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宁丹噶尔古城

冰城雪松

<h1> 6月20日下午,游完日月山,我们去游丹噶尔古城。丹噶尔古城位于西宁市湟源县,距西宁市40公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自古有着“小北京”,“茶马商都”,“环海商都”等美称。</h1> <h1> 在去丹噶尔古城的路上,看到一些奇异的山体和盛开的油菜花。</h1> <h1> 来到丹噶尔古城的的西城门——拱海门。历史上,由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因此西汉时丹噶尔便成为藏汉商贸要地;唐宋时这里的茶马互市热闹非凡;明朝时发展成为集镇,并且开始建城;清朝时在这里设丹噶尔厅,为在边疆设定的县级政权;民国时丹噶尔古城商业贸易达到高峰,被誉为“茶马商都”。</h1> <h1> 走过迎春门,路旁广场上有当年赶着牦牛、骆驼来古城经商贸易的雕像。</h1> <h1> 来到明清老街,街两旁店铺林立。街上还有排灯,它是流传于湟源县民间节日的彩灯艺术,其实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到19世纪清代中期。当初商家为了在夜间招待顾客,纷纷制作商号广告招牌。排灯已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h1> <h1> 古城还有一家旧中国时英国人办的仁记商行。商行外面有两个英国人雕像和座椅,供游人拍照。</h1> <h1> 仁记商行对面,是清代的丹噶尔厅署。由于丹噶尔是“海藏咽喉”(通往西藏的通道,逼近青海)、“茶马商都”,汉、回、蒙、藏等在此经商交易之所,显得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为了有效行使管辖,乾隆九年在此设立丹噶尔厅属。古街上还有城隍庙、文庙、丹噶尔演艺厅和不同宗教的寺庙等建筑。</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丹噶尔厅署</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丹噶尔厅署</h1> <h1> 城隍庙修建于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是青海保存最为完整的城隍庙。</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城隍庙</h1> <h1> 文庙也称为孔庙,建于民国七年至九年(1917—1920年)。文庙外面砖雕照壁上的砖雕所反映的,是孔子周游列国的情景。</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庙照壁</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丹噶尔演艺厅</h1> <h1> 古城内共有两座城门,西城门叫拱海门,东城门叫迎春门。</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迎春门</h1> <h1> 我们匆匆走过明清老街即返回拱海门乘车,因为还要去距离西宁30公里的扎麻隆凤凰山。</h1> <h1> 路上,司机师傅把车开到森林公园的路口,问我们去不去。我说有些累了,不去了。</h1> <h1> 来到扎麻隆凤凰山,这里是昆仑文化发祥和流传的重点地方之一,也是唐蕃古道和南丝绸路上的重要驿站。传说女娲(九天玄女)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累倒后,化作一只美丽凤凰降落此山。汉代时山上曾建有一座九天玄女庙,后来不幸焚毁。1958年和1998年,在此出土了九天玄女古宝瓶、昆仑神石记事碑等珍贵文物。同年民间发现了九天玄女的古圣像和女娲、伏羲龙蛇交合的奇石、西王母摇钱树奇石、盘古王命精圣石等珍贵天然圣物。1998年,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中华昆仑文化的龙头景点; 2010年7月,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9月,被联合国文化发展委员会确定为中华昆仑文化研究中心和交流基地。</h1> <h1> 山上已建成了雄伟壮丽的九天玄女祖宫、娱天台、华夏三祖(九天玄女、西王母、轩辕皇帝)纪念馆和昆仑神话艺术馆等。这里每年都举行各种形式的祭祖活动, 虔诚而隆重。我们去的那天是端午节,人头攒动,香烟袅袅。我们在人流中抽空拍了几张照片就下山了。</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娱天台</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帝宫</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夏三祖宮</h1> <h1> 今天上午游了青海湖,下午游了日月山、丹噶尔古城和扎麻隆凤凰山,想看的美景都看到了,深感不虚此行。</h1> <h1> 傍晚,我们回到西宁市。晚饭后,我上市场买水果,看到路边有一座清真寺,木建筑古色古香,随手拍了两张照片。</h1> <h1> 晚上,上网查了西宁、成都、兰州、西安飞往哈尔滨的航班,西安到哈的航班时间最为合适。于是决定一路玩儿到西安,并通知二女儿预定机票。明天去甘肃的和政县。</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待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