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送荷香度画廊

Kanqingli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每年进入七月,北京的天气,骄阳似火、时桑拿天、时连雨天,你来我往,热的难熬、湿潮难受,日子不好过。老天给你一个苦瓜,就又会给你一个甜枣。这时又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为了躲避盛夏的酷热,享受微风拂面、荷香的馨芳,你可以去荷塘阅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北京很多公园都有荷花,而且各有特色。一些公园每年自己都举办荷花节,今年北京市专门统一举办了首届荷花文化节。我今年特地转了几个公园:玉渊潭公园、莲花池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颐和园公园、北海公园、紫竹院公园。我觉得与荷花文化有关系的应该是紫竹院公园。因为紫竹院公园的菡萏亭的两幅楹联和亭子四角的神兽透出中华文化的内涵。不仅如此,去紫竹院既能观竹又能赏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紫竹院公园内有湖泊三个,大的叫紫竹院湖、两个小的由莲桥隔开,都叫荷花湖。三湖由青莲岛、明月岛两座小岛点缀。五座拱桥把湖、岛、岸连在一起,桥、廊、亭、榭,穿插其间。据记载紫竹院是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福荫紫竹院”而得名。每年盛夏之时、人们观竹赏荷必去之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公园有四个门 ,分别是:东、西南、南、北。我从公园北门入园,往里走,过桥沿着河边走到荷花湖东堤的水闸处,上面建有一个方形的亭子,首先看到“月移竹影疑仙苑” “风送荷香度画廊”。 好一副楹联,工整对仗,把紫竹院的竹、荷特色完全展现出来。这副对联是用草书书写的。其落笔跌宕、运转龙蛇、笔断意连。给人一种潇洒飘逸的感觉。这里用月移与竹影相联,但还是联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紫竹院的月移竹影,让人怀疑自己到了仙苑。那如果在月光下,紫竹院的荷花湖的荷会是什么样呢?也许,一首《荷塘月色》的歌曲,会不会帮你回答这个问题呢?我没有体会荷塘月色的感受,但“风送荷香度画廊”却真正的体会一把。</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穿过亭子,回头再看,“菡萏亭”三个大字跃然眼前。这是由书法家刘福柱先生所题。书者使用行楷、依照个人审美和书写风格追求、创造出即规范又灵动的三个大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北方对荷花的称谓不如南方。自古江南多才子,诗词歌赋都不在话下。据统计,荷花的别名、专称、雅号多达80余种,多出自南方,实为花中罕见。“菡萏”实为古人对含苞未开的荷花的爱称。并从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句和宋代诗人文同的诗文中得到验证。李白在《子夜吴歌·夏歌&nbsp;》的诗句中写道“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这两句诗说的是三百里的广阔镜湖,含苞待放的菡萏正吐发变成荷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在宋朝诗人文同,在《和仲蒙夏日即事》中也有关于菡萏是含苞待放的荷花诗文。 “簿领初休几案清,西轩移枕卧前楹。香从菡萏红苞发,粉入筼筜翠节生。”这是写初夏的诗,明确点出了菡萏就是荷花的花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荷花品多色美。名称多、也别致。据记载关于荷花的名称就有:莲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泽芝、水华、水芙蓉、菡萏等。但通常称为荷花,荷花的洋名叫Lotus,IBM软件部旗下有一部门的软件名也叫Lotus。其Domino/Notes产品在协作平台市场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领导地位。可见荷花也受搞技术的人青睐。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山东济南市、济宁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许昌市;广东肇庆市;江西九江市等7市都把荷花作为的市花。荷花也是印度、越南和马拉维的国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荷花在中国的历史,据记载可追溯至西周后期(距今约2700年)。据统计,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荷花的欣赏性、实用性、历史性都名符其实,其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更为让世人称颂。 </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再看两侧柱子上的对联分别是“竹本无心节外偏生枝叶,藕虽有孔胸中不染尘埃”。