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记忆】危险时刻见真情

杨平

<p class="ql-block">  1976年,对于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来说,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甚至全世界的一部分人也不会忘记,因为那一年的灾难太过恐怖。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偌大的唐山一夜之间夷为平地,方圆百里也未能幸免。而我,正巧在距唐山百里之外的遵化部队服役,更具体地说,是在清东陵的界内执行任务。那时清东陵尚未开放,部分陵殿被用作军用战备物资的仓库,因此我在那里站岗放哨。</p> <p class="ql-block">  “7·28”凌晨那场山崩地裂的巨震刚刚过去,惊魂未定的第二个深夜,又一场强烈的余震悄然袭来。当时,我正与老班长在漆黑的大殿前檐下巡逻。突然,一阵轰隆隆的巨响由南向北呼啸而过,紧接着,一道道刺眼的红光在夜空中频闪,大地随之剧烈震动,陵殿建筑发出咔咔的呻吟声,屋顶的砖瓦噼里啪啦倾泻而下。</p><p class="ql-block"> 我尚未来得及反应,一只迅猛有力的大手已将我猛地推开,我跌跌撞撞地扑倒在院中空地上。几乎同时,一个瘦小却坚定的身影扑压在我身上,将我牢牢护住。几十秒的剧烈摇晃过后,我才逐渐意识到危险瞬间过去,只觉身上的老班长喘着粗气,颤抖着身子从我身上挪开。我挣扎着坐起,四下摸索,前后左右尽是碎砖瓦砾,心有余悸。</p><p class="ql-block"> 我急忙打开手电,光束中映出老班长正弯着腰,紧皱眉头揉搓着大腿,脸上满是痛苦。我快步上前搀扶,声音哽咽地问:“班长,你受伤了?”他只是淡淡地说:“没事。”我们一瘸一拐地离开那片依然危险之地,我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那一刻,我真正看懂了“战友”二字的分量,也明白了何为“危难时刻见真情”。</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相处时间不长,又因近五十年来失去联系,我只记得他姓宋,大概是1970年入伍,1977年复员。希望这篇文字能传到宋班长手中,愿他能读到我深深的感激与怀念。这份情谊,我将终生铭记。正是:</p><p class="ql-block">战友情深勿质疑,难分作战与平时。</p><p class="ql-block">当年经历惊魂梦,一夜思来半夜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