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的薏苡仁,原来有这么多的好处

雅各之星–清真/犹太洁食/素食认证

<p class="ql-block">薏苡仁,别名苡米、川谷、菩提子,为一年生或多年生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属药食同源。我国对薏苡仁的食用及开发历史源远流长,众多古典著作里均有关于它的记载。薏苡仁作为药的炮制渊源已久,常见于历代本草及炮制专著中,并把它当成是养生和美容的佳品,对其极其推崇,在我国公元时期将其列为宫廷膳食之一,作为供奉的贡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薏苡生机</span></p><p class="ql-block">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大肠经,有健脾渗湿、利水消肿、止泻、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本草经疏》中记载有:“薏苡仁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本草新编》谓之:“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因此,在古经方中薏苡仁常作为君药大剂量运用,取其健脾利水透湿之功效,配伍祛风散寒之品,则风寒湿邪得除。 </p><p class="ql-block">现代药理学及营养学研究发现,薏苡仁还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相关研究表明,薏苡仁油是薏苡仁提取物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镇痛等作用,除了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外,还可以明显抑制鸡蛋清导致的小鼠足跖肿胀,表明薏苡仁油具有能抑制急性炎症反应,这可能与其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薏苡嫩肤 轻身延年</span></p><p class="ql-block">薏苡仁的美容功效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了记载,书中说到薏苡仁“健脾养胃,补肺清热,祛风祛湿,美颜驻容,轻身延年。”可见薏苡仁的美容作用确有其根据。 </p><p class="ql-block">现代研究表明,薏苡仁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含有可使人体的皮肤细腻、祛除色斑、提亮肤色的维生素E和维生素B1。常食薏苡仁可以保持皮肤的光泽细腻,对治疗各种粉刺、雀斑、老年斑、妊娠斑、皮肤皲裂、粗糙等方面都有显著的疗效。</p><p class="ql-block">经研究,薏苡仁可以活血化瘀,促进皮肤的微循环、软化皮肤的纤维组织,使皮肤组织得到修复和再生。此外,将植物薏苡的根、叶入药,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薏苡仁油</span></p><p class="ql-block">薏苡仁油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和棕榈酸(C16:0)为主要脂肪酸,占总脂肪酸的 95.7%~97.5%。薏苡仁油在抗癌、抗肿瘤方面研究的较多。</p><p class="ql-block">国内外对薏苡仁油的产品开发也主要集中在对癌症、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方面,其中康莱特公司研发的含99.75%的薏苡仁油注射液在抗癌、抗肿瘤疗效方面作用明显且应用广泛。</p><p class="ql-block">1995年,国家正式批准某牌薏苡仁油注射液用于抗肿瘤、抗癌治疗后,就一直用于临床的抗癌、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同时某牌注射液也为肝癌、肺癌、胃癌、子宫癌等癌症作辅助治疗。通常在肺癌、肝癌、乳腺癌等的治疗中会将薏苡仁油注射液与放疗、化疗一起应用,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反应,达到提高患者免疫力及生活质量的目的。</p><p class="ql-block">薏苡仁油不仅在抗癌、抗肿瘤方面成果突出,在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力、镇静、镇痛等方面也有明显作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薏苡仁的炒制五法</span></p><p class="ql-block">清炒法:清炒法是不加任何辅料或药物进行炒制的方法。宋最早提出清炒薏苡仁。《太平圣惠方》中提出“微炒”,《圣济总录》谓“炒"。明代《证治准绳》、《医宗粹言》均提到“炒”。薏苡仁的炒制程度,清《本草述钩元》认为要“微炒黄色”,《本草正义》则谓“甘淡微凉,炒干”。</p><p class="ql-block">盐炒法:盐炒即以盐为辅料与薏苡仁进行炒制的方法。《雷公炮炙论》最早提出盐炒法。“若更以盐汤煮过,别是一般修制宜得。” 明代《本草纲目》、《炮炙大法》, 清代《本草害利》中也均有盐炙的记载。</p><p class="ql-block">姜汁炒法:姜汁为鲜姜捣碎取汁,或干姜加适量的水共煎去渣所得的黄白色液体。姜汁炒法即将薏苡仁与姜汁拌炒。清代最早提出姜汁炒,《本草逢原》中有记载“姜汁拌炒”。</p><p class="ql-block">土炒法:土炒法是指薏苡仁与土拌炒的方法。清《得配本草》提出“壁土炒’’。古代非常重视用土,传统上按照临床需要选用陈壁土、东壁土、黄壁土等。</p><p class="ql-block">糯米共炒法:即将薏苡仁与糯米共炒的方法。《雷公炮炙论》提到:“薏苡仁一两,以糯米二两同熬,令糯米熟,去糯取使。”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日:“凡使,先以糯米同炒干。”明《本草纲目》则日:“儿使,每一两以糯米一两同炒熟,去糯米用。” 清《本草述钩元》则日:“同糯米文火炒,米黄去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舌尖上的薏苡仁</span></p><p class="ql-block">有学者研制主要由薏苡仁、败酱草、黄芪等配方配比组成的薏苡仁口服液,具有利水燥湿、清热解毒的功效,尤其是对治疗中耳炎、耳内流脓等症状效果显著。</p><p class="ql-block">还有将提取获得的薏苡仁油通过自乳化工艺制成软胶囊、液体胶囊、硬胶囊、颗粒剂或其他口服剂型,进入体内后在胃肠液的作用下可自微乳化形成乳状液,可以促进其在胃肠道的吸收,从而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等。</p><p class="ql-block">还有开发者发明制备了一种薏苡仁油微乳制剂,促使生产工艺更简单,乳化剂用量更少,提高了载油量和生物利用度。</p><p class="ql-block">在薏苡仁的功能性食品开发方面,日本主要将薏苡仁用于保健食品的生产,如薏苡仁米茶等。我国对薏苡仁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开发也日益较多,有机构开发以菱壳和薏苡仁为主要原料的抗癌保健饮料,并同时具有防治癌症和组织增生性疾病作用。还有研制的薏苡仁保健茶具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p><p class="ql-block">有研究者以薏苡仁为主要原料,经过磨浆、酶解、过滤、调配等一系列工艺,掩盖了薏苡仁本身特有的不良气味,研制出一种透明、无沉淀的薏苡仁健康饮品。还有将薏苡仁、绿茶、大麦复配制备得一种色香味俱全的薏苡仁大麦复合茶饮料。</p><p class="ql-block">除此之外,薏苡仁的食疗药膳也比较多,如白菜薏苡仁粥能健脾利水,用于治疗全身浮肿、水湿困脾、四肢疲倦、小便短少、胃纳不佳等症状。薏苡仁绿豆炖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