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八一 . 话军旅,五 . 七劳动学校

袁本立 683758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68年底,北大荒海军农场移交给了陆军老大哥,在辽宁盘锦办了个“五·七劳动学校”。走“五·七”道路,是出于毛主席1966年5月7日写给林彪的一封信,讲军队是一个大学校,打仗、生产、做群众工作。我们的代号是辽宁盘锦4005部队五·七劳动学校机务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说是劳动学校,实际上就是个种水稻的农场。说是劳动学校,后来才知道,是基地部队当时文革中一些站错了队的干部们到这儿来劳动锻炼。我们随迁过来,两个中队的机务区队和修理所集中到一块,成立机务连,是总校的直属连队,为各编队服务。我在机务连二排4号车当车长。当时从旅顺过来的干部师团营连排都有,绝大多数分在班、车里当战士,不过我们的郑连长却是基地司令部的参谋,老连长王仕科到了生产股。当时我们不明就里,只听说是来走五·七道路的,因此又叫他们五七战士。他们虽然都是干部,却没有一点儿干部的架子,我们相处很好。当时分在我车上有两名干部,一个姓徐,是海军工程学院的学员;一个姓康,是XX山观通站的站长,他们不让我们叫官名,直呼老康老徐。文六生带老徐,我带老康,我们算是他们的师傅,他们是我们的徒弟。我当时在政治上很幼稚,以为当了五好战士就是最大的光荣了,有和我同年入伍的战友到部队刚三个月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69年的8月要发展一批新党员,小组提名发展我(后来听说),报到支部,杜秉田指导员说他还没写申请呢,不能发展。八·一那天,老康约我溜马路,问我对党的认识,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我以为只是随便聊聊,只谈了对党的认识,没谈什么要求。他又问我为什么不写申请书?我说我不够党员标准,不敢向组织提出申请。他开导我说,条件不够要创造条件努力争取,只有递交了申请书,组织上才知道你有那样的愿望,才好培养你。他要我抓紧时间写一份申请书交给支部,请组织考验、帮助。说实话,在此之前,我连想都没敢想,看到当时有当兵五、六年了的老同志都还没有解决,岂敢有那种奢望。我很感激老康,他是我政治上的启蒙老师,他的开导,使我醒悟。不久,我便递交了入党申请书。</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70年的4月29日,经排长张启龙、副连长安炳勤介绍,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那时取消了予备期,一批准就是正式党员,党龄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那时我刚满19岁不久。我深知自己只是在组织上入了党,离一个合格党员还有很大距离。我也决心从严要求自己,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时的盘锦叫垦区 。到处都是芦苇地,地的表面白花花的,那是地里返出来的碱,用辽河的水灌溉,最适应种植水稻,盐碱地上稻花香。当时和我们同时进入的还有从大庆油田来的钻井队,叫辽河油田,还是我们帮助竖立的井架。我们的任务就是给基地各编队翻地、耙地,开荒扩地,支援地方,还参与了修筑沟盘铁路的工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和同年老乡、战友文六生开一台车,他先我上车一年,人又特别聪明,不仅车开得好,车钳铆电焊,无师自通。我上车晚,他可是手把手地教我,一点不拿把。他尽量让我多开车,他坐在后面把大犁。我们成了莫逆之交。我的技术提高很快,特别是转弯抹角的地翻得特别好,倒车翻地头一般人可比不上我,无论大地小块都弄得平平整整,都得竖大姆指。他的二胡拉得比我好,我们常搞二胡合奏,在他的指点下,可比在家时拉得好多了。他比我大一岁,是我的良师益友。1970年10月,我重返北大荒,他留在了盘锦农场修理所,后任技师、所长。不幸的是,1985年的6月份,到旅顺来办事,我时任基地后勤部政治处正营职组织干事、组办负责人,端午节的晚饭是在我家吃的(没有喝酒),他们在连夜赶回盘锦的途中,因是长途,司机疲劳,替司机开车,翌日清晨在路过一座拱型桥时,不幸翻车身亡,司机却是毫发未损。第二天上班时,听到这一噩耗,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和机关的几位战友联名给他的爱人周金秀发了一封唁电表示慰问和沉痛悼念,我痛失了一位好兄长、好师兄、好战友。</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盘锦的两年,虽然吃了些苦头,但收获很大。政治上进步入了党,技术上提高很快。生活上大有改善,午休时全连出动下河沟摸鱼捉蟹,那时的盘锦大多是原生态,机务连的生活一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郑连长说北大荒人、机务连人才济济,藏龙卧虎。因有一批武汉市内优秀的高中生和特别能“战斗”的初中、高小文化的农村战士。他们有在部队成了海军工程大学军级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还有的成了地方化学博士专家、化物所所长。有一批营,副、正团职军官,海军少校中校上校大校。</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袁本立,1968年3月入伍,海军某部团政治委员,上校军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1993年10月转业地方新闻媒体,退休定居大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爱好文学。出版有长篇小说《我只告诉你》《失声疼痛》《鸭母队长》、作品集《零点》、长篇游记《中华情 . 台湾行》《欧洲拾零》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