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沪、围头寻“乡愁”

老炳

<p class="ql-block">  7月14日,朋友颜良才邀请我和亭义一起到他老家深沪做客,顺便到围头等地走走,我欣然落应。</p><p class="ql-block"> 或者是高兴的缘故,当晚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51年前,我所在的部队陆军92师驻扎在南安县,因围头、深沪一带是我们部队反登陆的“战区”,部队奉命进入战区驻训,当时我是师部通信连运动通信排骑兵通信班的一名骑兵通信员,跟随连队前往“战区”训练和执勤。在这里,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的山,这里的水,尤其是这里的人,这里的海防斗争历史,和我的家乡极为相似,不仅亲切感油然而生,而且勾起了我强烈的思乡之情。虽然驻训时间只有一个多月,但我却与之结下深厚的感情,把其视作第二故乡。尤其是我是一个新兵,第一次在两岸对峙的最前沿之所见所闻所为,是那样刻骨铭心。然而半个世纪的时光,如同一把无情剑,早已把它削得体无完肤,仅存的几个印记却也挥之不去,在脑海里来回翻阅着,如同一个离别故乡许久的游子对乡愁的执著和爱恋,我决意趁机好好寻找那久违的“乡愁”。</p><p class="ql-block"> 7月15日下午3点多钟,我们三人驱车前往晋江深沪。当车子进入晋江国道往深沪行驶时。我看到,晋江通往深沪原来只有一条土公路,现变成变成了纵横交错、绿树成荫、四通八达的水泥路和柏油路;路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公路两旁整齐的楼房连成一线,把那些分散的村落连成一片,要不是看到路边的地名牌,那真分不清车己到了那里。此时的我,原本自以为当年作为一个骑兵通信员,跑遍了围头、深沪山山水水,摸黑也可以找到点的我,自信荡然无存,宛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愣了,什么找当年居住的村子,拜访老房东等等无从说起,只能老老实实地随车到了深沪镇颜厝村。</p><p class="ql-block"> 大约下午6点多钟,我们进了村,就看到路口装饰彩门迎接贵宾的到来。车在颜良才老友家门口停下来,我们下车一看,前后百来米各有二个彩门,左右二行各有靓丽霓虹灯打着恭祝颜加苗孙儿周年誌庆字样,灯火辉煌,喜气洋洋。见我们的到来,主人颜加苗格外高兴,热情地迎接我们进了屋。</p> <p class="ql-block">  老颜已六十来岁,一米六几的个子,黝黑的脸上透着刚毅,显得精干豁达。他立马叫爱人弄了几个好菜,摆上酒招待我们。我们碍于他家正忙着庆典,准备到酒店住宿,可老颜执意要我们住在他家。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当晚我们也就留宿老颜家。</p><p class="ql-block"> 老颜的家,占地一亩,一个好大的院子,精致秀美的花木盆景,还有假山,装饰拥族着一栋三层楼房,可谓典型的乡村别墅,虽装修一般,但十分怡居。晚上,在喝茶闲聊中,我谈到“51年前这时候曾在围头、深沪驻训,发现这里一到傍晚,大人(一般是男人)和小孩,好多人都端着一个大碗盛着地瓜汤,夹个小蝶在屋外吃饭,可以说成了一道风景线,可这次来没看到?”老颜说“没错,我们这里没种水稻,只种地瓜,也只能吃地瓜,那时住的房子小,家里热,所以好多人一到傍晚都跑到屋外面吃饭,凉爽一些。”接着,老颜又谈到,“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抓住了先机、商机,有的与台资合办企业,有的自己办工厂,有的从事对台小额贸易,还有像我利用自己的特长,专门生产芋头圆子,供应一些酒店,创出了“亚苗芋圆”品牌,畅销国内和金门市场。现在大家手头宽裕了,好多人都盖了新房。”接着,老颜又动情地告诉我们,“孙儿有福气,出生逢盛世,这一周岁庆典我们不收礼,准备摆40桌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和乡亲们,感谢国家好政策,感谢亲朋好友和乡亲们的支持帮助。”这时,同来的颜良才告诉我们,“老颜是我的师傅,他毫无保留地传授我技术,带出了一批人,现在都在外面从事做“圆子”(如肉圆、芋圆、鱼圆)的生计。”我们知道,颜良才,土名亚狗,正是这批人之一,在东山铜陵从事各种圆子加工。他人品好,手艺好,作的圆子好吃,找他加工圆子的人很多,生意兴隆,现在他同时又搞起了养猪和民宿,成为东山名噪一时的名人“肉圆狗”。听了老颜和“肉圆狗”的一席话,看到村里这么多的乡村别墅,这么宽阔整洁的乡村大道,再看看老颜那浓浓的感恩之情,那不忘帮助他人共同致富的胸襟,我们不禁对老颜肃然起敬!看到颜厝村,旧貌换新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无不感到欢欣鼓舞!</p><p class="ql-block"> 老颜的为人,使我又想起了当年的老房东施大娘。施大娘性格文静,待人十分热情。丈夫逝世后,为生存,在儿子结婚并育一子后就送他到南洋谋生,留下她和儿媳妇孙儿一块生活。她们家是一幢二层的小楼房,有个二十多平方米的院子。我们班就借住在她家一层,战友们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末径许可决不登上二楼,空闲时战友们经常帮施大娘挑水劈柴,打扫院子。那时她们吃的是地瓜,我们知道施大娘的孙子喜欢米饭和馒头,每天主动盛一些米饭,拿几个馒头给大娘。施大娘和她儿媳妇只要发现有战士泡在脸盆的衣服来不及洗,就帮助洗了。此后战友们再也不敢把脏衣服泡在脸盆里。有一次,战友小张中暑了,连队卫生员给他吃了药未见好转,施大娘赶紧去抓了袪暑中药,煎好给小张服下,使小张很快恢复健康又投入训练。在施大娘家一个多月,我们与施大娘亲如一家,情如鱼水。