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峥嵘岁月

大雨点

八一前夕,拿出父亲的遗物再次仔细端详,睹物思人。第一件是黄呢子大衣,那是55年授衔时配发的,遗憾的是这件大衣父亲没有穿几次就变成了遗物。1957年2月6日父亲因在长期的革命战斗中历经百战,多次负伤,体内还留有多块弹片,他没有等到我们长大,没有享受到他们为之奋斗建立的新中国的新生活,就离我们而去。如今我们把它珍藏至今已经六十五年了,每到八一建军节我们都会拿出来仔细端详,并把这动人的故事讲给下一代。<br> 我的父亲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军人,他把他的生命全部献给了最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并亲身经历和参与了中国革命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攻占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十四年抗日战争和四年多的解放战争的艰苦磨难走向胜利辉煌的岁月。<br>  第二件遗物是一个陪他征战一生的望远镜,距今已有八十五年的历史了,上面布满了蹉跎岁月的痕迹,仿佛把我们带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我们似乎看到战火纷飞战场上军人的潇洒,他们的忠诚是在枪林弹雨中铸造!他们的精神永存。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记住他们就是记住历史,记住他们就是不忘初心。 第三件遗物是一个公文包和一支派克比,因为时间太遥远派克笔已丢失多年,实为可惜。这个公文包距今也有七十多年的历史了,它装载这对国家对部队的信心和责任,对妻子和儿女的挂念。原来光滑漂亮的牛皮面已被岁月抹去光滑,它被子女们作为革命文物保存至今也已是万物之幸了,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公文包,它是革命传统的物证,它是传承给红色后代的精神物质,<br> 第四件遗物是父亲留下的勋章和纪念章。因为频繁的搬家有很多纪念章丢失殆尽,实为遗憾。<br>  父亲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从此转战沙场,从南到西北,又从西北到河北再东北,又南下剿匪再到守卫罗湖桥,抗美援朝,整整走遍大半个中国,直到全国解放。党和国家为他授勋,当之无愧。父亲您是我们心中的丰碑!<br>  时光荏苒,沧桑巨变。父辈的足迹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湮灭,红色的记忆并没有在历史的深处褪色。逝去的岁月是历史,作为红军的传人,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除了传承他们的血脉,我们还要传承他们的精神,弘扬优良传统,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无数革命志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抒写出感天动地的历史篇章。 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无私,将超过,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历史的启迪永在,精神的价值长存。 <br> <p class="ql-block">  第五件遗物是一个叫马搭子的物品,现在的年轻士兵都没有见过,它是一个长160厘米,宽90厘米,质地为全棉布的马褡子,浅浅的黄绿色,透出岁月的斑驳。马褡子是一种搭在马背上的大布带。行军打仗用上它很方便,马褡子左右两侧下垂,各有一个大口袋,用来装东西,每个大口袋被分割成四个小口袋。不知道这个马褡子的来源来自哪里,只知道是父亲在延安时部队统一配发的,还是缴获敌人的?这个马褡子距今已经80余年了,保存依然很好,没有任何破损。这个马褡子是我父亲当年使用过的物品,几十年来一直在家中珍藏。以后见不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