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八一、颂英雄】革命战争中发展壮大的胶东部队历史沿革

海缘

<p class="ql-block">昆嵛山红军游击队栖居地</p> <p class="ql-block">一、胶东井岗—昆嵛山上点燃武装斗争的火焰</p><p class="ql-block"> 1935年11月29日,中共胶东特委在昆嵛山领导了“一一·四”武装暴动,指挥部设在昆嵛山主峰泰礴顶南麓的无染寺,由共产党员张连珠担任总指挥,程伦任副总指挥,三百多人参加暴动,番号为“中国工农红军胶东游击队”。这场暴动因发生在农历十一月初四,故称“一一·四”暴动。  “一一•四”暴动失败后,于得水率领参加暴动的东路三大队二十余名队员突出重围,转入昆嵛山。从此这支红军队伍以昆嵛山为根据地,机智勇敢地同敌人展开游击战争。</p><p class="ql-block"> 他们与刘志丹领导的陝甘红军,是我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在北方保留下来的屈指可数的两支革命武装。</p> <p class="ql-block">天福山起义打响抗战第一枪</p> <p class="ql-block">二、从天福山拉出去的抗日队伍</p><p class="ql-block"> 1937年12月24日,在中共胶东恃委书记理琪领导下,在文登县天福山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三军一路西下攻城掠地,1938年9月“三军”和1938年2月玉皇顶起义的掖县“胶东抗日游击队三支队”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山东游击队第五支队”。五支队的成立,标志着胶东抗日武装力量的空前统一。</p><p class="ql-block">1)胶东部队的第一次整编</p><p class="ql-block">第五支队辖第61、第62、第63、第64第55团。1938年11月五支队又统一编成3个旅。第19、第21、第25旅。</p><p class="ql-block"> 1938年12月八路军山东纵队成立,第五支队奉命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中共胶东区委将胶东划分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四个区。</p><p class="ql-block">2)第二次整编,</p><p class="ql-block">第五支队编成3个主力团。与此同时,以胶东区委军事部为基础成立了第三军区,下辖5个军分区。</p><p class="ql-block">第一军分区辖文登,牟平,荣城、海阳、威海地方武装。</p><p class="ql-block">第二军分区辖蓬莱、黄县、栖霞、福山烟台地武装4个区队,五个游击队。</p><p class="ql-block">第三军分区辖掖县、招远、平度、莱阳地方武装</p><p class="ql-block">第四军分区辖昌邑、潍县、寿光、地方武装。</p><p class="ql-block">第五军分区辖胶县、高密、即墨、青岛地方武装。</p><p class="ql-block">3)第三次整编</p><p class="ql-block">成立第五旅、第五支队。1940年9月胶东部队进行第三次整编,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改编为山东纵队第五旅。辖第13、14、15团并指挥抗大一分校第三支校。</p><p class="ql-block">1940年9月第三军区编为新的山东纵队第五支队。</p><p class="ql-block">4)胶东军区成立</p><p class="ql-block">1942年7月据八路军总部和山东军政委员会决定以第五支队为基础成立胶东军区,归八路军山东纵队指挥。辖16、17团抗大一分校三支校及4个军分区,并指挥第五旅。</p><p class="ql-block">1943年胶东部队精简整编,成立新的胶东军区,实行主力部队地方化,撤销第五旅番号。辖13、14、16团,山东军区教导二团,税警团、四个军分区和1944年威海刘公岛起义的海军支队。</p> <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三军”和三支队会师。成立第五支队大会</p> <p class="ql-block">5)胶东第一次组建5、6师和警备第4、5旅。</p><p class="ql-block">东海军分区扩编为4个独立团。北海军分区扩编为2个独立团和1个特务团。</p><p class="ql-block">西海军分区扩编为2个独立团。</p><p class="ql-block">南海独立团,中海独立团。胶东军区特务团。海军支队。第五师辖13、14、15团。第六师辖16、17、18团。</p><p class="ql-block">八年抗战胶东部队牟平雷神庙打响抗日第一枪,开辟创建抗日根据地,从小到大,由弱到强。 英雄的胶东子弟兵,在党的领导下,在胶东人民的支持下,在许世友等诸名将领指挥下共作战7500余次,歼敌14.6万余人。</p><p class="ql-block"> 胶东地区的八路军整编为2个正规师:山东军区第5师、第6师,2个警备旅:警备4旅、警备5旅,还有5个军分区、9个独立团。</p> <p class="ql-block">胶东部队海渡东北</p> <p class="ql-block">三、胶东子弟兵挺进东北</p><p class="ql-block"> 1945年6月11。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强调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将来的前途看,如果我们把现在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9月21,中共中央,再次电告山东分局:“发展东北,控制冀东、热河进尔控制东北,除去各地派去之部队和干部外,中央是完全依靠你们山东的部队和干部,原则上以山东的全部力量,去完成这个业务,其他各地加以帮助”……“行动迅速,越快越好”。</p><p class="ql-block"> 1945年9月22日。。到11月初。挺进东北的胶东部队,21569人。同时,还有3000名地方干部,随军前往东北。</p><p class="ql-block">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胶东人民,用落后的运输工具,赶在美国军舰输送的国民党军之前,将50000余人的山东八路军部队。和6000多名地方干部,送到了东北,为抢占东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山东军区主力部队挺进东北序列共十个团:</p><p class="ql-block">5师13团(由胶东军区独立3团顶替)→ 4纵32团;</p><p class="ql-block">5师14团(原胶东军区16团)→ 4纵34团;</p><p class="ql-block">5师15团(原胶东军区独立一团)→ 4纵29团;</p><p class="ql-block">6师16团(原胶东军区14团)→ 4纵28团和30团;</p><p class="ql-block">6师17团(原胶东军区西海独一团)→ 4纵31团和33团;</p><p class="ql-block">6师18团(原西海独立2团团部及1营与北海独立1团2营)→ 5纵37团</p><p class="ql-block">原西海独立2团3营 → 5纵40团;</p><p class="ql-block">北海独立1团团部和1营 → 12纵103团;</p><p class="ql-block">胶东部分县独立营组成的团→ 4纵36团;</p><p class="ql-block">胶东军区海军支队:田松支队(杨子荣所在部队)</p> <p class="ql-block">塔山阻击战</p> <p class="ql-block">1)战功卓著的41军</p><p class="ql-block"> 1945年10月,根据中央战略部署,进入东北山东军区第5、6师等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第2、第3纵队。