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儿当兵去(一)(军歌嘹亮~1)

大自然(建军)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前言</p><p class="ql-block">为《军歌嘹亮》上、中、下集作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男儿当兵扛枪去,保卫人民家园,捍卫祖国,肩负起保卫国家领土和人民安全的重任,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不懈追求,也是每一个热血青年的义务、责任和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兵的日子很苦很累,但无悔于我的一生。青春只有一次,当兵荣耀一世!青春,是人生中最最美好的时光,难以忘怀。当祖国的边疆又一次受到北方熊的窥视和侵略时,我毫不犹豫的摔笔溅墨, 披上戎装,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铸就了无悔的年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幸运,入伍就来到了世界上著名的黄土高坡,来到了解放军仅存的十个红军师之一的兰州军区21军61师,光荣的在其麾下182团二营六连任战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有唐:王昌龄的《从军行》</p><p class="ql-block">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p><p class="ql-block">今有热血青年的《从军行》</p><p class="ql-block">莫待青春空逝去,一条山上守边关。忠魂雄起黄土坡,不葬北熊身不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就有了我弃笔从戎,风餐露宿于戈壁大漠、英姿飒爽于黄土高坡的日日夜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一条山原为我21军的对苏防御作战阵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要当兵去 </p><p class="ql-block">上世纪1970年9月,我从市二十四初级中学毕业升入市一中读高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国内史无前例的“文革”刚从两派分裂武斗状态处于比较“稳定”阶段。国外由于1969年发生的侵犯我珍宝岛事件,我们与当时未解体前的苏联有了交恶,而有着老大哥之称的苏联、却短着兄长般的气魄,竟扬言要对有着兄弟般友谊的我国进行外科式手术打击。国际形势一下子变的十分严竣和复杂。毛泽东主席发表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备思想深入人心,全国上下处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紧张战备动员状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武进县委在机关大院草场上放有关珍宝岛亊件的电影,放映前先由当时一位解放军支左部队的首长讲话,他的几句话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的原意是这样说的:“仗是早晚要打的,有志青年应报名参军去,保卫家乡,保卫祖国……"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70届初中毕业生绝大多数都分配了工作,走向了社会,每个班只有几位同学继续升学,我是继续升学者之一。在当时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我不是很热衷于读书。当时就被部队首长的讲话深深吸引往了,很有一番热血沸腾的感觉:对,我为什么不去参军保卫家乡?我要用热血去捍卫我的祖国,我要当兵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市一中读高中才就读了二个月,常州市征兵工作开始了。我急忙找到班主任林筱荣老师,阐明我要当兵去的决心,并引见到当时分管征兵工作的校革委会副主任贺国玉处。记得贺副主任正在修理自行车,听了我说明来意后一口回绝,理由很简单,年龄不到,违反国家征兵条例!当时感到希望彻底破灭,如当头一盆冷水从头凉到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沒多久,眼看武进县大面积征兵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大街上已出现穿着新军装的新兵在逛街了,急的我如烫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为了能当上兵,到处寻找着一切可能产生梦想的机会!学校也近半个月沒去听课了,同学也好几次带信来要去学校,老师催了又催,可我就是不死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时我又非常幸运地听到了一个小道消息,武进县征兵工作结束后突然有消息说还可再增招30名机动数、由于大面积征兵工作已结束,就准备在县机关干部子女中凑凑数的消息,真是久旱逢甘露,天不绝我也。虽然常州和武进在当时归属不同,在行政区划管辖上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但我决心搏一下。当时只担心父亲被打倒,是否部队要不要?后左右环顾一下,又不是只有我父亲被打倒,靠边站的多了,几乎无一幸免!决不放弃这难得天赐的好机会!人急了就如鸡敢叫板黄鼠狼,兔子急了也能飞起一脚踹死老鹰般勇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得解决报名问题!一天在县委机关老礼堂前的池塘边玩耍,见县武装部夏部长上厕所方便,赶忙紧紧跟上,装作偶而撞见,热情打过招呼后待其出来就死命缠住不放。用近乎动容的态度一口一个“叔叔我要报名、叔叔我要参军、叔叔帮我”,态度十分诚恳、坚决。又是表决心,又以准备写血书送上部长家门“胁迫”,并谎称已得到父母亲全力支持!夏部长急于要走,说要开会,我一路尾随,紧缠不放!被缠的无法的夏部长只得答应,保证在会后征求我父亲同意后就让我去参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管咋地,先报上名再说。命运这次总算是沒有跟我开玩笑,终于光顾了我这个从来就运气欠佳的人,我被同意参加体检了,看来我仍属于可教育好的子女,组织上并没把我当成“狗崽子”!后来每当想起此事,深深感觉到这是我做的人生中最伟大、最聪明、最合乎逻辑和最值得骄傲的一件大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时政审特严格。我当时倒十分担心沒获解放的父亲政审通不过,父亲也有点担心,虽然也知道父亲的日子很不好过,但还不懂事的我整天缠着父亲,老父亲被我缠的没办法,只能带着我一起找到团副参谋长(新兵集训团长),记得父亲对团副参谋长说:我也算是个老兵了,千万不要因为我的事耽误了孩子,孩子自愿想当兵,如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就请收下他,带他走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体检刚一结束还没二天,就接到县武装部通知要我到常州学校开具在校表现的证明。