霍思(Hose)主教的妻子而立。</p> <p class="ql-block">讲台和考文垂十字架</p><p class="ql-block"> 布道台1889年造于斯里兰卡,讲台后面的墙壁上有一个十字架,用来自英国考文垂教堂的废墟铁钉锻造,该教堂在1940年二战期间遭炸毁。</p> <p class="ql-block">圣餐桌。在圣餐礼(感恩礼)中,基督徒聚集在圣餐桌前领受圣餐饼和酒。圣餐饼代表基督为救世人而舍的身体,酒代表基督为世人的罪而流的血。</p> <p>教堂内的主教墓地</p> <p>教堂2003年开始扩建两个地下层,包括祷告厅和礼拜堂。</p> <p>圣安德烈教堂是新加坡最珍贵的历史建筑之一,站在白色的教堂前面,仰望着高耸的尖塔,感受白色外墙折射的宁静,您会不期然地肃然起敬又安详平和。</p> <p class="ql-block">亚美尼亚教堂</p><p class="ql-block">Armenian Church </p><p class="ql-block"> 白色的亚美尼亚教堂是新加坡第一座基督教堂,建于1835年。由殖民时期著名的建筑师乔治哥里门(George Coleman)设计,新加坡河上有一座哥里门桥就是以这位建筑师命名的。</p> <p>教堂内部为亚美尼亚传统装饰,祭坛上方的画是基督和他的使徒们最后的晚餐。</p><p> 亚美尼亚人现在新加坡的数量不多,但历史上却扮演着重要角色。新加坡《海峡时报》是由亚美尼亚人吉席·摩西在1845年创办;最著名的莱佛士酒店是亚美尼亚的沙奇士兄弟(Sarkies Brothers)于1887年创办;新加坡国花卓锦万代兰是一名亚美尼亚女性培育出来的,并以她的名字命名。可见亚美尼亚人对新加坡的贡献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在二战时期或逃离新加坡或被俘身亡,战争后期大多数亚美尼亚人选择迁居到澳洲或新西兰。</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宁静的庭院里有一个纪念花园,安葬了不少曾经居于新加坡的亚美尼亚人,包括沙奇士兄弟和海峡时报创办人Catchik Moses。</p> <p>这座牧师住宅建于1905年,现在是亚美尼亚教会的行政办公室,里面设有亚美尼亚遗产画廊。</p> <p>松散的草坪上有很多深色的背负着十字架的雕像,都虔诚地倒向教堂的方向,寓意着虽然深受苦难,但仍不改对信仰的忠诚。</p> <p>在英殖民时代欧亚裔属于贵族血统,曾经兴盛一时的亚美尼亚家族为新加坡做出过重大贡献。虽然他们已经离开,这座小小的维多利亚式白色教堂会永远铭记着他们。</p> <p>赞美坊教堂 (CHIJMES) </p><p> 美丽的英国古典歌德式建筑,这里原是一座圣婴耶稣修道院,整个建筑格局都是修道院形式。最初是高级市政官秘书的宅邸,后转卖给女修道院长,扩建之后分为两部分 —— 孤儿院和一座拥有七彩玻璃窗的哥特式教堂。</p><p> 当年修女们收养被丢弃在门口的弃婴,因此这座大门被称为”希望之门” (The Gate of Hope)。</p> <p>十分经典的英式修道院保存良好,一个个拱门的长廊里汇集了精品店、餐厅和酒吧,茵绿的花园草坪、大理石瀑布,连清新宽敞的庭院都充满了迷人的古典韵味。</p> <p>赞美坊教堂已经多年不开放,除了教堂之外都已经改为他用,成为夜生活的好去处。坐在优雅的大教堂下,迷失在英伦的空间里。</p> <p>善牧主教堂</p><p>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p><p> 善牧主教堂是建于1832年的罗马天主教教堂,也是大主教的所在地。教堂为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有六个入口都带有门廊。</p> <p>内部装饰庄严肃穆,给人一种神圣感,中殿座堂有多尊天主教人物的画像。</p> <p>第一位主教爱德华·加斯尼尔于1896年去世,安葬在大教堂里。</p> <p>善牧主雕像</p><p>圣罗兰·玛丽·约瑟夫·因伯特是韩国的天主教牧师,也是第一位访问新加坡的牧师。在韩国排斥基督教时期,为拯救险遭灭绝羊群而献身。消息传到新加坡时,主教正在考虑为教堂起名字,于是就选择了“善牧主”这个名字。</p> <p>圣乔治教堂 St George's Church</p><p> 位于植物园正门对面,澳大利亚使馆的后面,是一座建于1884年的圣公会教堂。 </p> <p>教堂利用长型的谷仓改建,两侧加建走道和拱门,简单的罗马式设计,却别有风味。是英国远东部队为 Tanling 兵营所建,1910年重建,1971年英国军队撤出后,改为平民教会。</p> <p>美丽的白色木窗成为这座谷仓教堂红墙的最佳装饰,有简约之美。</p> <p>教堂屋顶的木架子让我感觉有很浓烈的苏格兰风味。虽然没有空调,开放的巨大空间和流通的空气也适合祈祷和集会。</p> <p>当我第一眼看到圣乔治教堂就喜欢上它,老式的南亚建筑散发着浓浓的英味。