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的一切,这里都有--纪念2022.7.23长穿毕活动

金明

艰难地移动双腿,也不知走了多久,只知道不能停下来,脚边就是悬崖峭壁,耳边有“把头抬起来,不要低头。。。”的反复提醒,胸中的肺仿佛小了一圈,怎么大口喘息,也吸不饱。逐渐东边有了些许光亮,差点要了命的头灯可以摘下来了,偶然一回头,目及巍峨雄伟的雪山就在眼前,瞬间被击的头皮发麻,一股激动和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激动的有些想哭,也不由自主的膜拜。站了良久,告诉自己,此次长穿毕,不虚此行。 如果说长穿毕,必先说四姑娘山,如果说四姑娘山必需遥先提大横断山脉。<div>  位于北纬30°线附近的横断山脉东麓——古称蜀山,起于平均海拔500米的成都平原,终于海拔7556米的贡嘎山,相对高差超过7000米,全世界范围来看,都堪称是极致风光最密集的区域,没有之一。</div> 太多想去的地方,就从离成都最近的四姑娘山开始我们的路途吧 有着“蜀山皇后”之称的四姑娘山,其四座主峰由南向北一字排开,最高点幺妹峰(6250米)与成都市区的直线距离仅有120公里,每当天气晴好之时,从市区便可清晰眺望。是全球为数不多的,距离千万级人口都市最近的雪山。高,而不冷,亲切动人。板块挤压褶皱和冰川活动侵蚀出的高山峡谷,被当地人称为“沟”。四姑娘山周边十几条沟中,惟长坪沟、双桥沟、海子沟和毕棚沟做到了景观丰富和保护性开发的双平衡。其中,长坪沟与毕棚沟之间拥有一个相对易于翻越的垭口,加上沿途9座5000+米、积雪终年不化的雪峰,成为户外爱好者倾心的旅行线路。 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有美丽的风景,巍峨的雪山,孤傲的野花,以及那些有点可爱的人 第一天:7. 23日 成都集合<div>由于“口罩”的原因,成都施行三天两检政策,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22日就要达到成都,不得不说,之前一直担心无法成行,还是要感谢成都的人性化政策,和组织者的精心安排,住在郫都区(郫县豆瓣酱的老家)。22日晚上到,随便找地方逛吃 了一下 ,23日和“深圳姐妹花”及“YAO老师”一行四人去了三星堆博物馆打卡,不得不说,古蜀文明好震撼,一眼穿越千年,回眸已是几世人生。几十年的短暂人生,在数千年的长河中,简直如尘埃一样微不足道。听说还在有不断新的考古发现,等到三展厅建成的时候,还是要再来一次的。下午回去后,我的室友“丁轩”也从市区赶到酒店汇合了,第一次见面,感觉很清爽的样子,如玉君子,温文尔雅的气质,后来才知道是华西子弟。晚饭我们几人一起约着走走,一起吃了米线和串串,算是彼此进一步熟络起来,大家对明天的行程都很兴奋和一点点担心,毕竟都没有远足高山徒步的经验。尤其YAO老师,一直兴奋的大叫“我不行,我第一次,我都没啥运动经验。。。。”感觉表情和语气和说话内容都不是很搭,有点一人饰几角的恍惚感。</div> 巷径中寻找美食 一些老家伙,大家伙,新技术 <p class="ql-block">第二天:7.24日 成都-日隆镇-海子沟</p><p class="ql-block">一行11人加上此次的领队七七 和大头,13人早上提包上车,出发,下午就到了四姑娘山镇。匆匆吃过午饭,下午无事 ,一舟老哥提议去海子沟适应下,大家都积极性应。“一舟老哥”是户外的老鸟了,强驴一枚,珠峰东坡和希夏邦马都走过,并且早在十年前就是户外爱好者了,荒废十年又再次出发,很佩服他的勇气和能力,在后来的几天中,也感受到了他对徒步的由衷热爱,感觉他乐得融化在这大山大河之中,而不像这么这些高原新驴,总是问“啥时候到呀,还有多远啊。。。”</p> 原谅我那么多美景,但还是选择了这幅,因为这里我“占地面积”最大,哈哈 一舟和咩咩 山东来的“小雪”,第一天就高反严重,后续几天她一直坚持,是个性格坚韧的女孩子 <p class="ql-block">  海子沟一行,其实还有两个隐形人,一个是“丁轩”,在检票口被劝退,因为他是成都人,四川人民对外省人热情,对自己人还真不客气,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蜀地的好客和友好(此处请脑补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包)。