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镜头里的美西行

杨华

<p class="ql-block">非常有幸跟随孩子一家成就了历时十八天、行程6300公里的美西自驾游,一路美景纷呈、惊喜不已。具体日期和地名多有忽略,我只是想用这种方式记录一下自己难得一见的景色,再就是讲述自己按下快门那一刻的构想、欣喜和因技术不足而频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我们是从温哥华的白石和平门出境的。</p> <p class="ql-block">一步之遥,我们已踏上了美国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途中稍事歇息,偶遇一个“和解公园”,一座“福州亭”矗立其中。周边的文字讲述着参与“淘金潮”的华人所经历过的悲惨遭遇。</p> <p class="ql-block">练习了一把“框式构图”。</p> <p class="ql-block">我们第一个重要景点,是坐落在俄勒冈州的圣海伦斯火山,1980年5月18号喷发过,现在仍然是一座活火山。围绕着那次重大事件所引发的故事非常震撼、惨烈和悲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网查。现在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我特意等待着“勇敢”的游客进入我的镜头才按下快门。</p> <p class="ql-block">火山周围的植被得到了明显的恢复,除了人行小路之外,有低矮的小围栏保护着丛生的荒草和野花。如有人光顾着看风景而“越雷池一步”,马上就会有游人毫不客气的厉声制止。</p> <p class="ql-block">沿途有多处瀑布,虽不及很多耳熟能详的瀑布那么壮观、宏大;但其小巧、秀美也是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特别喜欢这张照片,用慢门拍出流水的柔美和丝滑,还有这种好像只属于少女的娴静。其实它是两叠的,中间还有一座可供游人近观的小桥,但出于构图的考虑,我都舍弃了。左下角被阳光照射的灌木与阴影中的瀑布又有了一种明暗对比的关系。(呵呵,这是在夸谁呢?)</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名声显赫的哥伦比亚河谷!我也参考了一些有关的游记和视频,但就是拍不出它如何秀美。</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17年的这座“维斯塔房子”坐落在河边的制高点上,成了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彩色玻璃窗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门外也有一番风景。</p> <p class="ql-block">孩子开车又带领我们到了一个高坡观景点,我的长焦镜头派上了用场。孩子说临近日落再来拍更好看!我心疼孩子太累婉言谢绝了。后期时加了一些暖色。</p> <p class="ql-block">孩子告诉我,这是真正的太平洋,区别于自家附近波澜不惊的内海。名声遐迩、堪比澳洲大洋路的海岸101公路和加州1号公路沿着太平洋一路向南。</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海鸥格局真大,我一步步走近,它竟然视而不见,随后才拂袖而去。</p> <p class="ql-block">涓涓细流汇入大海。</p> <p class="ql-block">沿途有多个高耸的灯塔,即为船只指引航向,也为太平洋美景锦上添花。说到美景,真是不胜枚举,待您实地去观赏吧!</p> <p class="ql-block">途中看到一辆铮光瓦亮的老爷车停在观景点休息,于是我们就来到前面的观景点“守株待兔”。我把相机调成连拍模式,当听到老爷车开过来那特有的轰鸣声时,端起相机严阵以待,终于如愿以偿。</p> <p class="ql-block">我家的“战地记者”,实时拍摄、报道旅行资讯。</p> <p class="ql-block">海岸牧场散养着许多悠闲自得的牲畜。</p> <p class="ql-block">太平洋的风不停地吹拂着她的衣裙,但她仍然长时间静静地站立在那里,不知是在寄托某种情怀,还是陷入了深深的遐想?</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的光圈只有4.5,是拍花后没有调过来。是不是因为没有前景可对焦,景深才能凑合看?</p> <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用镜头捕捉到了太平洋第一朵被阳光照耀的浪花。</p> <p class="ql-block">海鸟与浪花互相追逐着。</p> <p class="ql-block">一位身披朝霞的晨练者跑入了我的镜头,窃喜中我按下了快门。过后自己总结这张照片存在着好几个对比关系,太难得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太平洋岸边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全家又兴致勃勃地去看太平洋的日落。</p> <p class="ql-block">一位年轻人在跟海浪做着游戏。我觉得他好像是在用海水替人们洗刷灵魂。</p> <p class="ql-block">两位路人在观赏海边的晚霞,我特别冒昧的示意他们相拥在一起,供我拍摄剪影。虽然语言不太通,但他们特别善解人意,马上紧紧地拥抱。