</p><p class="ql-block"> 1946年2月,第2、第3纵队合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948年11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1军。辖第121师、第122师、第123师、154师。</p><p class="ql-block">2)胶东子弟兵血洒南满大地</p><p class="ql-block"> 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41军)在解放战争中,是一支由胶东子弟组成的英雄部队,新开岭战役,四保临江之战,美名扬天下,著名的塔山英雄团就出自该部。</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平津战役中,41军部队在锦西地区途经硕果累累的苹果园时,强忍饥渴,无一人上前摘苹果吃,被毛主席视为高尚之举,赢得“秋毫无犯、仁义之师”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北平和平解放方案敲定后,决定由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军纪严明的第41军接管北平防务。1949年3月,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阅兵中,受到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检阅。</p> <p class="ql-block">接受毛主席捡阅</p> <p class="ql-block">四、军政双胜的27军</p><p class="ql-block"> 胶东二次组建第五师六师,及警备第三旅。组建华野第九纵队。</p><p class="ql-block"> 1945年九日,至十日。胶东部队10个团进军东北后。胶东军区,和各级地方党政组织动员了,3万多名优秀青年参军。胶东军区部队分兵之后,留在胶东地区的部队经过了整编,又组建了新的第5师和第6师。到了1947年3月,胶东军区新建的第5师、第6师,以及警备第3旅被合编为了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后来发展为了第三野战军第27军。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号称华东野战军“四大天王”之一,是一支素以打硬仗而著称的英雄部队,以进攻能力无敌勇冠全军。</p><p class="ql-block"> 在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先后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著名的“济南第一团” 就是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第25师第73团。淮海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到次年一月。第九纵队,参加准海大决战,率先突破碾庄圩,杀进敌黄百韬兵团部。当杜聿明集团逃离徐州时,第九纵队从尾追,平行追击到超越追击。将敌包围压缩在狭小地区内进行围歼。准海战役共歼敌5.6万余人。1949年2月整编为华野27军。渡江战役27军先突破长江防线,获“渡江第一船”称号。</p><p class="ql-block"> 5月,参加解放上海战役,第27军,严守纪律,在不能使用炸药重炮情况下,歼敌2.7 万余人,进入市区以后,部队不入民宅露宿街头。第27军取得了军政全胜的美誉。在解放战争中,第27军共歼敌22点5万余人,创野战军军级单位至最,立下了赫赫战功。</p> <p class="ql-block">27军济南战役第一团</p> <p class="ql-block">五、英勇善战的31军</p><p class="ql-block"> 胶东第三次组建第5、6师和7师,华野第13纵队成立。</p><p class="ql-block"> 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1947年3月,胶东军区所属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之后,胶东军区的地方部队又有了新的发展,先后重新组建了第5师、第6师和第7师。到了1947年8月,胶东军区以上三个师又被改编为了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后来发展为了第三野战军第31军。在解放战争中,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先后参加过胶东保卫战、济南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福州战役等重要战役,著名的“济南第二团”就是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第37师第109团。</p> <p class="ql-block">27军渡江第一船</p> <p class="ql-block">31军济南第二团</p> <p class="ql-block">27军长津湖冰雕连</p> <p class="ql-block">六、歼敌万余人的32军</p><p class="ql-block"> 胶东第四次组建第5、6师成立32军。</p><p class="ql-block">第5师:1948年。3月1,由滨北独立团,东海军分区特务二团,胶东军区特务团,编成。辖13、14、15团。</p><p class="ql-block">第6师:1948年3月成立。</p><p class="ql-block">由南海独立1团,西海独立一团。北海独立2团编成。辖16、17、18团。</p><p class="ql-block"> 1949年成立32军。全军2.1万余人。4月下旬,第32军在胶东军区部队配合下,对青岛、即墨地区国民党军发起进攻,6月2日解放青岛。全军3.2万余人。2月,第32军调归第十兵团指挥并由青岛南下福建,执行以剿匪为主的海防、警备任务。5月11日,第94师在第31军的指挥下,参加解放东山岛,32军共歼敌万余人。1950年11月32军撤销。</p> <p class="ql-block">七、胶东部队裂变式的发展,壮大的基础和根源。是人民的支持。</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胶东八百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事业,做出了特别重大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她将四十余万优秀儿女,送进了自己的队伍,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中,创建了英勇顽强,能征善战,屡建奇功的胶东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7、第31、第32、第41军。在革命战中共歼敌七十五万余人。(其中抗日战争歼敌14.6万余人,解放战争歼敌58.5万余人抗美援朝歼敌2.1万余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其中,八万余人为国捐躯,10万余人因伤致残,支前民工261万人次……在坚持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期间。胶东抗日根据地,军民送交中共中央,中共山东分局的黄金就达13万余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英雄的胶东人民用鲜血和生命,建立起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span></p> <p class="ql-block">材料来源: 《八路军山东纵队》</p><p class="ql-block">黄河出版社《胶东子弟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