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人生路 ——荣获山西省老龄办征文银奖

郝建华

<p class="ql-block">作者:田海明</p> <p class="ql-block">  在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作为一名工矿企业退休的技术厂长工程师,亲眼目睹与共和国共同成长发展起来的到今天,拿起手中之笔表述我在党的怀抱中成长奋斗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象征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到来了。就在新中国成立第三个年头,我出生在一个久居县城田氏家族为建设新中国的工人大家庭里,为偏关书香门第拔贡生员之家族,父亲是建设新中国的第一批工人。 1966年我上初中正是求知上学的黄金年龄段,因文化大革命的原因,教育停课闹革命。使我求知的理想化为泡影,为此参加工作偏关县机械厂跟其父学手艺,又苦又累学锻工(打铁称铁匠),两年学成老师傅,全县全厂创奇迹,产品为全西北地区的红卫牌单双刃木工斧头。1968年因学艺突出技术晋升调钳工,更加钻研上进学技能,在实践中勤学苦练,专研技术,我的师傅是有名的王广业(艺名尔刻念)四年钳工学会看图识图又制图,因为形势的需要,工厂制造“五四手枪”,“半自动枪”,根据农民的需求, 制造“水泵二吋到六吋”单吸和双吸高扬程水泵和“7.5kw电动机”生产全过程,整体加工难度大,从而整体学到了加工工艺流程全过程。白天忙工作,晚上学数理化和实践相结合,学会了机械制图搞设计,技术水准达到技术员和工程师水平。</p> <p class="ql-block">  1971年全国在毛主席提出每县成立农业机械修造厂(简称农机厂)我被分到新厂36人其中之一,书记郭占财,转业军人老革命,清正廉洁硬是从半个破庙之上排除万难,建起一个崭新的支农实体厂。那时全国开展学雷锋做好人好事运动,我县涌现出的吕贵荣、李枝荣、韩六十五等模范人物,成为我学习的榜样,把学习先进人物精神本职工作结合在一起,听党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促使我给偏关服务公司饭店设计制作了机械和面蒸汽铁笼蒸馒头机,改造一台手摇挂面机变双向离合电动机,总计省下了3个职工劳力。既安全又卫生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的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总算为国家为人民服务做了点贡献。新办工厂开头难,有了业务厂里挣加工费,我下班后义务去安装做好事,试用安装成功后,单位为了感谢招待我吃一顿便饭,我感到很满足。</p> <p class="ql-block">  记得1970年4月派我和王广业师傅到天峰坪公社梨园大队楞是大胆得把四吨重的锅炉在董三根支书的安排下从黄河悬崖顶吊装到半崖洼处和水泵安装配套把黄河水抽上梁渠,当时无大型吊装机器,利用搅磨式土办法完成,操作是既危险又艰难,但是我们不畏艰险克服一切困难为大队顺利完工。生活条件也很苦,每天吃派饭和乞讨吃饭方式很相似,每天派饭缴粮票一斤,五角人民币,农民生活条件很艰苦,吃不饱穿不暖,所以我们也是吃不好,睡不好,每天晚在石峁董秋生九猴家住。从工作地到村里来回每天往返十几里,但虽苦总算把黄河水抽上来能浇几百亩良田,起到了真正支农服务而高兴完成了县级厂领导交给的艰巨任务。</p> <p class="ql-block">  由于经常到农村亲眼目睹了我国及我县农民辛勤劳作很苦很累的状况,一年四季春种、夏锄、秋收全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就连收回土豆磨碎做粉条和豆腐磨浆也是用手工人畜转石磨来玩完成,又慢又不卫生不安全,我厂当时虽不具备制作大型农耕种机具,但制造小微型农机具还是有能力得。在厂领导的支持下,我和工人师傅们相继设计出三、四款小农机具新产品,单相电动SD—140薯类磨碎机,单相电动SF——150豆类磨浆机,单相电动SD——200型小钢磨,小型机动喷灌机等,并且继续生产本厂起家老产品“红卫牌”,后经工商局审改为“偏头关”牌单双刃木工民用斧头得传承。由于几款新产品经反复试验后成功上市,彻底改变了农民们原始的手工磨山药(随时有擦伤手得危险鲜血淋流,我曾经就被擦伤过的经历)和畜力转石磨桨既慢又不卫生的历史全部变成电动机械完成了,大大提高了效率十几倍省时又省力,其中包括电动摩米面,小块地的灌溉喷灌机具等。