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于山林中的古刹——高明寺

品茗听雨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要说天台山这个地方真是不错,不仅风景优美,更是一个佛教圣地。在天台山东部幽溪旁,距离国清寺八公里处,座落着另一座千年古刹,这就是高明寺。高明寺始建于唐朝昭宗天祐年间(904—907年),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538-597)亲手创建,当时称作幽溪道场。该寺在佛教天台宗的发展史上,具有显著的地位。后唐清泰三年,改为智者幽溪塔院,后又经历代多次重建。宋朝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名净名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秋,高僧传灯大师入驻天台山,重兴高明讲寺,立幽溪讲堂,使沉寂已久的天台宗得以复兴,后改称高明寺。1981年,由住持觉慧主持,在爱国华侨夏荆山、周勤丽和广大群众的资助下,对高明寺进行全面整修。1983年,国务院将高明寺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都说凡是寺庙所在之处往往有很好的风水。果然如此,高明寺座落在山水之间,周边的景色宜人,似乎略带仙气。远看青山巍巍,近看溪水潺潺。古寺周边古迹众多,多年来,无数高僧、文人墨客来此游览,留下墨迹。幽溪清凉桥旁,登伏虎岗,崖边有“松风”、“伏虎”四字,笔力遒劲;更有“看云”、“妙音”、“念持”等石刻更是引人入胜。在高明山下有一块大石,突兀峥嵘,如笋如笏,名看云石,上刻“佛”字,径约7米,很是壮观。</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在古寺周边还建有几尊雕像,一尊是弥勒佛,另一尊是千手观音。更引人注目的是一刻有三位高僧的雕像。这三位都是对高明寺有重大贡献的高僧,中间是智顗大师,也称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也是他最初建了高明寺;左边是传灯法师,少年时在贤映庵出家,万历八年随百松法师在智者塔院研习上观之学,成为天台宗第三十代传人,其住持高明讲寺其间,在社会名流的资助下,重兴高明寺,修建了僧房、禅房、山门、两廊、钟楼、藏经阁等,精心制作了“楞严坛”。此坛按经论构建,为全国仅有的三座之一。右边是觉慧法师,1960年至高明寺,后被推选为该寺住持。他主持重建高明寺的大雄宝殿、钟楼、观音阁,恢复幽溪佛学院,任院长,并对天台山的佛教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走进高明寺,一睹这座千年古刹的风采。寺内格局分3轴13院,建筑依山而建,主要有天王殿、地藏殿、方丈堂、藏经楼、西方殿、钟楼等,还有一段段长廊,后面是放生池。院墙及部分建筑采用橙红色调,显得格外抢眼,屋宇门楣及屋顶雕有漂亮的图案,做工精细。山门及大雄宝殿,均系维新派首领康有为题额,据说康氏于1924年来游天台山,留此墨迹。大殿两侧,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手书的楹联,上联为:“牛宿耀峰,风飘经至,百代咸尊至者”;下联为:“幽溪映月,人悟性空,三乘共证中观”。寺内游人不多,显得有些陈旧,但古刹的韵味犹存。</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 20px;">天王殿右侧有一座特别的建筑地藏殿,在明万历年间里面铸造一座7000斤巨钟,为寺内一宝,后毁于战乱。现易为一座铜钟,高1.96米,直径1.48米,重2.5吨,系法籍华人所捐赠。铜钟重量和规模,为浙江省内之最。楞严坛内有古井一口,名“福泉”,坛前西方殿殿壁嵌有高1.2尺,阔3.4尺的“楞严海印三昧坛仪碑”一块记述传灯法师建造楞严坛之事,由虞淳照撰文,董其昌手书,陈继儒镌碑。寺西三圣殿,墙上还镌有五块“楞严台碑记”,字迹秀丽,均出自董其昌手笔。</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