另外,一个我们就很无奈了,从合肥来的台湾姐姐-“韵贞姐”。她以前是运动员出身,平时除了攀岩好像其他运动都尝试过,自由潜水可以无氧下潜10几米,不是不想给她留照片,实在是相机也跟不上她,我们走到“斋戒坪”的时候,人家已经飞出去好远了,等我们再往上走,她已经返程了,并且帮女孩的背包背下山了。韵贞姐~约等于神仙姐。下午6点半匆匆赶回客栈,吃过晚饭,就准备睡觉,轻微有些头疼,吃了一片丁轩给的布洛芬,虽然睡眠也是很浅,但总归是安稳的睡了个好觉,心里也没有那么紧张了。</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7.25日 长坪沟-木骡子营地 海拔3665M</p><p class="ql-block">由于昨天充分的休息,今天大家都精神格外好,景区门口集体留影后就进去长坪沟,总行程14.5公里左右,前一部分是木栈道,后一部分是山间土路 。一路上就说说笑笑,走走停停赏美景,还是相对轻松些。途中不断有游客擦肩而过,马队穿梭林间,也还热闹。偶尔有点烦的就是,总有马队的人问你,需不需要骑马,一遍两遍三四遍,话说我们的行头也不是普通游客的样子,我们是来徒步的,如果你给我钱,我要能力还够,我帮你把马背上山都行,别再问了,烦。。。路边偶尔有小溪潺潺,抬头一看也是山间瀑布在远处闪现,不广阔,但清秀。走到下午大概3点左右,到达木骡子营地。绝对五星级营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间一大片开阔草坪。不远处还有木屋,大家一顿撒欢拍照,不远处雪山就一动不动矗立在那,仿佛在看着这群从哪来的傻子。晚上营地下起了雨,不过在YAO老师强力愿力的影响下,真的出现了星空。梦枕星河入睡,还是为数不多的体验,很多年没有见过这么干净璀璨的星空了。</p> 路餐中,斜对面一个卫生间,我们一边欣赏其建筑风格,一边吃的津津有味 一罐可乐,引发多人的艳羡,早知道多带几罐 一张大合照,右手一是韵贞姐,终于出现 五星级营地-木骡子 脚踏群山之卷腹运动 璀璨星空,像极了童年的梦 <p class="ql-block">第四天:7.26日木骡子--卡子沟营地(海拔3900m)</p><p class="ql-block">实际的徒步第二天,途中风景和昨天还是有很多不同,一路行进间峡谷中,峡谷中草地开阔,天然的牧场,期间水系众多,小溪变成了河流,在目光所及处流淌。今天大多数没有树林,都是草地,阳光很强,但是行程不慢。今天走到后半段,感觉头疼,艰难的随着七七走到营地,赶紧找空地搭帐篷睡觉。期间,恍惚中韵贞姐好像帮我拿了水,因为也听到远处小虎提醒小雪不能睡觉睡了起不来,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不睡半夜怎么怎么起来翻垭口?没多久,丁轩借故过来问候我,看我情况怎么样,估计怕我躺下了起不来。还好一片小药片下肚,似乎只睡了不到一个小时,就起来恢复了不少精神,头也不疼了。晚饭前后,大家围在大帐篷周围拍照聊天,很轻松快乐。这一晚也是小雨之后又晴空,但是今晚,似乎大家都没有太多兴致起来看夜空了,因为凌晨2点我们就要起来翻垭口了。也是次程最难熬的一天。</p> 河流、草地、远处雪山。。。 营地开饭前 营地 路餐 营地的晚霞,一闪即逝 一张大合影 <p class="ql-block">第五天:7.27日 卡子沟3900M-垭口4700M-毕棚沟3500M</p><p class="ql-block">晚上又是浅浅的睡眠,不断的看着时间,才11点多,还是无法入睡,无奈翻出来老俞的《在岁月中远行》把去阳朔桂林那一段看完,眼皮果然沉了。迷迷糊糊2点营地有了动静,开始爬起来穿衣收拾帐篷,戴上头灯就跟着七七缓慢走起来。除了眼前3米内的路,啥也看不见,然后感觉路越来越陡越来越喘,队伍逐渐拉开了距离。走着走着,我变成了第二梯队,这没什么,主要是第二梯队就我自己。看着不远处头顶七七的鼓励和提醒,浑身是劲,准备追上去汇合。这时,此行最倒霉的事发生,头灯灭了,周围漆黑一片,动也不敢动。走夜路没有灯是很危险的,更何况周边是峭壁,三十年前的那股清风翻越重重山岗,吹到脸上,冻的透心凉。