驻训结束我们离开施家时,施大娘抹着泪水挥手与我们告别,甚是动情。我和战友们的眼框也都湿了。</p> <p class="ql-block">  7月16日上午10点多钟,骄阳似火,按耐不住出去走走的心情,我催促亭义和肉圆狗去深沪湾看看。</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部队在围头、深沪一带驻训时,深沪港不大, 停靠着几条机帆船,毫无生气,而今恰逢休鱼,围网船停满港口,有的船上有渔民在整修船具,以备开鱼之用,这倒让那寂静的鱼港添加几分生气。通往港口的土路,早已变成变成宽敞的沿海大通道,两边树木翠绿成荫,贴着海港而过,壮美而帅气,尤其是不远处的左侧山脉与故乡铜陵的后山如此相似,雄踞海湾,如天然屏障,默默地守护着海港,使人更添爱意。</p> <p class="ql-block">  7月17日上午10点来钟,刚忙完孙儿周年誌庆的颜加苗冒着酷暑,亲自开车送我们到围头湾兜风。</p><p class="ql-block"> 在围头湾,我们参观了 位于围头村的“八.二三”(即指1958年8月23日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对金门国军发起炮击作战)战地公园,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悍然宣布协防台湾,支持国民党台湾当局妄图“反攻大陆”,加紧对福建沿海地区的渗透、袭扰。围头村距大金门岛只有5.2海里,是大陆距金门岛最近的渔村,是海防的最前线。那时,国民党军不时窜犯围头沿海,进行轰炸、炮击、小股袭击、水鬼偷袭,抢夺、扫射百姓渔船。面对国民党军的猖狂挑衅,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发起对金门岛国军的“八.二三”炮战,狠狠地打击了嚣张一时的金门岛国军。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当年的炮位、海岸炮、坦克、战壕、战时指挥所、安业民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镌刻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题写的“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的题词。我们看到了,战场小老虎民兵英雄洪‘建财的先进事迹等。仿佛间,我们如同亲临炮战战场,亲眼目睹了,在炮火硝烟弥漫中,解放军战士安业民在身后不远处存放的弹药被敌方炮弹弹片击中起火,自己身上也着火时,顾不得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巨疼,坚持把火炮转移到安全位置而光荣牺牲;年仅17岁的民兵英雄洪建财肩扛七八十斤重的炮弹飞奔着往炮位送弹药的娇健身影;还有许多民兵不惧生死救护伤员,抢修工事等英雄壮举,无不表现出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此情此景,让我联想到,1953年7月16日东山保卫战时,东山人民在老县委书记谷文昌的带领下,积极支前、参战,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配合人民解放军打败了窜犯东山岛的蒋军,取得东山保卫战的胜利,展现的就是这样浓浓的家国情怀,并教育和熏陶着我们一代代人,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中,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想着它,记着它,拥有它,魂牵梦萦。</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围头“八.二三”战地公园,老颜又带我们到了围头村,给我们讲叙了有关情况。</p><p class="ql-block"> 51年前的围头村,显得很破败。当年的炮战,一个不到3平方公里的村庄落下了5万多发炮弹,几百座民房一大半残垣断壁,一片废墟,承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之后又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围头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一直未能改变。</p><p class="ql-block"> “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了促进祖国早日和平统一,围头村化干戈为玉帛,鉴于金门岛吃水难的问题,以管道引东湖水从围头湾入海通往金门,带头实现了“五通”,即通水、通婚、通邮、通商、通航,促进两岸融合和经济发展。他们又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之机,发挥围头湾碧海蓝天,洁白沙滩,风光旖旎,游客纷至沓来的地理优势;深度挖掘战地文化资源,让滨海旅游如火如荼,不仅医治了战争创伤,而且展现了前所未有的盎然生机,花园式民居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人留连忘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幸临“战区”寻乡愁”,遗憾时间太短,只有两三天,但我却带回了那朝思暮想的“乡愁”——浓浓的家国情怀。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我把这一碗醇香的美酒,献给战友们,岂不快乐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