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营街十年的变化

叶加云—资深摄影

序言<div>追踪四营的街道得从明清时期开始,那时集中在白龙桥那里有五尺道,是古代中原地区商人来往的通道;新中国成立后,在四营村赶集,后来才到现在的四营街,那时叫新市场,刚刚成立时只有人和街大约0.5平方千米的集市。</div><div><br></div> 2012年1月12日四营街首次出现超市,告别了小橱窗购物方式,超市来自西方,我们很快就学会了。 当时的四营街路面是很破烂,大概是2005年打的水泥路;行道树是香樟树,于2010年栽种。 当年修马场路时,新四路是单行道,此日2012年加宽。 牛栏江休闲广场,当时四营人很稀少,人们在广场打球锻炼。 该年四营的房屋没有彩钢瓦真材实料的房子。 牛栏江休闲广场牌坊,现在仍然存在,只是现在看起来显得不伦不类的存在。 休闲广场市民在锻炼身体 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小超市所在,这个位置的东边现在成了宰鸡宰鱼的场所。 四营老街的建筑,在现在的人和街(又叫岔街),曾经是皮鞋加工店。 改革开放初期的四营文化站录像放映室,当时的安全意识实在的太差了。 大约在2015年新铺的水泥街道。四营街道第一次出现道路标线。 2015年呈贡的土地被城市化后,原来呈贡的大棚搬到四营,农药化肥店应运而生。大棚产业链很长。 地摊和在建宾馆 每到周六赶集日,商户们占道经营,窄窄的街道。此时四营街的交通是瘫痪的。 2017年四营农贸市场建成运营,由私人出资建造。 农贸市场初具规模,显然摊位虚设,商家没有到位,还有把地摊的农户。 并非所有事物都是一蹴而就的,四营环卫工人在2017年出现,从此街道一天比一天干净。 到赶集日出现了快餐 经过大约8年的生长,香樟树有碗口那么粗了。 数码科技日新月异,相应的产业也朝气蓬勃。 商店的玻璃橱窗多了起来,玻璃橱窗看上去漂亮时尚。 2018年的时候赶集多数时候做三轮车,轿车还很少。 赶集日村民的背篓,左边的竹子编织的背篓有着浓浓的年代感,右边的的塑料背篓近年出现。 蓬勃发展的数码产业 2020年美容产业蓬勃发展,瘦身店出现。 疫情中的服装店 2021年冬天,商家笼火取暖。 2021年初现抽水厕所,从此人们告别又臭又脏的旱厕,苍蝇少了,幸福感提升了。 液化气的普及改变了人们做饭的方式,现在大多居民都是电磁炉加液化灶。 饮食业蓬勃发展,烤鸭店有两家。 四营街的房子层数4层 大型方形伞代替原来的园伞 旗袍服装店 手工业,制作特色服装 冬天烤火吃饭 自行车修理店 很多乡镇找不到这样的店。一个小镇有完备的服务体系,从餐饮,服装,购物,自行车修理,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你遇到的问题基本都能得到解决。 手工产品 自产自销的豆腐 祭祀用品 街边象棋 早点小吃 垃圾分类 快递 放下沉重的背篓,用购物小车。 活鸡宰杀点 赶集日的大鱼 民间中药 民间艺人 夜幕下的烧烤 米酒 2022年4月 第三次铺设路面成柏油路。<div>总之,四营越来越干净整齐了,是个宜居的小镇。</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