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研课改 以学促教创佳绩

召公小学

张湾乡关沟小学课改工作总结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基于国家“双减”、新修订的课程方案和新课标的双背景,聚焦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张湾乡关沟小学全体师生在区教体局和中心校的领导下,以新课改活动为契机,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大胆创新,通过对“幸福课堂”新模式的不断改进、改善和改革,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新飞跃。在2021/2022学年下学期的期末教情学情诊测中,关沟小学一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道法、科学共计24个学科中,有20个学科稳居中心校第一名;六年级27名毕业生中,进入全区前200名3人,进入全区前400名6人,进入全区前800名10人,被陕州中学初中部录取4人,被陕州区外国语学校录取7人,被陕州区实验中学录取8人,被三门峡市新时代精英学校录取1人,共计20人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12年,由于商务中心区的建设需要,关沟小学原校舍拆除,被临时安置于原桥头村小继续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发展为一所农村成建寄宿制小学。受生源流失的影响,关沟小学在发展低谷时学生仅有80余人,夹缝中求生存举步维艰。2018年以来,学校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育理念,以“身心健康、成绩优异、特色鲜明”为发展方向,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调研中,四年级语文、英语、科学均居全区第一名,四年级数学、五年级语文、六年级科学均居全区第二名,五年级道法居全区第三名,五年级科学居全区第四名,六年级19名毕业生进入全区前50名3人;2020/2021学年,六年级29名毕业生被陕州中学初中部录取3人,被陕州区外国语中学录取4人,被陕州区实验中学录取9人,被三门峡市外国语中学录取1人,被三门峡市剑桥中学录取1人,共计18人次;2021/2022学年,关沟小学以生为本研课改,以学促教创佳绩,全体师生再次向上级领导、家长和社会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良好的教育教学口碑,使关沟小学在校学生数逐年回升,辖区内的在外学生纷纷回转,同时还吸引了市区、城区的一些适龄学生前来就读,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67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课改是一场心灵的革命,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是一场课堂教学技术的革命,更是一场行动的革命。”2021年十月份,全区新课改工作全面铺开,新的课改实践成为我们教学教研工作的主旋律。以“三步六环”教学模式为依托,在教体局、教研室、中心校领导们的不断引领与指导下,关沟小学的全体师生缘道求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着力打造“一学一展一查看”的“幸福课堂”新模式,切实将“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的教学方法与“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展示、反思”的学习方法以及“以学定教,以学评教,以学助教”的评价方法贯彻于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适用于本校的“导——学——展——查——用”课堂教学流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21年11月3日,教研室任宏宇主任一行走进关沟小学,以我校薛晓红和秦菲两位老师的公开课为引子,带领我们展开了张湾乡中心学校新课改研讨会。这是一次教师队伍的培训会,教体局、教研室为大家学习课改知识送来了源头活水,不仅有理论的阐释,还有实践的展示,洗脑子、指路子、搭台子,一系列的智慧传递,为老师们指点迷津、答疑解惑,让老师们感受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课改责任感与使命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21年11月17日,教研室邢保顺主任和任宏宇主任再次来到张湾,和我们一起开展了第二次新课改研讨会,帮助我们规划课改路径。在精敲细磨中,关沟小学明确了走“幸福课堂三个一”的发展之路,“一学一展一查看”的“幸福课堂”与学校“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幸福课堂“三个一”的内涵: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集中于目标的达成,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在学中感受、体验、领悟和积累,“一学”贯穿课堂始终;以组为单位,人人展示,生生互动,把活力“学”与精彩“展”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习小组的优势,以兵教兵、以兵强兵,“一展”促学生发展;课堂上做到学生不看不讲、不议不讲、不练不讲,在深入查看学情中,教师做好学法引导与精讲点拨,“一查”促质量提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以昨日之法教今天的学生,我们将剥夺他们的明天。”要把最好的教育给学生,我们就要不断改变固有的习惯,提高思维的方式,深化课改理论学习是一条重要的途径。结合教体局、教研室对我们的多次培训指导和中心校组织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教研,关沟小学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了“幸福课堂”改革研讨教研周的一系列专题学习,把课改理论分解到每一次的主题培训中,比如通过学习“陕州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的意见”,让老师明确我们新的课改方向,通过“幸福课堂的解读”,让老师深入认识我们的新教学模式;通过“幸福课堂备课1+1专题研讨会”让老师弄清楚“目标导航、问题导学、路径导引”在备课中如何体现,教学中如何实操;通过“教学鱼骨图的展示”让老师进一步感受构建课堂教学路线图的重要性;通过“高效练习讲评课的专项培训”让老师掌握不同课型的提质增效的有效策略。这些主题教研周活动的开展,都是由教务处统一组织,教研组协同督促,校长亲自主持,全校教师思想上形成了高度统一,将课改理论与新的教学模式及有效的教学策略深深植根心中,为课改的有效推行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b></p> <p class="ql-block"><b>  课改追求效率,效率来自于落实!聚焦课堂40分钟,要求教师时时衡量自己:这节课我考虑学生认知水平了吗?有漠视学生的现象吗?有浪费课堂时间的行为吗?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带给了学生什么?各环节目标达成度如何?