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游温榆河公园,接天蒲苇满池红莲 2022,7,25

伊大成

7月25日,决定去温榆河公园一游,路途遥远,清晨出发。两个多小时公交。查高德,在南面的12号门下车。这里又称温榆国风园,今年五一开园。算温榆河公园一部分,却不相通。我还没来过。 国风园区按照医、药、典、养划分为四个区域。从西南门入园,首先是“医”区,建有杏林清泉景区,通过文化墙展示孙思邈、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中国古代名医、医术、医方、医著等。 小园十分精致,野渡无人,风景清幽。 “典”区,围绕国学典籍,建设了一块近2000平方米的国风广场,用于开展汉服秀、国学讲堂等传统文化活动。 北部“药”区,约2万平方米的花谷区,对应春节、清明、端午、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种植早园竹、荠菜、艾蒿、藿香、茱萸等时令植物,多达200多种、超过2万盆的乡土药草植物,打造“中草药苑”。 园内一座长方形大湖,是“方湖静赏”景区。利用园区内腾退保留下来的建筑物,沿湖边打造休闲长廊、亲水平台、书屋等功能区,供市民休闲养生。 公园里的竹林雅舍,正举办:“温榆·印象”图片展。展览以“温榆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三大主题,带领游客感知北京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可惜的是国风园区与温榆河公园却不相通。还需从12号门出来,坐两站车,到2号门进入温榆河东园。 进温榆河公园二号门,过一条小河。去年来时,这里鲜花簇拥,十分精致,今年小河边芦苇丛生,缺乏打理,略显荒凉。 过小桥就是一个小荷塘,池水如镜,映衬着云影树影,红莲绿叶,幽静雅致。 沿湖畔漫步,荷塘虽小,景色清幽,值得细品 湖畔小路竟然被两侧草花遮蔽。令我想起白居易的诗::<div>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br>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br></div> 今年疫情肆虐,公园里少有游人,确有点凄凉之感 湖边的数十盆荷花,似乎也无人照料,又没有摆放好。虽然明显都是名贵品种,却显得有些落寞 荒草丛中赏红莲,也是一种情趣 东园南北是一个大苇塘,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绿色蒲苇,遮天蔽日,满目绿色。正是夏日浩荡的湿地风光 向西走上跨越湿地的栈桥,满湖荷花,接天莲叶是更壮观的景象 一只白骨顶水鸡,在与食物奋战,溅起一片白色水花 桥上俯瞰莲花,角度独特 几艘游船停泊在荷花丛里,游客稀少 花影、云影,徘徊水中,湿地风光,独特风景 从北面的桥下走到温榆河西区,不远处就是玲珑望月景区。这是一片形状奇特的莲池,曲折回旋的栈道通过莲池中,池水中有叠置红色火山岩形成的一座小岛。池水中种植的睡莲,荷花盛开 沿水中栈道前行,欣赏荷花,睡莲。 莲池中还有一群黑天鹅 这里的荷花品种较多,虽然生长偏弱,却也别有风味 欣赏过荷花,沿西区大湖东岸南行,湖水明如镜,岸边风景,水中倒影,美如画 湖岸上有几株彩色向日葵,明显是自然生长的,还在开花。 湖面上,一对小潜鸭,悠然漂浮 到大湖南岸,是别致的茑屋,有游客叫它“鸟巢”,看上去的确像树枝搭建成的鸟巢样子。 茑屋内部较为清凉,有顶棚可以遮荫, 茑屋内部较为清凉,有顶棚可以遮荫。在二层窗口,可以远眺整个公园。 大湖中有孩子们在玩皮划艇,近来发现北京很多公园都有皮划艇项目。 公园南部,是大片芦苇荡,典型的湿地风光。从茑屋出来,沿湿地中的栈道前往西南端的七号门,一路欣赏湿地风光。 湿地风光,水鸟不少,但芦苇茂盛,很难看到。这是一只飞过的黄苇鹣 夜鹭 䴙䴘 到七号门,出去才发现,外面的路被阻断了,只好重新进园。好在一位开电瓶车的小伙子,带我到六号门。踏上归程。盛夏重游温榆河,有失望,也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