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海行四川石渠县松格玛尼古石经城

赵子夫

<p class="ql-block">22年7月,随“森海行摄”从玉树出来,沿着一条陌生的路我们走到了青海与四川交界处的石渠县外围,或是天意,或是“何缘”,不知道怎么在这里就遇到一位热心交警,几句交谈,格外亲切。在他的路线导引下,我们走进了一处鲜为人知的藏传佛教处女地“松格玛尼古石城”,惊讶与震撼一下子把思绪拉回到一个未知世界,重新认知了没有世尘污染过的人们心灵是怎样的……</p> <p class="ql-block">松格嘛呢石经城在导航中无法定位,其离石渠县城大约有80公里。这一路几无人烟,路一直在山谷中向前延伸,仿佛可以通达到草原的每一个地方。而天空却像要扑下来,满天堆着巨大连片的云朵。车子穿过一片藏民聚居的帐篷区,驶上了一片宽广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条长长的路尽头,何老师按照那位交警说的,下道,拐进一条颠簸的土石路,一会便远远地便望见在蔚蓝的天空下,阿日扎乡红包山下,一片草原的中心位置屹立着一座深褐色的城堡,这里仿佛是上天所赐的一座通天之城。令人瞩目向往。</p> <p class="ql-block">孤悬于四川最西北角的石渠有个罕见的千年古迹——松格嘛呢石经城。这座石经城可谓原始,据说还从来没有游客光顾过。这座石经城不在主要交通线上,是一条省级公路,而且这里只有一条公路——省道217线还是差边经过,如若没有人特意指点,绝大概率是看不到的。这里的石渠县海拔4200米,是四川省面积最大和位置最偏远的一个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个偏僻蔽塞的石渠境内“扎溪卡”大草原(“扎溪卡”意为雅砻江边,为石渠县藏语之别称)深处,深深藏匿着一个罕见的世界奇观:一座完全用一块块刻满佛教经文、六字真言和佛像的嘛呢石刻垒砌起来的嘛呢石城——松格嘛呢石经城。</p><p class="ql-block">今天白云蓝天,阳光很充沛,对于摄影还是很幸运的。但,驻足于此,我似乎设想,如若是一个阴沉沉的天,乌云翻滚,那么置身其间,每个人的灵魂一定会受到一次最刻骨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据说松格嘛呢石经城是由格萨尔王的叔叔建造的。因为他的过错,格萨尔王的两个重要将领在此与敌方部落交战中阵亡,为了表示自己的忏悔,就修了这座石经城,并请来了格萨尔王。传说石经城的第一块石头就是格萨尔王放上去的……文物专家曾在石经城墙基下发现过大量刻有梵文的嘛呢石刻,不难证明石经城始建时代的格萨尔传说与梵文石经所提供的年代线索大体吻合,约为11世纪至12世纪。因为这也正是岭格萨尔之原型岭氏家族势力活跃的时期,由此可推石经城始建距今至少已有近千年。</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这座石经城,竟然真的是用一块块的石片随意垒筑而成,这些堆积的石片并非普通的石块,而是表面刻有经文、佛像或是吉祥图案的嘛呢石。四围的城墙上,不时有一个往里面凹进去的“窗口”,是用来摆放神像的地方。这些神像中,既有格萨尔王,也有传说中辅佐格萨尔王南征北战的岭国三十将,以及美丽优雅的王妃们。那一块块嘛呢石或是隐藏于奇妙的光影之间,或是为层层蛛网所尘封……走在其中,置身于玛嘛呢的世界,每块石头上都用细密而拙朴的刀法刻着细密的经文,抚摸着历史沧桑,让人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在松格嘛呢石经城正面偏西位置开有一道小门,由此可进入到石经城内,要看城内的景观,需要沿供奉嘛呢石的梯子登上高高的城顶才能看见。登高而望,城内高低错落,通道纵横,城垛与城垛之间由铺着石板的窄桥相连,感觉更加壮观和震撼。整座城内密密匝匝地堆满了一堵堵刻有各种经文和佛像的嘛呢石堆,中间仅留有狭窄的通道可供通行,通道在高高的嘛呢石壁中弯来拐去,忽左忽右,忽高忽低,人行其中如同走进一座迷宫。在城中偏东位置,有一座用嘛呢石砌成的佛塔,塔高约5至6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