也不断衡量学生:这节课,学生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学”和“需”出发展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核心素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关沟小学通过多种途径的观课议课,观课堂,议发展,以“改变和发展”为教研主线,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教师带头课,全员教师过关课,把课堂作为研究和改进教学的载体,确立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两大观察视角,围绕“学、展、查”三个方面,从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习效果等方面展开观察,并具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研讨会,大家不怕课堂上暴露问题,充分搭建和谐、平等、活泼的对话与交流的平台,在一次次的观和议中去芜存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观课、晒课中磨炼,各学科的教学风格逐步形成。语文课堂在保持语文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小组的作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数学课更加注重课程的逻辑联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课堂上出现了小组帮小组、学生带学生的良好习惯;英语课充满了活泼的趣味,小组就是伙伴,课堂就是活动场,学生们在一个又一个的情景中,学习英语知识;科学课堂将科学知识和小组活动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以实验为基础,为学生将来的腾飞打好基础;道法课堂更加活泼,小组成了同学们相互交流的“辩论场”;音乐、美术课堂充分发挥美育的功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音乐和绘画中感受艺术之美,陶冶高尚情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在议课、研讨中成长。摒弃和杜绝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假课改”:为了使课堂上进行的更“顺利”,设置过于简单的问题和教学内容;在上课前给个别学生开小会,提前指定发言人,使课堂剧本化;虚假的课堂讨论,走过场的讨论,不经学生自主思考的讨论;偏离了课堂目标的“热闹”等等。提倡和践行利于目标达成的真课改:把“老师认为学生会不会”改为“学生暴露自己会不会”;贯彻“三讲三不讲””:讲重点、难点、易混易错易漏点,不讲学生已经会的、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讲了也不会的;把通过学生自己阅读,通过同伴互助就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注重课堂生成;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去探讨交流、去质疑解惑,最终学有所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知识的获得、提取和迁移都必须通过学生才能得以实现,坚持“以学生为本”、重视“小组建设”,成为关沟小学“幸福课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学生发展方面,各班首先组织学生进行高效合作小组的专门培训,带学生熟悉学习流程,了解一节课分几个环节进行,每个环节分别学习什么内容,学习的方法又是什么。教学生展讲的方法,引导学生讲问题的信息点、讲过程与思路、讲应用了什么知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入班即静、入班即学,认真倾听、目光聚焦,起立说话、说完坐下,坐下安静、服从安排,行动统一、课堂有序,这些从告知到做到再到习惯,就是学生潜移默化进步的过程。新模式中的自学习惯、合作习惯、展示习惯、反思习惯都是经过这样一个告知、做到、习惯的过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是教学生学”。关沟小学在学习小组之间展开竞赛,每班设小组积分表,比比谁最棒,每周评出优胜小组,每月评出明星小组,每学期产生冠军小组。竞赛中小组积分捆绑制、学生积分等级制,学困生、待优生积极展示积分翻一倍、翻几倍,为了小组可以得高分,学困生、待优生站起来展示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中间凝聚的都是学生助学的成果。兵教兵、兵强兵随时、随处可见,组与组之间展开激烈的比学赶帮超,在助学与展示中尖子生和学困生、待优生的能力都得以提高。每周一的国旗下,校长亲自为学生佩戴优胜徽章、颁发优胜奖品,这成了孩子们最幸福的时刻,佩戴徽章的同学成为校园里最美的风景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比学赶帮超中关沟小学的学风更浓更正,学生们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体验着自主学习的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现在,导学案的“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三案并举,课前,老师们精心制定导学案;课中,老师组织引领、学生互学助学、展示分享,已经成为关沟小学师生们的一种教学习惯,学生从预习展示到自学展示再到合学展示,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了自主学习与自主展示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关沟小学,虽然校舍简陋、设备简单,但是在这里有勇于创新、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有善于探索、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集体。它“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让学生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22年6月9日,优秀学子——三门峡市外国语高中应届优秀毕业生刘艺文,陕州中学初中部985教学园优秀学生赵腾珂,姚守华,王佳雯等,怀着对母校和老师的深深眷恋之情,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分别回到母校看望老师,感谢母校对自己的培养,并给学弟学妹们带来了精彩的期末动员演讲,用他们自己的学习经历,给弟弟妹妹们以及毕业班的同学们加油鼓劲,极大地鼓舞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展现了关沟小学优秀的教学成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播撒一年的的阳光,收获一路的辉煌;挥洒一年的汗水,绽放一路的明媚;付出一年的辛苦,装点一路的幸福;感谢一年的努力,创造一路的奇迹;行走在课改的路上,我们收获并快乐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美丽温馨的乡村校园里,让我们的老师安心工作精彩绽放,让我们的学生开心学习健康成长。相信在师生们双向奔赴的努力中,我们一定能欣赏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b></p>

学生

课堂

小学

课改

关沟

课堂教学

小组

幸福

学习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