心跳加快,急中生智,把仅剩20%电的手机绑到头顶,当简易头灯,依然不是很亮,也不敢开走,回头看看隐约看到YAO老师在不远处的脚下,心里稍微缓了缓,杵在原地等她一起走,不久一舟也跟了上来,这样我们三个人在往后很久的时间组成了第二梯队,缓缓上升。期间YAO老师吐了三次,体力和意识都有透支的现象,就连后续上来的向导也开始为她紧张,一直用对讲机喊着七七。一路上很是担心,但是后来经过她的口述,说是像喝醉了酒,吐过就清醒很多,体力也没怎么下降,依然很有节奏的往上走。我想这可能跟她平时的酒量有关吧,耐受性很好,吐过就可以继续夹菜再倒满一样,继续攀登。大约一个小时之后,天终于慢慢亮起来,脚步越来越沉,喘气越来越重,但是心里踏实不少,毕竟不用“头灯”了。站直了,把手机收起来,偶尔回头一看,把自己震撼到了。巍峨雄伟的雪山直冲眼前,要不是亲眼所见,恐怕无法感受这等震撼。有种想哭有种胆战心惊,良久之后有种要下跪膜拜的冲动,后来在老俞描写的梅里雪山时候,也有此种心情,我才知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特有的感受。万丈雪山矗立千万年,人类在面前是如此渺小,生命也是短暂的不值一提。雪山不会因为别人的敬仰长一分,也不会因为他人的诋毁而矮一厘。你来不来,见不见我,我都这样屹立在天地间千万年。这岂不像我们一直想追求的人生,想活成的样子嘛...圣洁、雄伟、庄严、坚韧的雪山,像你膜拜一点也不丢人,更何况山间融化的雪水滋润脚下的土地,更是润养了这一方天地中的人。站在山间等我们的七七又在呼喊我们了,七七像牦牛的身体,此刻看着比一颗瓜子也大不了多少。我们三人继续往上艰难前行,一路上听着一舟讲着他远行的故事,和为何来此的原因,感觉他是真爱户外真爱自然,但是后来下山后我才反应过来,他说的好像在前一天都说了,只不过这次换了一个地方又换了一点语气,再说了一次。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觉得是救命稻草,让YAO老师能够保持清醒,让我也觉得没有那么累了,就这样我们一路攀登上去和七七汇合,然后又艰难的冲过荒沙坡,终于到达了垭口。垭口的风很大,大景色很美,我们也很欣喜。那种身在地狱,眼在天堂的感觉,真是爱死了。垭口上还有咩咩在等我们,咩咩来自深圳的湖南妹子,九零后,很活泼生动的女孩,体能也是超强,感觉就是一路欢声笑语走完全程,当然,有她在也跟我们大家提供不少青春气息,也觉得自己不知不自觉年轻起来,就是这山,还得自己下,看着脚下不远处的海子,再看中间这落差有1200米的碎石路,感觉难但是好像不太远,后来发现我们错了,走的快怀疑人生。这一路不表,直说这期间一共摔了11跤,YAO老师贡献了9个第一名,咩咩贡献一个,七七贡献一个,我没有摔跤,但是一路喊叫着跟在后面。眼望着终点,就是怎么也达不到,让人崩溃。即使是目光所及之处,也是很多人达不到的远方,其中也包括我们。连滚带爬算是下了山。然后大家会和,坐车出了棚毕沟...</p> 瓜子大小的七七,此刻站在哑口下的缓台遥望我们 垭口上看到的海子终点 下山穿过野韭菜花地 海子边回头遥望远处的垭口,要挥手告别了 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绑架一只可爱的熊猫,脑中计划着此次旅行笔记的腹稿 路上行人,一直在看我,或者是背后的熊猫吧,就在此刻,我感觉自己像一个旅行者,和平时的出行感略约有不同了 说到最后了,这篇是第一次写旅行笔记,也想早早就写完。原因有二,一对自己有个交代,除了照片总要留些什么,文字可能更能体现当下的感受,记录美丽风景,记录路上结实的可爱的人,继续自己的心情。另外,也是对此行算作是一个收尾,回到现实,努力搬砖,好好生活,每次远行都是为了更好的回家,珍惜此刻拥有的一切和揣好新收获的友谊。<div>  当然,我们自己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没有察觉到,那只能说我们还不够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而已。</div> 人生如旅,艰难向上,谨慎向下,顺境逆境交替变换,才算是前行,才让我们翻越大山,抵达心中所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