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斋主:岳喜明的美篇

石墨斋主:岳喜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弘扬、传承中国传统技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岳喜明公益事业雕刻系列专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之(15)</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纪念著名版画家王寄舟先</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诞辰108周年</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暨徐州市民俗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王寄舟版画廊》作品展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由鲁迅先生倡导和扶持的,使之成为左翼文艺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此有了中国现代版画,并赋予以【艺术为人民大众】新的时代使命,在中国美术史上,版画艺术是起到了革命艺术的先锋作用的,是以艺术形式表现了中国的艺术革命和战斗的魂魄的,是最富有时代精神并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理想追求血肉相联的。</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王寄舟先生是从30年代开始,在鲁迅思想的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老战士之一。他早在1932年就参加了李可染、王肇民、汪占非等组成的【黑白画会】开始从事新兴木刻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中华全国木刻研究会的活动。主编【占地画刊】,积极为抗日呐喊,以木刻为武器,把刻刀当钢枪和敌人战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新中国成立后,王寄舟先生以最大的热情,呕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在美术园地辛勤耕耘,培育新人,曾任江苏省版画协会副会长、顾问,为江苏水印木刻学派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版画艺术富有【力之美】,包涵激情,对比强烈,言简意赅,刀锋犀利,粗放雅拙,艺术风格质朴豪放。耄耋之年,刻意求索,摄取新法,实在是难能可贵。1991年9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10周年暨新兴中国版画家协会授予王寄舟先生【中国新兴版画贡献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岳喜明1978-1981年间,在徐州四中跟随王寄舟、田学森先生进修学习版画、美术,深得师传,为人生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时过境迁,记忆犹新,恩师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04年,由徐矿集团海外联谊会:邵国宝、赵立身先生发发起,在徐州市民俗馆设立【王寄舟版画廊】将其代表作品32幅镌刻、陈列留存后世供人民观赏和研究。岳喜明诚然接下了此项雕刻工程并担纲完成镌刻任务,也是对先生培育之恩的回报……!</span></p> 女战士、看准了敌人(1938年作) 上工(1935)、卖报童子(1938) 攻打碾庄(1979)年作 雪地行军(1976年作) 淮海烈士纪念塔(一九八八年) 中山陵(1962年作) 友谊(1982年作) 冼星海(1962年作) 聂耳(1962年作) 抢收抢种(1956年作) 长城(50年代作) 江上长虹(1978年作) 利国铁矿(1964年作) 徐州小景(创作于50年代) 云龙山(五十年代) 南瓜花(1991年作) 大榕树下(1962年作) 柿子树(1956年作) 题赠作品(杨涵) 祝贺作品(彦涵) 祝贺作品(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