</p> <p class="ql-block">Church Of The Epiphany</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位于实里达英国空军基地的基督教堂,大概也是新加坡最小的教堂,虽历史不长但意义重大。原址是空军基地的印度劳工的工棚,自1942年开始信仰基督教的印度劳工每天在这里祈祷。1965年新加坡和马来亚主教和英国皇家武装部队(R.A.F)决定为印度劳工修建这座教堂,教堂1967年5月1日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 50多年来教堂见证了周围环境的变化。 它的邻居-Jalan Kayu村,Jalan Kayu巴士总站和Jalan Kayu小学…… ,都消失在历史中。只留下这座小小的教堂与军营的大门隔路相望。</p> <p>圣母圣诞堂</p><p>Church of the Nativity of the Blessed Virgin Mary</p><p> 新加坡潮州移民的天主堂,最早的时候(1852)是一座茅草屋顶的礼拜堂,后改建为红砖的圣玛丽教堂,服务于来自暹罗和马六甲的中国天主教徒。随着潮州移民的增加,在1898年修建圣母圣诞堂,1933年进行扩充至现在规模。</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外面是圣母玛利亚的祭坛,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在这里点燃蜡烛。</p> <p class="ql-block">在新加坡的教堂不止一次的看到为圣母和基督像加上对联,将中国风俗与西洋宗教捏合在一起,算是南洋宗教特色!</p><p class="ql-block">“晓明星出群圣喜</p><p class="ql-block">玫瑰花开万家春”</p> <p>伴着赞美歌欣赏这座漂亮的教堂,有一种温馨的欢迎在等待着。岁月流逝,教会却扎根在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中,成为潮州侨民和各国移民的寄托。</p> <p>圣体堂 Blessed Sacrament Church</p><p>圣体堂的造型独特是新加坡唯一马来传统风格的天主教堂。教堂带有浓浓的南洋特色,大斜坡式的多角屋顶是仿马来乡村式建筑。</p> <p>内部空间开阔,没有高大的穹顶,如果没有四面祷告椅,广阔的大厅倒有些像伊斯兰祈祷厅的味道。暗淡的光线,反倒凸现了教堂独有的文化气息。</p> <p>在新加坡所有的教堂中圣体堂的建筑形式最具有南洋特色,打破教堂建筑的传统构思,没有高高的尖塔,没有彩绘玻璃。但整体却十分夺目,设计别具一格,好的建筑都是吸睛的,圣体堂也同样因教堂外形吸引很多游客和信徒。</p> <p>圣特雷莎教堂</p><p>Church of ST Teresa </p><p>邻近新加坡港务局的圣特雷莎教堂建于1935年,有点像法国圣心大教堂。这是一座天主教堂,修建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当时唯一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和保罗教堂的压力。</p> <p>日本占领时期(1942-1945), 教堂向寻求保护的妇女敞开大门,并在战争和灾害中尽可能的收留无家可归的移民。</p> <p>教堂修建过程中,马里埃特神父在现场检查施工进度时,被一块掉落的木板击中了头部去世,事故发生地点立有一块大理石纪念牌匾。</p> <p>教堂一直是新加坡历史进程中的助力和陪伴,西方传教士们也历尽艰苦和努力,通过教堂将近代科学文化,文明的社会道德传播到这片古老又落后的土地上。教堂的布道传达了西方民主的气息,强调人人平等的关系,启蒙民主政治理念。教堂也在自然灾害和战争灾难中为新加坡的民众提供了物质上和精神上帮助。教堂一直担负着改造社会的责任,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正能量。</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虽然周边的老房子都已经消失,百年教堂依旧,教会宗旨依旧,新加坡前进的脚步也依旧!永不停息!</p><p><br></p><p>附:小集子是在2010年完成的,近期整理发现竟然找不到2010年以前的照片。仔细回忆,那正是相机改革的大时代,由胶卷改为记忆卡(Memor Card)。我大概是在2009年开始使用记忆卡,容量小价格贵,不敢尽情挥霍。在此之前都是幻灯片(Slideshow),受欧洲影响从不洗照片。所以现在整理2010年以前的游记很困难,翻看幻灯片很麻烦,转换成电脑版更不可能,科技发展就是如此之快。胶卷、幻灯片、记忆卡、幻灯片软件 (powerpoint ) 到美篇,十年就是一个飞跃周期,想成为高科技的弄潮儿还真是需要不停的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