上联书竹,下联写藕,这副对联抓住了紫竹院两种主要植物的主要特征,写出了它们的象征意义和文人情怀。这幅楹联书法家同样用的是行楷书写的。但与“菡萏亭”三个大字相比,又有点略显流畅一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据传此对联与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有关。谢灵运因受排挤被外放任永嘉太守。永嘉郡有很多名山秀水,于是便任情遨游,足迹几乎踏遍了每一个县,每次出游,经常十数天不归,“一日游到景宁鹤溪山村,宿溪边一客店。吃罢晚饭,正拥被于床上看书,“噔……”,一阵楼梯声,有人来给他送茶。抬头一看,见一十五六岁姑娘,打扮朴素,一条丝带扎着满头秀发。他随口吟道:“六尺丝带,三尺缠头三尺挂”,不料,姑娘朝谢淡淡一笑,答到:“一床棉被,半床遮身半床空”。谢大吃一惊,想不到乡村僻野竟有如此才气的姑娘。对仗如此工整,只可惜语气有点儿轻浮。谢于是回道:“竹本无心,偏生许多枝叶。”姑娘一听,知道刚才随口所对,可能先生产生误会,马上答道:“藕虽有孔,不染半点污泥。”谢闻之,方知姑娘所对不是轻浮,乃无心所对,就故意叹气道:“唉!山深林密,教樵夫如何下手。”姑娘从容答道:“哎!水清沙浅,劝渔夫莫费心机。”答罢,泡好茶,带上房门下楼。谢目送姑娘离房,自言自语道:“山高溪小,偏出如此奇女。”偏偏姑娘在楼梯上听到,便朗声答道:“地僻村贫,莫嫌怠慢贵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不管是否真有此事,大文豪与村姑一千多年前的对话,产生的楹联足以说明其具有文化内涵,又接地气。</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欣赏完菡萏亭的楹联,请不要离开。你应仔细观察亭子的四角。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称的四大神兽展现在你的眼前。这也是道家所信奉的四大神灵,各自拥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令古人敬畏不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据记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起源于星象学。古代的天文学家在观测天象时,为了方便研究和记忆,将东南西北方向的各七颗星连接,形成了四大星象。而它们又有属于自己的方位,位置分别是“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占据东西南北四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青龙,亦作“苍龙”,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自黄帝授命于天,威泽四方,龙就成为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中国的象征,而比较明确的定形是在汉代,从大汉朝开始,龙就被确定为皇帝的象征与代表。当然黄龙与青龙有所不同。在东方传说中,青龙身似长蛇、麒麟首、鲤鱼尾、面有长须、犄角似鹿、有五爪、相貌威武。东方颜色主青色。青龙于五行中属木,代表四季中的春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白虎,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四大神兽之一,西方之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同青龙、朱雀、玄武合称四方四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白虎,形体似虎,白色,凶猛无比,因此成为尊贵的象征。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在《水浒传》中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的故事,大家都是耳熟能祥。白虎于五行中属金,代表四季中的秋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朱雀,亦称“朱鸟”,形体似凤凰,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炎帝与南方七宿的南方之神,于五行主火,象征四象中的老阳,四季中的夏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又名龟蛇。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北方玄武于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玄武代表四季中的冬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称为镇守天宫的四神,辟邪恶、调阴阳。它的出现能给世人带来幸福和安全。虽然,谁也没有真正见过神兽的真面目,但是自古以来,还是流传下来许多关于它们的传说。菡萏亭临水而建。坐落在北小湖东岸与长河之间的堤坝上,其下方是过水涵洞和出水闸,南北两侧垂柳依依,竹林林立,亭东侧是静静的长河。