虽然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我自个心里明白,全是顶着很大压力下完成的。遭过同伴们试验失败时的白眼,背后的冷嘲热讽、诬告陷害无中生有,为学柴汽油机工作原理,下班拆收回烂旧柴油机,被诬告为“小偷”告到厂部,差点追问刑事责任。在前进路上阻力也很大,每前行一步很感吃力,到后来因在外加班挣点额外收入,在批林批孔和斗私批修运动中我被每日下班成为批判对象,总而言之在前进的路上是很不平坦顺利。</p> <p class="ql-block">  从71年至84年十四年中除支农下乡和开发新产品外,全厂工装模具编制工艺流程外,还改造改进旧设备,比如购进北京第三机床厂生产的E35K摇钻床,其它性能都好,就大臂升降,靠手工用摇把升降大大的影响加工效率很不方便,后来我在变速顶部设计加一小变速箱成机动升降,提高工效四、五倍。82年全县区330碾米机筛片紧缺无处购,领导接到任务下令加工,我顶着压力风险把任务接,设计一套全自动模具把不可能完成任务的完成了,创造了每日3500元产值。国家科技大发展我与时俱进往前行。不光支农乡下,还的跑县上单位帮林业局造挖坑机,水利局钻井机座也得设计加工全完成,受到了厂部奖励晋级六级工和县委科技先进工作者科技奖,评为新长征突击手称号。</p> <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85年,农机、机械厂合并成立偏关县通用机械厂,生产、技术、安全、设备全管理,被县上任命技术副厂长,中级职称工程师,自奋进、报党恩,继续奋进不放松,厂定目标心中明,保住名牌原产品,推广销售两磨新产品润泽八方,支持全县老厂加工难大件,新建乳酸厂、焦亚厂,1000瓦电炉生产设计加工还的帮。乡镇企业起步晚,技术资金最关键,垫资费技术紧跟上,为此我被陶瓷厂厂长李长庆请到厂里绕厂区车间看到,万振民师傅给改的砖石打磁砖机未成功,厂长让我想办法把全厂手工工艺作业全改变成机械化作业,我亲自绘图设计了抽屉式压砖模具,螺旋桶式和泥机一台、木工电锯机一台、炒石膏机一台,全部试产成功,随后乡镇企业天峰坪公社三村镇,闫家沟瓷厂、黑豆埝瓷厂等乡镇把原始手工生产作业变机械化加工,提高产量增效益、保质量,解放了工人繁重劳动力。总而言之一句话,说的好不如做得好。</p> <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2006年看到了国家的飞速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而感到自豪自信。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乘风破浪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2007年我退休了,享受国家生活养老金,但我身退心不退,以年轻的心态投入到社会幸福大家庭更加活跃,用一生学到的技术、技艺回报社会,帮助好多家庭个企、学技术,帮工程预算,绘图设计,帮他们发家致富,提高生活水平。其中有:靳军是大小工程识图和预算;杨兰锁办起了支农修配车间,刘占升、刘占荣加工制造18立方炼铁炉;张满山设计制造偏关第一支钢板机动船等,帮技术凑资金使他们成名成家过上了小康生活水平。更看好的是伟大祖国在腾飞,我也不能消停,两大企业聘我为监理工程师带设计上工地,头戴塑盔冒热汗,亲自在一线和工人同甘共苦干在一起,心坦然发余热不停步。</p><p class="ql-block"> 郝建华引导写作很作难,不辜负写了几篇记叙文,《偏关机械厂五十五年行业发展史》记录了机械厂辉煌的历史;写田家功名人家有个老八路,另外紧跟长城爱好老师顾全罗、贺文等,徒步长城宣传保护长城的活动,坚持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徒步长城,加入摄影协会学习摄影艺术,用镜头宣传偏关长城黄河旅游文化,使我对了解长城、黄河文化有了更大的认识,思想境界提高到一定的程度。</p> <p class="ql-block">  总之,虽然退休了,我要把光和热发挥在刀刃上,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为困难家庭排忧解难奉献爱心。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看到光辉灿烂的明天和未来,感觉到自己还很年轻,有发不完的光和热,把余生精力奉献社会,把自己学到的技术回馈社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