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国病毒资源保藏和信息中心的创始人孙富林研究员

晨良

<p class="ql-block">中国科学院****研究所座落于武汉市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创建于1956年,是全国专业从事病毒学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机构。</p><p class="ql-block">建所66年来,经过几代科学家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在病毒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促进国家工农业生产和环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研究所具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和研究设施,拥有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和****资源保藏与信息中心。</p><p class="ql-block">该中心是我国唯一从事病毒保藏与分类鉴定的专业机构,亦是亚洲最大的病毒资源保藏库,目前库内保藏各类病毒900-1000余株。进入21世纪以来,该中心现已从传统的病毒收集保藏拓展到病毒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信息化,通过加入“欧洲病毒资源库:走向全球”(EVAg)项目,加强与国际病毒资源保藏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为推动我国病毒资源的利用和病毒学研究起到了支撑平台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在SARS病毒的研究、野生鳥类迁移和禽流感病毒的关系研究以及新冠病毒等新发传染病研究领域做出了基础性、前瞻性、突破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另外,大家一定感兴趣的是:在病毒保藏中心基础上创建了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我国唯一的"****标本馆",集学科性、特色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是第一批授予"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如果提起****资源保藏中心的前因后果,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的,他就是原****保藏研究室主任、首席研究员孙富林。(附照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出生于1932年5月24日河南省鲁山县的乡村。到高中毕业时恰逢建国初期百业待兴,他毅然地参加了湖北省卫生防疫队的工作,期间在1954年防汛抗旱的斗争中,因工作积极成绩突出曾荣获劳动模范的称号和三等功奖励,1956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名符其实的共产党员!</p> <p class="ql-block">1958年9 月—1963年8月就读于武汉大学生物系,曾任武汉大学学生会主席、湖北省暨武汉市学联主席、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p> <p class="ql-block">一、厚积薄发,积极倡议成立病毒资源保藏中心,为兴建保藏大楼呕心沥血、四处奔波</p><p class="ql-block"> 1963年8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和極強的组织能力由组织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微生物研究所工作。</p><p class="ql-block">1963-1977年在病毒研究室当实习研究员兼室秘书,师从著名病毒学家高尚荫院士,足迹遍及广西、广东,四川等地,开展柑桔黄龙病、昆虫病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实践工作中极大的拓宽了病毒专业知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可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不能专心致志地搞业务工作,但是他酷爱着自己的病毒科研岗位,以顽强的意志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以便厚积而薄发。</p><p class="ql-block"> 他从大量的文献中了解到美国早在1925年就已经成立了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ATCC),此中心为美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联系到我国的对病毒资源的保藏与鉴定工作几乎是空白,没有专门的毒种保藏机构,因此往往出现研究的项目一旦结束,其毒种没有专业人员进行集中保管与收藏,导致其研究成果、乃至宝贵的毒种资源白白流失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就以敏锐的眼光深切地感受到:"建立我国独立自主的病毒毒株收集、保藏和鉴定的专业机构很有必要,冲当其冲、时不可待!"</p><p class="ql-block"> 1982年他被正式聘为助理研究员兼病毒保藏研究室主任。</p><p class="ql-block"> 他觉察到病毒资源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地位,人类将要进入21世纪,由于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新发病毒性疾病将会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健康。从病毒资源的长远发展考虑,他经过深思熟虑,大胆地向中国科学院和研究所有关领导提出了建造病毒保藏实验大楼(保藏楼)的建议,並默默地为该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设计、经费、科研仪器设备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用呕心沥血、四处奔波来形容真不为过,经过他和病毒所有关领导的努力工作,最终争取到院拨投资经费212万元,1986年*月正式破土兴建病毒保藏大楼(下称"保藏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为病毒所领导1986年参加保藏楼破土动工仪式!</p><p class="ql-block">左起:副所长蔡宜权、张丁楚,党委书记汤吉梅,所长丁达明。</p> <p class="ql-block">病毒保藏大楼1990年竣工,共有5层,使用面积达3138平方米,顶层为玻璃温室。</p> <p class="ql-block">2000年由中国科学院投资,研究所自筹资金210余万元,对病毒保藏大楼进行改造,即内外维修及改建工程。