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游戴山村

💧燕霞

<p class="ql-block">  姐妹们相约每月一抖,看似简单,实则组织谈何容易。自四月份在积余村游玩之后,这第二次便选择在戴山村,时间已到六月中旬,季节已是初夏了。</p> <p class="ql-block"> 从市区去戴山村,有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路况不是很好,还有一段正在整修的山路,崎岖难行。相对于平时一蹬油门,大路直通的庐山脚下,鄱阳湖边的村庄,戴山村可谓是个遥远的小山村里了。或许正因如此,它才能保留一些历史的风貌和陈迹。</p> <p class="ql-block">  虽然不是周末,游人依然很多,绝大部分是女姓,各路大妈大姐带着服装道具,极尽夸张之能事,在古桥上、在民居前、在油榨坊、在舂米石碓旁,或化身勤劳的农妇,使劲的推着碾盘,扇着风车,颠着簸箕,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或化身江南美人,或三五成群或一人独行,宛如江南烟雨中款款走出的美人,闹哄哄你方拍罢我登场,一片欢脱和闹腾,偶尔有一两位随行的男士,那一定是拎包拿道具的或兼任摄影师的。不管在哪里游玩,看着这些全情投入的大妈们,我总想,这或许是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高的原因之一,她们韧劲十足,不管曾从事什么职业,出来都能玩得很嗨。这不我和我的这几位姐姐们也成了其中的一份子,相形之下,我还是在心中赞叹姐姐们,在这里发两组她们的照片,但我赞叹的并不仅仅是她们的外表。</p> <p class="ql-block">  村前的古桥是戴山村的标志,其实我的都昌老家也有一座古桥,比戴山村的桥还早一百多年,可惜的是那仅仅是一座孤零零的桥,周围已经没有一棵树了,原本清澈见底宽两三丈的小港也淤塞得差不多了,只在桥下还留有一潭碧水,母瓜滕爬满了桥的两边垂于水面,象一个飘着长须沉默的老人,每次我去看了都有小小的失落。戴山村的这桥如一弯新月,轻盈的卧在小河之上,周围古木参天,初夏有些炽热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在苔痕斑驳的桥面上留下随风飘动的光影,颇有一些灵动之感。</p> <p class="ql-block">  时光是个轮回,缓缓的行走在这些土砖房前,我在心中感慨。这些被岁月冲刷有些沟壑的土砖墙、黑黝黝的门扇、窗棂,以及这青石的门槛,墙上的标语应该是后刷上去的,内容和农舍的年代是吻合的,都是我幼年非常熟悉的记忆,我以为依然会和它们浑然一体,看看坐在门口拍下的照片,我明白了我已经和这一切有遥远的距离,我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记忆中的乡村已经回不去了,尽管这不是我的老家,我还是小小的伤感了一回。</p> <p class="ql-block">  村中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牌坊,名曰“文甲门”,是清乾隆状元戴衢亨所题,也有二百多年历史了,能保存到现在,应该是得益于小村地处偏远又民风淳朴,这一人文景观和戴山村自然风貌相得益彰。二百多年来,从状元初建时的辉煌到现在的网红打卡地,这又如何不是轮回呢,不过这张照片不是我拍的。</p> <p class="ql-block"> 这次拍的抖音没有上次的惊艳,但刘姐姐制作的这个小视频我很喜欢,每次出来游玩都有不一样的收获,真是愿时光不老,我们都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