衷心祝福他们的生活幸福美满!</p> <p class="ql-block">在岸边难得有一泓碧水,这样拍出来的晚霞是不是更好看?</p> <p class="ql-block">虽然紧邻无边无际的太平洋,可这种极耐干旱的植物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一位钓鱼男子好像是很用力地拖着小船上岸。其实我看出了他的沮丧。这片海域被原油泄漏污染了,海水、沙滩和植物都未能幸免于难。狗狗的身上、爷爷的鞋底都沾染了许多洗不掉的油污。</p> <p class="ql-block">一处卖芒果的小摊很好玩儿。</p> <p class="ql-block">101公路的各种急转弯还是很考验驾驶技术的。长时间的紧张转挪来到了一个巨杉森林公园。186的大个子在它面前太显渺小了。</p> <p class="ql-block">偶遇一只蜂鸟采蜜,自我感觉拍的还行,有眼神光(我的标准就这么低);就是背景虚化不够,光圈已是镜头的最大,只好后期抹了一下,效果不好。</p> <p class="ql-block">曾听到不少人抱怨:因雾大拍不到旧金山金门大桥的全貌。我们这次特别幸运。</p> <p class="ql-block">孩子开车到三个不同的观景点,让我们尽兴拍摄。</p> <p class="ql-block">酷爱运动、身手敏捷的小孙女一下就坐在了建造金门大桥的钢索展品上。</p> <p class="ql-block">对岸的旧金山市中心被长焦拍的清清楚楚。</p> <p class="ql-block">斯坦福大学。我也是等了一会儿,待行人分布得比较合适再按下快门。</p> <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的人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好像每一片被太阳照射的树叶都反射出智慧之光。</p> <p class="ql-block">这是不是有视觉引导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大学正门里面有一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正隆重地播放着“婚礼进行曲”。我伴着音乐朝外走去。</p> <p class="ql-block">无意间回头一望,新人正走出教堂。我马上边跑边调整感光度,拍下来这张自己认可的照片。此时突然感觉自己很像“狗仔队”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曾经作为监狱的“恶魔岛”,据说还关押过不少名人。我想拍一张飞鸟与它同框的照片,寓意“自由”的可贵,还真梦想成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若干年前去过“环球影城”,这次就没啥兴趣。没想到在傍晚时分,竟然在酒店的窗口拍到了如此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已是二刷圣地亚哥的“中途岛号”航空母舰博物馆了。倒是它旁边的这座雕塑更让我多次回望。</p> <p class="ql-block">在一个民俗风情园中看到两位女士正忙着做拼布被面,看来各个民族对于在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构想都是相通的,只是不知谁是先者为师。</p> <p class="ql-block">爷爷总是勇挑重担,让别人去参观各种博物馆,自己看“豆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科罗拉多大峡谷,中间要在拉斯维加斯过一夜。今非昔比,现在的这座沙漠赌城,比我曾经的记忆扩大了很多,而且好像全世界的人都汇聚到了这里,用“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形容,一丁点儿都不过分。无奈车外气温已高达四十四摄氏度,我们必须改变行程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地面像一个热饼铛,没有草地和树丛,只有这种沙漠植物落下的荆棘。“豆豆”的生存环境受到很大挑战。</p> <p class="ql-block">善解人意、憨态可掬的“豆豆”。</p> <p class="ql-block">我以前看到过一张明信片,一辆卡车拉着一棵仙人掌;这次真的看到长在地上的了。</p> <p class="ql-block">一个“飞机坟场”坐落在高速路的左边,我的长焦又派上了用场。</p> <p class="ql-block">经过仔细辨认,没有看到我所曾经供职公司的飞机,但确实曾听到过有飞行员被派去执行特殊任务———把即将报废的飞机飞去美国的“飞机坟场”。只看到南航的空客A380在那晒太阳,对于与民航有不解之缘的我来说,心中还是会感到莫名的伤感。</p> <p class="ql-block">爷爷第二次参观西雅图航空博物馆,兴奋得像小孩子进了糖果店。对自己曾经工作过的飞机若老友重逢。</p> <p class="ql-block">知父莫若子。孩子从小就喜欢翻看《航空知识》,酷爱粘飞机模型,这会儿文如泉涌,不厌其烦地给父亲讲述许多飞机(主要是战斗机)的性能、参数和逸闻趣事。父亲不解:都过去二三十年了,他怎么还记得这么清楚?末了,孩子还给父母送了纪念品。这本747飞机的纪念册爷爷最喜欢,因为他在那上面工作了三十余年。</p> <p class="ql-block">顺利到家后,我马上奔去阳台,看到了仍在茁壮成长的地瓜秧,非常开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