因顶层玻璃温室存在严重的渗水问题,一直不能投入使用,这次维修时拆除玻璃温室,并将改建成了****标本馆,其建筑面积增加到4000余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图为2003年内部装修已经完成,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展厅内容丰富多彩、整体布局大气的病毒标本馆展示大厅。</p> <p class="ql-block">二、开展各类病毒的收集、保藏工作,紧锣密鼓地制定了有关保藏与研究工作的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 在任职期间主持开展了病毒保藏与分类鉴定工作,卓有成效的建立了四个研究组即昆虫病毒、植物痛毒、噬菌体和动物病毒组,人员从最初的6-7人增加到顶盛时期的20多人,培养出一大批技术骨干,全室有副研究员5人,助理研究员8人,培养硕士研究生5人。( 下图分别为参加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以及研究生论文答辩后,答辩小组成员和研究生合影留念。)並在保藏和研究并重的指导思想下,成功地推行了既完成病毒保藏任务又开展了研究工作的管理制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加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左起3),并与师生们(左起4)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三、科研成果</p><p class="ql-block"> 1990年5月他和合作者共同努力,从自然死亡的昆虫体内分离鉴定出了菜白蝶的一种新病毒,並完成了成果鉴定工作。</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所的设备条件和现在不能同日而语,开展病毒的分类鉴定离不开先进的超速离心机和核酸分析技术,他坚持一个原则,即逆水行舟,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例如经费缺乏、离开家庭长期出差等问题,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在北京生物物理所等单位协作下开展了菜白蝶一种新病毒的分类鉴定工作。</p><p class="ql-block">1990年5月22日由湖北医学院向近敏教授为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陈曲候教授为付主任,武汉大学生物系吴柏华、卢文筠和张楚瑜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陈宏溪、蔡宜权研究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进行专家会议评议。</p><p class="ql-block">专家组一致认为:</p><p class="ql-block">"菜白蝶一种新病毒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病毒学的重视,经由湖北省情报研究所国际联机检索、以及国内中文检索结果表明:该发现在国内、外属于首次,他们分离的这种浓核病毒是菜白蝶的一种新病毒。</p><p class="ql-block"> 我们认为:本研究数据可靠、结论正确、属国内、外首次发现。该病毒定名为:菜白蝶浓核病毒(Pieris rapae Densovirus)。</p><p class="ql-block">本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p><p class="ql-block">(附鉴定意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另外,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得:《油桐尺蠖NPV的分类鉴及其应用》四川省1984年重大科技进步二等奖,《仙客来病毒及其综合防治的研究》天津市1986年科技成果三等奖,並多次获得省、市优秀论文二等奖的奖励。</p> <p class="ql-block">发表的主要文章如下:</p><ol class="ql-block"><li>Some Properties of a New Virus </li></ol><p class="ql-block">of pieris rspse </p><p class="ql-block">SUN FU_LIN And CHEN MING_SHU</p><p class="ql-block">Wuhan Institute of Virology ,Arudemiu Sinica </p><p class="ql-block"> J.of.Invert.path.46. 1985</p><p class="ql-block">2.《菜白蝶的一种新病毒》 1.病毒的分離、鉴定 微生物学报:1978.3</p><p class="ql-block">3.《菜白蝶的一种新病毒》2.病毒的生物物理、血清学性质 微生物学报:1983</p><p class="ql-block">4.《菜白蝶的一种新病毒》3.病毒核酸特性 微生物学报 :1986.</p><p class="ql-block">5.《菜白蝶的一种新病毒》4.病毒的细胞培养 微生物学报 :1988.3</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国家病毒资源库,****标本馆科研工作蒸蒸日上、后继有人</p><p class="ql-block"> 病毒保藏大楼屹立在小洪山科研园区已有30余年,不论在平凡的病毒收集保藏中,凡是在新冠病毒肆虐祖国各个角落时,奋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舍小家、顾大家,日日夜夜奋斗在实验室里,整栋大楼灯火通明,孙富林研究员呕心沥血、为之操劳的保藏楼见证了科研人员的辛劳,也为科研人员开展病毒保藏和相关研究工作创造了宁静、优美、和谐的科研环境!</p><p class="ql-block">如今孙富林研究员离开我们已经有20余年,但是他为我国病毒保藏事业奋斗终身、顽强拼搏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年轻研究人员的心里、生根开花结果,他若有知一定会含笑九泉!作者仅以此文告慰原病毒资源保藏中心创始人孙富林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2022年****标本馆科普工作现场!(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l,湖北省科技活动周在湖北省黄石市正式启动。活动期间,****所通过展板形式展示了在抗疫期间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关注和兴趣,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创造良好氛围。</p><p class="ql-block"> 图为现任国家病毒资源库主任、****标本馆馆长邓菲研究员和其研究团队的合影!(网络下载,向原作者致谢!)</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病毒所新一代科学家一定会当好"国家队""国家人",扛起"国家事""国家责",为实现国家生物安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重要贡献!</p>