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在此镇守,能驱避邪恶、调整阴阳,使坐落在闸涵上的菡萏亭和在菡萏亭休息观景的人们,以及过往菡萏亭的游客平平安安、安然无恙,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都幸福快乐!(注:关于四大神兽的文字,主要摘自网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水路看荷—荷花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当观赏了整个菡萏亭之后,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荷花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荷花渡是紫竹院在荷花湖中间开挖出的一条约长八百米的航道。游人可以买票乘坐游船围着莲湖转上一圈,每张票价15元。</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我特地买了一张票,登上游船。游船从荷花渡码头出发,先穿过莲桥,进入眼帘的是满湖绽放的花朵,好像每朵都对你微笑。一会就到了菡萏亭,站在游船上眺望菡萏亭又是另一种景色。在东堤岸上的人们,有的漫步走过亭子,有的驻足停留在亭子边拿起相机对着湖中的美景拍照,有的坐在亭子里聊着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的一家大人、老人在前边游走,孩子在后边嬉笑追逐。在垂柳茵茵、和风轻抚下悠然自得,好一幅“童叟同追柳外凉,虹桥东畔荷亭旁。水中船桨高高起,风吹池莲分外香。”的美图。游船经过菡萏亭再往前不远艄公将双桨一挑,游船左转向虹桥方向划去。在船上正面看虹桥,虹桥让碧叶荷花衬托出“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致。小船顺着线路又回到莲桥,再次穿过莲桥后,游船又划向梅桥方向,在看到梅桥之前,先进入眼帘的是三个莲花座,有人站在莲花莲座中拍照,有人欣赏着湖中的风景,小鸭戏水、鱼儿游动。当游船划过时,小鸭、鱼儿游向远方。 随着游船的靠近,梅桥出现在眼前,透过梅桥,对面的高楼大厦、湖心亭都看得清清楚楚。在梅桥掉头后,游船又回到了荷花渡码头。整个过程结束。站在游船上,当游船在河中心游走,两边的荷花与岸上的景点遥相呼应,就像一幅幅油画作品展现在你的面前。微风吹过来的荷香,清淡而沁人心脾。正如是:风送荷香渡画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在荷塘中阅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岸上观荷—莲、梅、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游船回到码头,“风送荷香渡画廊”的感觉主要在一个“渡”字。从而体会微风、荷香与画廊。而岸上观荷的感觉又是如何呢?我上岸后,感觉体会一下岸上赏荷与水中看花有什么不同。于是又沿着荷花湖周边漫步。最有感觉的是梅、虹、莲三桥。三个桥与三个岛紧密相连,这真是西连碧波东临莲塘。不仅能享受微风送凉,也能眺望湖波荡漾、虽然看不到月移竹影,但能享受到竹林遮阳。水中渡的画廊更多是水中芙蓉,而岸上是湖光山色、青竹绿柏、菡萏莲荷、交相辉映。梅、莲、虹三桥与岛外相连,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来到梅桥,站在梅桥上往外看就是紫竹院湖,它是紫竹院公园内湖泊,位于南长河下游右岸,水面面积12万平方米,因湖岸傍有紫竹院庙宇得来。清代,为皇帝去西郊游船的换船之所。现在湖中的游船如织,眺望远方一片湖光,有高楼大厦陪衬,也是风景如画。下桥走进岛内。岛内有松竹滴翠、碧草花欣、山石如画。登顶“揽翠亭”眺望全园,秀色艳美。走过“八宜轩”,轩壁嵌的松竹佳句,轩柱悬的八宜匾联,让你流连忘返。沿着石径路,信步来到莲花台,站坐在莲花台,可赏荷纳凉。我们知道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荷花在印度是神圣的象征。佛坐在莲花上,使佛法庄严神妙。当你静坐、或站立在岸边的莲花台上,望着湖中的莲花台,有何感觉?再顺着石径就看到了莲桥,但不要出莲桥,而往虹桥方向走。当经过一片茂密的竹林时,高大的竹子挡住了炙热的阳光,并有阵阵微风吹过,湖中的荷香透过竹林送到你面前,竹林遮阳、微风送香,让人好不暇意。走过竹林来到虹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虹桥眺望菡萏亭,菡萏亭在垂柳依依下,若隐若现,在荷花湖里绽放的荷花的衬托下,更增添了神秘的色彩。</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站在莲桥左可以看荷花渡,右可以看菡萏亭及荷花湖的水芙蓉。走出莲桥,看到树上、地上都是鸽子,孩子们和鸽子一起玩耍。我们都知道,鸽子象征着和平,人们通过放飞鸽子,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对和平的期盼。不仅如此,鸽子还是爱情的使者,被世人称为“爱情鸟”。鸽子也是平等的象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当看着人鸽和谐共处,共同嬉耍的情景,心情马上愉悦。再热的天,也不感觉热了,因有惠风送凉、莲花传香、游船渡画廊。</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