感到希望大增,急匆匆赶到就读的市一中,找到班主任林筱荣老师,解释清楚几天不来上课原因,又引见到当时分管征兵工作的校革委会副主任贺国玉处,说明情况后又被断然拒绝,理由一是年龄不到没有理由开证明,是违反国家征兵政策条例的。二是才到校就读沒三个月,中间还中断了近半个月,学校不了解,不给开证明。这如同晴天霹雳!无助的我情急之中只得忐忑不安地回到毕业不久的初中找到原班主任王忠坤老师(在初中时由于受“文革”影响,‘狗崽子的'名声太臭,对王忠坤老师的印象不是很好,谁知)王老师二话沒说,立马就给我开具了证明材料,使我能在社会客观条件确实存在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得以顺利参军!从此我对王老师(已毕业离开学校)才有了新的看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22日,忘不了那一天,刚过了没多少天生日的我终于拿到了入伍通知书,我当时兴奋的全然顾不上正在流泪的母亲,全县新兵集中赴军营只剩下三天时间,我终于有资格去武进鸣凰一个学校领军装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亲得知我被批准入伍,还特地从接受劳动改造的五七农场赶回,到家已近中午,见我已穿上新军装很高兴地说:“咱们祖辈当兵的人有好几个,就数你最神气,到了部队上要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可惜的是父子俩没有过多交流的时间,午餐后父亲又急匆匆地回到五七农场接受“改造”去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终于如愿以偿,在新兵集中赴部队还剩下最后三天了,我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心怡的新军装。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此时才发现,县政府大院里30个穿上军装的发小,哪一个不是文革中政审问题成堆的“狗崽子”?还是我们最尊敬的解放军能慧眼识珠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我还特地穿上新军装到就读的市一中学校去好好的炫耀了一番!在平时望而却步的教师办公室里,班主任林老师笑容满面端来的一杯茶,办公室老师们的赞扬声,还有窗外挤满了探头探脑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发生的一切都使我骄傲的至今都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知在刚出校门的不远处,却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激人奋起的小插曲,也幸亏有了这一次偶遇,使我终身受益匪浅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刚走到距离学校不远处的一座常州的石拱老桥一一琢初桥(位于常州古城区青果巷东首,跨古运河支流。民国时期由常州慈善家、常州贫儿院主要创始人之一伍琢初捐款建造并由其名字命名)时,迎面又遇上了我的英语课杨老师。赶紧毕恭毕敬、诚恐诚惶地上前喊了声"杨老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谁也没想到杨老师此时的一句话却深深的刺疼了我,事后想想这可是影响我一辈子的金玉良言啊……至今难以忘怀!正是这句看起来很不经意的一句话,却激励和鞭策了我一辈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杨老师先是一愣,眯着眼睛看了我好长一会,然后她才缓缓的反应过来说:“是小王吗?神气嗒!我说你怎么最近一直不来上课,你怎么穿上军装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能我在学校给老师留下的印象不算好!算是班上比较调皮(但从不敢捣蛋)的一个……沒想到杨老师临走时又突然冒出一句:“你还能当兵啊……当兵可不能再调皮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望着杨老师渐渐远去的身影,我呆呆的愣在那里,心里仿佛在滴血,做人的尊严告诉我:我为什么就不能当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此算是彻底跳出了那个莫名其妙、不可理喻的时间段,彻底与自己蒙昧无知、无所畏的过去划清了界线,再也不敢在任何场合、以任何方式、有任何造次……不过说句实话,初中、高中的同学至今都有来往,有时纯粹好奇的偶然问起这些事,同学们还真没有一个说我在校调皮过头的。想想也不敢呀,我可是一个打小就在孔夫子家乡长大、被严父管教的抬腿怕踩着人,张嘴怕被打掉牙、性格打小就有点内向的孩子!怎么会如此不受老师待见呢?连我都不相信,同学们更沒有说我什么的,至今我和同学们都保持着密切联系,关系都很好,也沒见一人说我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的至今都感谢杨老师的那句不经意或半开玩笑的话,没她那句话或许就可能没有我的今天,真的好感谢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26日,锣鼓喧天,红旗飘扬,乐队开道,全县新兵在武进县政府大院集中,奔赴火车站,从此我踏上了社会,走入了部队这个大熔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当时就在这座桥上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教诲,常州古老的石拱桥一一琢初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0年12月26日是新兵集中时间,一早起来准备出发时,母亲和我说:“你爸在农场上回不来,我送你到县委吧!”老母亲也是胶东半岛人,I948年入党,任村妇救会主任,淮海战役时动员做军鞋、送军粮、动员参军的事沒少干,曾有过淮海战役激烈时,刚动员好并敲锣打鼓送走村里的一名参军子弟,一星期后又默默接回尸体的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母亲送我到县委,又跟着欢送人群一直到火车站,沒见母亲说一句话,我们和新兵团部领导在一个闷罐子车箱内,直到火车快开时,母亲才走到车箱门前说了一句话:“多注意自己身体!”然后眼含热泪挥了挥手说:“走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算是幸运的,被在武进征兵的兰州军区批准入伍,结束了我可爱的学生生涯,在父亲被无情的“文革”铁拳打倒在地还不得翻身之时我参军走向了社会,翻开了从此决定了我一生命运的新篇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可怜的父亲直到我参军五年后的1975年3月复员回常,仍在武进隔湖(西太湖)“五七”农场劳动,未获彻底解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革”十年的遭遇使父亲已渐渐老去,不过此时天已破晓,桃花开了,梨花满园,百鸟争鸣,万紫千红,春天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我没有忘记初中的班主任王忠坤老师,前几年自己作东还委托同学请来已退休多年的王老师,以表谢师之恩!</p><p class="ql-block">我的二十四初级中学毕业照</p><p class="ql-block">我1970年在武进县的参军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